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利用蓝墨云班课移动学习平台,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以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Java web程序设计》为例,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教与学进行了重构和整体设计,为高职软件专业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促进了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教师进一步个性化指导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翻转课堂;移动学习;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陈芸.基于移动学习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2):166-168,182.
Exploration of Flipp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for Software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Mobile Learning
--Take Blue-ink Cloud Class as an Example
CHEN Yun
(Jiangs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Wuxi,Jiangsu)
Abstract:In this paper,aiming at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based on the mobile learning platform of Blue-ink cloud clas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ipping classroom,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actice of flipp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by taking Java Web Programming,the core course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The students’pre-class,in-class and after-class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reconstructed and designed,which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teaching of software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romotes the students’habit and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teachers’further individualized guidance.
Key words:Flipped class;The mobile learning;Teaching model
一 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不断深入,翻转课堂、SPOC、微课等以网络平台应用为技术支持的新兴教学模式正悄然改变着现有的高职课堂教学。互联网技术使得人们即使不在课堂也能做到随处学习,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最大限度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
二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熟悉运用主流编程语言。其中支撑核心能力的课程大部分为理实一体的编程实践型课程,短短的课堂授课时间已经满足不了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需求,笔者根据多年来软件专业教学实践,总结了教与学环节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 教师的教学方法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通过多年的改革探索,所推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中按照授课知识点顺序讲解相比,“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在课堂上确实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但是该教学模式的设计只是注重了课堂,忽略了课前和课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干预和引导。
(二) 学生的学习方式
软件技术专业中的编程类课程学习需要学生大量去利用课后的时间去动脑动手编程勤加练习。然而,教师总是把精彩留在课堂,使得学生认为只要课堂认真40分就能掌握所学。学习过程受到课堂限制,学生只能紧跟教师引导,学习中缺乏自主和个性化学习。即便少部分学生能够做到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由于缺少数据的跟踪、分析与反馈,无法为教师实施个性化指导提供数据依据。
(三) 师生之间的互动
传统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仅限于课堂内。课前和课后,学生在学业上没有任何信息反馈给教师,每次教师上课时完全不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情况,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反馈也无法及时获取,对下一教学单元的教学进度与方式的调整无法提供数据参考。
(四) 课程学习评价
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学习情况评价基本以笔试、机考为主,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缺乏过程性评价指标。在软件技术专业特有的团队小组项目合作考核中,通过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与进步。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基本以教师的评定为主,忽略了学生自评与互评数据,因此最终的评定不能多维度去反映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 解决问题新思路
针对上述高职软件专业教学中的现状,多年来依托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我们积极探索基于移动学习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传统课堂是学习知识在课堂,内化知识在课外;而翻转课堂是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模中,课堂外,学生自主学习自拟进度,教师根据课前反馈调整教学;课堂内在教师的引领下,可以协作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反馈实施个性化一对一教学。目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线课程、微课、SPOC等网络都可以应用于翻转课堂教学,但是由于依赖于PC端访问,很大程度受限于地点、时间的限制。
(二) 移动学习
手机、Pad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必需品,因此移动学习是符合学生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这些终端设备,学习者不在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可以随时随处进行自主学习。对于教师,利用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展开教学,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反馈。因此基于移动终端实施翻转课堂,课前,教师利用手机推送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收到任务后,进行自主学习。课上,教师利用移动设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与互动,课后,教师通过移动设备及时监控学生的学习反馈,充分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移动学习实施的是双向交互,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交流沟通能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发展学习者的个性,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和信心。
四 蓝墨云班课平台介绍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移动终端开发的教学互动平台,利用移动云技术在手机、PAD和PC端都有专属应用,并且针对教师和学生免费试用。该平台用于满足教师和学生课堂内外的教学互动与反馈。教师通过在蓝墨云班课上建立班课,将生成的班课邀请码发送给学生,学生通过邀请码可以加入教师指定的班课进行学习。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教师可以轻松管理自己的班课,课前发布相关教学资源以及课前学习任务单,并即时推送至学生的手机端,激发学生在移动设备上的自主学习兴趣。课堂上利用头脑风暴、学习测试、投票问卷展开一系列师生互动,课后通过布置与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将教学活动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从而突破教学环节中的时空限制。学生在蓝墨云班课上的任何学习行为,都能被实时跟踪与记录,有利于教师轻松实施过程性考核和个性化考核。
五 基于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一) 基于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如图1所示,基于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课前,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创设学习情境,将精心制作的配套视频和PPT、任务单等教学资源发布到云平台,并把消息推送给学生。学生在移动终端登录平台,根据导学任务单进行自主学习,并按照要求完成相关问卷和自测,教师通过浏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反馈,调整课堂教学安排。课中,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进行手势签到,导入本次学习情境,根据学习目标,部署学习任务,根据学习反馈设置投票、头脑风暴、实时问卷、课堂测试等教学互动环节,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各项任务,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互评任务完成情况。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学前反馈,课堂表现、课后模块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反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发布相关拓展资源。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拓展资源的学习,通过在线交流,获得教师一对一个性化指导。
(二) 基于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
以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Java web程序设计》课程中的“JavaBean封装数据库访问操作”教学单元为例,展示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基于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细节。
1.课前资源设计
为了使得学生能够利用移动终端浏览学习,教学资源的设计必须短小精悍,适应网络传输。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资源由“教学PPT”、“微课视频”、“自测练习”、“拓展实践”构成。教学PPT配套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自测练习用于课前学生检测自主学习效果,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拓展练习用于课后检测学生能力的提升和拓展情况。
2.课前任务先导
针对“JavaBean封装数据库访问操作”教学单元设置详细的教学任务书,包括学习目标、知识准备、学习任务。通过蓝墨云班平台进行消息推送,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资源了解本次单元知识全貌。平台可以实时监测统计学生下载浏览的情况,通过平台数据,教师可以掌握学生预习情况。
3. 课堂活动交互
上课前,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手势签到,有效避免人工点名耗时长的缺点,最后由 APP 自动汇总出勤数据用于学生平时成绩的统计。针对“JavaBean 封装数据库访问操作”的教学内容,教师设置问卷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结合课前反馈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之后的教学内容调整提供依据。课堂上, 教师通过布置小组任务、头脑风暴、答疑讨论等模块在课堂上开展多元化的师生互动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在移动设备上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4.课后检验反馈
对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关键在于利用课后时间的引导学生通过蓝墨云班课发布的课后拓展进行巩固所学。同时,学生完成相关测试获取相关经验值,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通过查看学生完成情况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将反馈结果导出后作为课程评估的参考素材。
5.任务分组讨论
针对重难点,教师可在课后设置任务后,学生按照多种方案进行分组,例如线上随机分组或者线下指定分组,教师也可以根据规定对分组成员人数进行划分。任务的评分方式可以设置为教师评分或者学生互评,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时间提交分组任务。教师导出成绩评定后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反馈。
6.大数据学情分析
蓝墨云班课平台改变了教学模式,实现了翻转课堂。蓝墨云课平台记录学生学习的所有数据,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教师一键即可生成过程化考核结果,作为学情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为下一步教学调整提供了高效全面的支持,在学生评价方面充分体现了客观与透明。
六 结束语
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将教学环节中的课前、课中、课后教与学融为一体,实现了基于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蓝墨云班课一方面在信息化教学方面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了便捷,另一方面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教师需要为每一个教学单元精致设计教学资源以及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如何利用平台数据跟踪每位学生的学习反馈也需要教师耗费比传统课堂更多的精力。对于学生,利用蓝墨云班平台,充分体验到了移动学习方式的乐趣,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反馈教师如何进行个性化指导都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黄虹.“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立体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86-92.
[2]谭春兰.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06):219-220+240.
[3]王瑛.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85-87.
[4]黄堂森,孙翠改.智能手机移动教学在Android应用开发基础课程中的改革与实践[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08):67-69.
[5]陈玉伟.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课堂的挑战及策略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41-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