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媒介指的是与传统媒介相对应的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的媒体形式,在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是新媒介主要的应用群体,新媒介和他们学习及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会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新媒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用新媒介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借助新媒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新媒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郭红梅.新媒介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0):234-235.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媒体不断地涌现,社会上对新媒介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新媒介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工作变得越来越快捷、方便。在教育过程中,新媒介的优势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新媒介的出现为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多种选择途径,实现教育途径的多元化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一种理论性教育,理论性过重,在教育过程中一般都会加强各种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解决没有落到实处。在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有了新的挑战,因此要加强对新媒介环境的净化和控制,积极发挥新媒介的传播优势,为高校青年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一 新媒介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理论教育
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管理者自身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导致很多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理论化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侧重理论的讲解和传授,对于新媒介的教学辅助作用没有足够的重视。高等院校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和理论灌输不能充分激发学生课堂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乏对新媒介平台的应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多的时候就是对各种理论课程进行讲解,对各种简单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也不够,对各种新媒介的了解程度也不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对新媒介进行有效利用,不能利用新媒介的传播优势对大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调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新媒介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延伸,从侧面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思想政治教师对新媒介的教育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当前很多高校的师资队伍力量还比较薄弱,不仅是思想政治教师,其他很多学科的教师都对新媒介的定位不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没有积极利用新媒介进行教育,使得高校教育工作没有取得实效。
(三)新媒体环境复杂
新媒体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形式,能够为高校青年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同时也有存在若干潜在的不良信息,有可能出现一些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是一种很大的侵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对新媒体环境的监管不到位,因此导致很多负面消息存在于网络中,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的时候就很有可能接触到这些信息,进而对自己的思想产生负面引导。
二 新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新媒介具有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条件,首先新媒介的用户量巨大,其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用户都属于大学生,可以看出,新媒介用户群日益扩大,新媒介的受众范围比较广。其次,新媒介有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载体的基础性条件。新媒介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操作,同时能够将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现双向互动。因而新媒介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其传播的内容精炼又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及很高的价值,且能够实现师生的互动。另外,高校已经拥有实施新媒介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当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开展了新媒介官方账户,并分成不同板块为高校学生服务。
(一)利用新媒体加强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结合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重要素材来源之一,在高校素质教育实施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开发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对高校学生的传统道德观念教育。在网络传媒背景下,网络文化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与传统文化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因此,应该要加强对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双重应用,将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的共性挖掘出来,并且借助这些文化内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引导学生能够对文化精髓进行理解。高校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对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的道德品质进行宣传,也可以对新型网络文化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传递,加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身的诚信意识的锻炼,加强自己的积极奋斗意识的锻炼等,从而对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引导。在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对有益的网络文化加以利用,借助网络中的一些文化词汇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引导和约束,比如“正能量”一词就具有很好的教育引导意义,在运用这个词语的时候,一般都是存在很多正能量的事件,这些事件将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正面的引导,从而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此外,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对新媒体环境进行优化,尤其是对于一些负面的网络文化和网络信息,要进行抵制,防止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师对新媒介平台的认识
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体,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其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将新媒介运用在高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师生课堂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知识的讲解和讨论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当前高校有些教师依旧存在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模式,对新媒介平台的认知程度不够,因此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得十分呆板。对此,思想政治教师首先需要其掌握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对各种思想文化、精神、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有一定了解,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师对新媒介平台的认知,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得教师能够对新媒介平台的各种功能有所了解,并且能够利用新媒介平台对教材进行编辑和转化,形成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将其传递给学生,丰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微信是实现实时交流的重要工具、微信公众平台是宣泄情感及了解世界的平台,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实现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从而可以实现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利用新媒介加强思想政治实践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各种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真正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还应该要加强实践教育的力度,通过实践教育实现高校青年大学生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加深青年大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高校青年学生的实践教育可以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安排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各种优秀的思想理念的渗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多元化的选择途径,从而提高青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兴趣和参与度。高校教师可以借助当前学生使用较多的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发起一些讨论,对当前社会上热度较高的事件进行分析,对这些事件中反映出来的价值观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对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发现和解决。高校思政教师可以让学生会网上某一热点事件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出现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可以使得学生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现状有一种全面的认识,也能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发现,并且能够让学生及时采取相应地措施对自己身上的问题进行解决,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新媒体的特点以及优势使得很多教师将教育的重点转移到新媒体教育上来。新媒体平台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传递,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借助新媒体平台以及网络媒介上那些充满正能量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洪昌,申潞娟,王禹栋.浅议“互联网+”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4):352-353.
[2]陈海鸣.转型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弱化消解对策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28-29.
[3]陆旻瑶,陆小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2):52-53.
[4]赵繁菲,高建胜,王胜本.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72-75.
[5]田霞,范梦.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109-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