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VR 技术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9 09:19: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行业也随之发展壮大。很多国内外品牌汽车生产企业不断地推出应用高科技的汽车产品。在我国的汽车专业教学中,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中。受各种场地和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实践教学明显存在不足之处。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因此,本文针对汽车专业教学,提出了将VR技术应用于汽车专业教学的可行性,并对其在汽车专业教学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为汽车专业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VR技术;汽车专业教学;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周定武.VR技术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63):109-110.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以汽车产业为核心带动了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汽车技术发展迅速,很多汽车产业将高精尖技术应用于汽车的生产与研发。以此为基础的汽车专业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人才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汽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很难满足日益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如果将新兴的VR技术应用于汽车专业教学中,不但可以对常见的汽车进行模拟参观、维护,还能为学生提供反复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这样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为汽车产业提供更多优秀的人员。

\

 
一 VR技术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1VR技术基本概念


VR技术即虚拟现实技术,又叫灵镜技术,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其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综合利用了三维图形技术、仿真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多媒体等多种新型技术,通过计算机展现了一个虚拟的却又极为逼真的世界[1]。有时其逼真程度使人难以区分到底是虚拟的还是真实的。该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现人机交互,使人通过交互加深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启发人们对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认知,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目前VR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的广阔,在虚拟现实旅游、医疗、新闻影视、游戏、古迹复原、购物、体验中心、教育行业等都得到有效的应用。

(二)VR技术的特征

VR技术具有交互性、多感知性和自主性、存在感等几大特征。交互性指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对虚拟世界的物体的可操作程度和从环境得到实时反馈的程度。例如,用户可以用手去直接拿起虚拟世界的物体,同时产生相应的重量感和触感,在视觉上物体也能随着用户的动作而移动。多感知性指VR技术除了能调动计算机的视觉感知,还能充分调动了用户身体的各种感官的感知能力。包括听觉、触觉、运动、力觉、味觉、嗅觉等多方面的感知能力[2]。自主性指虚拟环境中物体按自然界固有的规律发生的动作。例如:当一个球体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向前移动或者向下掉落等情况。

二 虚拟现实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汽车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倾向于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汽车的基本构造等理论知识[3]。画面呆板,内容枯燥难懂,使学生难以对理论基础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渐渐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而基于VR的虚拟现实实验系统可以综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实际体验能力和感受能力,使学生产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的兴趣,有利于汽车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把虚拟现实应用在汽车专业教学,主要是通过安装相关虚拟仿真实验软件进行汽车工作原理及其构造等方面的学习,同时还可进行虚拟汽车拆装的练习。采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热情。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的基础上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进行实际操作。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汽车专业教学中,是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是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

\
三 VR技术在汽车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VR技术在汽车类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目前的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也应用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例如:图片、动画等。部分高校会购买一些汽车设备让学生通过观摩和操作来了解汽车的内部构造。但这些手段相对于多样化的汽车产业的发展明显难以让学生对更多的汽车类型的构造进行全方位的了解,高校的资金条件也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不同全方位的了解汽车的内部构造,对设备不能深入的理解,使学生无论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都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应用VR技术可以通过三维图形技术、仿真技术等建立汽车零部件和各种设备的仿真模型[4]。学生通过鼠标、键盘或者VR眼镜能够全方位地对虚拟汽车零部件和设备的每个细节进行观察和操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拆解、组装等动作的效果几乎相同。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加深对汽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使枯燥的理论课程变得富有趣味性和真实性,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也相对降低了实验教学的成本。

(二)VR技术在汽车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不能脱离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巩固。通过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很多高校认识到了实践教学对汽车专业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使实际的实践操作课程的时间还是难以得到充足的保证。缺乏实践操作,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就会遇到很多细节上的问题。VR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弥补高校在资金、场地上的不足,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VR技术可以应用于汽车专业的实验教学和汽车检测与故障维修等方面的教学工作。

VR技术在汽车类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VR技术能够模拟汽车驾驶的操作效果和运行环境,使学生可以真实地感觉到现实驾驶环境中的各种车辆、行人、交通标志等,营造出一种真实的驾驶环境[5]。使学生对交通规则、驾驶知识、驾驶技能等多方面得到锻炼。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缩短培训的时间,降低实际驾驶教学中存在的风险。学生通过VR技术在汽车拆装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全方位、立体地对发动机、整车零部件等进行观察研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拆装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指导、分析和评价。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可以及时发现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VR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汽车专业教学利用VR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非常逼真的虚拟环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高,实操能力更强,学习积极性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学生在进行车辆拆装前,用VR技术预先进行练习,可以降低在真实环境中的失误率,提高拆装的熟练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水平。

结语

总之,VR技术应用于汽车教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不仅能够弥补高校资金、场地、设备等方面的不足,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主动对汽车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和操作,提高学生对问题发现能力和解决能力。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知识范围,在今后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唐丽萍,吕掌权,袁国锋.VR技术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17(30):27.
[2]蔡旭冰,姜明月,倪涛.计算机虚拟技术对汽车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04):223.
[3]李莹莹.浅谈VR技术在汽车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8(20):169.
[4]徐朝松.虚拟实验技术在中职汽修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6(29):114.
[5]李未,滕菲,李庆华.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构造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2016,26(06):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604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