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联网 +” 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会计学基础课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9 08:58: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自“互联网+”被纳入国家战略以来,互联网思维与信息化技术逐渐融入各个行业。“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离不开技术支持,更需要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变革。本文以管理类学科中的会计学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该课程的学情现状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明确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理念与目标;其次,对该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构建思路进行设计;最后,介绍该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环节,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实践;课程设计

本文引用格式:魏倩文.“互联网+”视角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以会计学基础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3):111-114.

一 引言

(一)“互联网+教育”理念的建立。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财务共享等全新财务模式的发展,也使财务流程和组织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会计职业领域也已从传统的记账、核算为主,拓展到企业财务决策、价值管理、战略规划、会计信息化等高端管理领域。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促使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促进者。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网络等平台,“互联网+”的教育理念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满足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创新会计人才的培养需求,混合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二)课程现行教学模式的学情现状分析。

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技术作为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辅教工具,并未充分发挥其优点。会计学基础作为管理类基础课程,知识容量大,教学任务重,具有知识点多且细化、内容涵盖量大、实务操作性强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中心,教学模式单一,忽视了课堂外的教育功能;以课本为中心,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仍有待改善。从课程资源方面来看,目前会计学基础课程资源主要以教材、教案和课件为主,辅助以相关会计准则解读与线下习题库,但传统教学中的实践资源和企业实际案例较少,不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评价方面,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相对较单一,形成性考核主要通过考勤、作业、平时测验等方法进行阶段性评价,考核标准单一,考核面不够广。终结性测试通常集中于结论性评价,忽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能动性的综合性评价。


\


由表1对近年来会计学基础课程学习效果与考核能力达成状况的分析与上述学情分析可知,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预期教学目标要求的专业知识,达到基本账务处理与财务核算的能力,该课程的预期学习效果基本实现,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 混合式教学的理念与目标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倡导以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为中心,将传统课堂的面对面教学与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相结合,借助教育信息化手段和平台,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同步提升,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在于,用教育信息化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以学促教,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堂的系统设计、先进技术的支撑和网络化运行,使混合式教育理念贯穿教学的整体过程。

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目标在于,通过设计教学方案,丰富完善教学资源,构建与运作混合教学模式,切实提高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总结经验教训,循序渐进地优化改革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混合式教育改革,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促进教学实践的科学化、教学资源的立体化、教学支撑平台的智能化。

三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基于OBE的TOPCARES教育教学改革为基础,充分结合信息化手段,全面推进“课程与知识对应、知识与能力对应、能力与岗位对应、混合式教育全面提升对应效果”的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改革。

会计学基础课程改革,从基于“混合学习”理论的视角出发,把会计理论、实践培养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引入对分易、赛事星等信息化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如表2所示,通过“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馈”与“线上学习、线下学习、线上线下结合”双线并行,构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协作学习模式和网络平台自主学习模式,通过探究研讨、案例分析、课堂知识竞赛、线上练习测试等途径,促进课堂形态的多元化。混合式教学将网络教学与面授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和一体化设计,教师提前录制教学微视频,并将课程学习资料与慕课资源上传至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课前,学生登录教学平台观看慕课视频、阅读资料、进行在线预习;课堂教学则以学生为中心,包括小组讨论、演示与交流、案例分析等;在课后学习中,教师主要负责答疑解惑、组织梳理知识点与思维导图,并进行教学效果的归纳总结与评价。

在教学评价设计上,对学生的考核也分为线上、线下两种模式,通过信息化、数据化的工具和手段,实现混合式教学的全过程跟踪与管理。线上以学生在线学习和测试的结果为依据进行评价,线下则采取小组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在形成性考核中多方位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团队协作能力与创造性;在终结性考核中,采取阶段性小测试的形式,实时跟踪学生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分析总结,同时,根据终结性考核的试卷分析与课程总结,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混合式教学的过程评估反馈中,教师还可以借助课程资源网络平台数据(学生访问次数、学习时长等)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通过调查问卷、研讨座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相关课程疑问给予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及时答疑解惑。

\

\

\


 
四 教学改革配套需求与保障措施

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离不开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与技术支持。线上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如MOOCs的拍摄剪辑等,还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同时,原有的财务信息化软件版本如用友U860、SAP S4 HANA系统FI、CO模块等也进入了更新换代的阶段。课堂教学还需要视频拍摄、课程微课制作,以及课程运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的收集分析支持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协助等。

为保证混合式教学循序渐进地实施与推进,在质量保障措施方面,首先,要培养师生的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意识,树立信息化教学理念。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信息化教育培训,提供师资保障,一是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培训,二是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技术培训,帮助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最后,应完善信息化混合式教学管理评价制度,并丰富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推进立体化教材和案例库建设。

\

 
五 结语

混合式教学设计,体现了既以学生为中心又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在混合式教学理念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设计、考核评价等环节改革传统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改革过程,应进行实时监测与管理,监测教学过程与学习效果。并采用阶段性学生座谈与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反馈。

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育教学模式,主要在设计教学方案、编写立体化教材、丰富完善教学资源、重构多元化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有助于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更加科学、数字化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支撑平台更加智能。在混合式教育改革中,应切实提高会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循序渐进地优化改革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以学为主,学教兼顾,知识与能力并举”的混合式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6):273.
[2]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13-24.
[3]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2):15-20.
[4]何金桂.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会计学原理》课程为例[J].时代金融,2017(14):304+306.
[5]张焕平,李茂华.“互联网+”视角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陕西教育(高教),2018(02):52-53+55.
[6]赵华平,张所地,吉迎东.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2):38-41.
[7]苑秀芹.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实施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6,3(35):35-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60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