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手机网络化下的高校青年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6 14:56: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智能手机普遍和网络技术发展,为高校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高校青年学生成为当前手机最大的用户群体,其思想极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在手机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重点研讨课题。本文将在高校青年学生手机媒体应用的现状出发,分析手机网络化对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而提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手机网络化;青年学生;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刘运嘉,等.手机网络化下的高校青年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0):241-242.

伴随科学技术发展,新兴媒体得到了发展和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和学习方式。网络使手机从单一功能的通讯工具发展成为多功能的综合工具。手机作为新兴媒体的宠儿,与传统媒体相比更胜一筹,手机已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手一部甚至几部。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已经引起教育行业的重视,对如何将手机与教育相结合进行深入探讨和积极研究,发掘利用手机媒体进行教学的潜力,因此,在手机成为新兴媒体的背景下,应积极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手机移动媒体的应用,结合手机移动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实践。

一 高校青年学生手机媒体的应用现状分析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促使整个社会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通信技术的发展,强有力地推进着手机的更新换代,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网络是手机的重要功能,高校青年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当前高校学生的闲暇时间相对充足,手机被高校青年学生广泛地应用在信息查阅和娱乐游戏中,改变了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高校青年学生的手机使用不再局限在语音通话和信息发送的基本功能,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高校青年学生对手机APP的应用逐渐扩展到QQ、微信、微博和论文等,除了日常的学习资料查阅,高校青年学生也会通过手机看小说、打游戏和社交,因此智能手机扩大了青年学生的学习途径和社交范围,为青年学生的思想认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加剧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手机媒体在高校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教师对新媒体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应用,满足青年学生的学习需求。

\

 
二 手机媒体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手机媒体具有开放性、及时性、广泛参与性等特点让手机成为高校青年学生学习和社交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立足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内容,从而可以更好地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学习引导,保证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手机媒体可以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长期以来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通过理论的讲授来传递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时代下,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心理上的距离,达不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利用手机媒体来引导学生,结合课堂理论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图、声、文并茂,让知识传播的方式更加灵活生动,丰富了多样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能更方便高效地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在全新的模式下能够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学生深层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效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有助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深层理解

手机媒体的信息传输量大、信息传播及时,手机媒体已成为目前的主流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念传播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手机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所具有的超越时空限制以及信息传播量大、及时等特点,进一步夯实了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基础。学生的学习方式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以往的课堂单一求学转变成当今的网络多方搜索,学生如今解疑的方式更倾向于手机搜索,然后进行对比,择优学习,有效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深层理解。

(三)丰富教学资源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要是教师通过课堂面对面授课,教学方式单一乏味。手机作为移动终端,不仅给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育从课堂迈向网络的模式已然成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信息共享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可以转化为图、文、声并茂的视频等生动、灵活的内容,让学生变得想学、爱学。跨区域高速传输文件或资源,为日常工作学习、沟通交流、信息获取提供了更加便利快捷的渠道。

三 手机网络化下高校青年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途径

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动态教育工程,对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进行阶段性观察,并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对传统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学生思想教育的时效性,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质量。

(一)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

和传统媒体相比,手机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具优势,可以实现网络背景下的信息实时传递。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化处理,将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正能量事件第一时间传播给青年学生,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空间。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手机媒体,引导学生通过手机端关注社会新闻,对社会上一些主流价值观宣传、先进人物报道和道德模范标兵进行学习和思考,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激发青年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实时互动功能

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传统上都是通过课堂的理论知识讲解完成的,虽然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多媒体进行了运用,但大都是教师主导下完成,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互动相对较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在手机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手机媒体所特有的实时互动功能。利用手机媒体特有的实时互动功能,充分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为学生在课堂之外拓展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传播、实时互动平台,如课后利用微信、微博、QQ等社交工具一对一的进行课堂理论知识的信息交换、探讨交流,也可选择群聊方式进行一对多的集中讨论与学习。此外,手机也成为了教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有效窗口,可以通过手机对学生进行及时鼓励和引导,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传播积极身上的正能量,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学中手机媒体的运用规范

思想道德观念是一个人的行为的准则,向大学生传输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行为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思相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当前的学校生活中,手机媒体所特有的优势使其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手机媒体中传播的信息越来越丰富,这些消息中不乏有很多网络消息,不确定性较高。对此,在高效利用的过程中要通过有效手段对手机媒体进行规范,高校要建立应急机制,特别是针对信息的来源及真实性需要进行严格核查,对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负面消息,一经发现要立即删除,防止负面舆论的消极影响,使手机媒体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有利工具,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

 
四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辅助工具,手机功能日益强大,手机媒体的应用越发广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与时俱进,为学生营造合理、生动、高效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帮助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宋元林,陈春萍,等.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杨忠东.手机网络信息化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困境及出路[J].教育与职业,2014(06):76-77.
[4]刘云,周希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分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01):15-17.
[5]黎晓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8,5(13):91-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9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