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为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笔者以《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为课题,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概念解析入手,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究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意义;问题;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吴云超,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0):19-21.
一 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概念解析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指的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与创新型个性的人才为核心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让他们能够辩证性地认识和看待创新创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熟悉相关的流程,让他们朝着全面型人才方向发展。
二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自主创业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扩大他们未来发展的空间,同时还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并且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从当前的人才需求格局来看,未来的人才市场就会由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所占据,也只有这些人才能更从容地面对未来发展中的竞争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很多领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而如果想要打破这种格局,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使我国创新能力走在国际前端,就必须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入手,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就有意识地为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而做好准备。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在教授给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如果一个学生没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那么就会极大地限制他们的发展空间,同时还会降低社会对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信赖。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提升自我、健全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阵地。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不仅是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同时也是完善大学教育结构,推动大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造了条件,而且利用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的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资料,这对于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虽然很多大学都在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但是由于该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有很多内容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实际所取得的教育效果并不明显,不仅打击了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信心,同时也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后续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引导者、负责者、承担者,他们教学能力的高低会给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当前,有些大学虽然也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并且为其提供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基地,但是,学校却并没有未他们提供专业的指导教师,导致很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影响了学生后面的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教授给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思路、基本技能以后,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使他们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如果没有教师这个引路人给他们指引方向,他们就只能向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走非常多的冤枉路,甚至导致最后的失败。而缺乏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却是当前很多大学都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制约了这些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发展。
(二)未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对于学生来说,只接受校园的创新创业教育而没有经过大量的实践练习,那么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将不会得到有效提高,而且他们创新创业能力的高低也无法得到量化。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不仅应该加强对校园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还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发挥出校园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和作用。但是,由于很多大学并没有认真对待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所以实际上,他们根本就没有对创新创业教育予以足够的重视,也未能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未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一方面很难保证校园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使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化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在实际生活中不敢大胆尝试。学生缺乏创新创业自信的这种状态就使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发挥不出来,也不能成为学生未来发展中为他们增加竞争力的强有力保证。
(三)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未体现出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和特点
与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同,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能够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模式越来越多,而这对于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大部分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都没有意识到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优势,不仅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模式,也没有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主学习,造成互联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在互联网上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并且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对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降低学生对校园教学的依赖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教师对互联网技术认识的局限性,导致整个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都未能体现出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和特点。
四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策略
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完善教学工作,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
(一)构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队伍
为了能够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学校首先应该构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使学生能够享受到更专业、更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满足他们未来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对相关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让他们可以在培训中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技巧和方法;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安排教师到专门的企业参观学习,借鉴经验。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能在短期内就可以看到成效,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同时也要给学生多讲一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案例,给学生打气,增强他们对创新创业事业的信心。
(二)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对社会资源的利用率
学校与企业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如果能够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那么不仅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弥补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为此,学校可以先让学生在校园内接受理论知识教育,同时进行一些实践练习,在此基础上,学校再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让他们接受更专业、更系统的学习。当然,教师也可以引用项目教学法,从企业接手一个项目,然后给学生分组,让不同的小组成员独立完成各自的模块,最后再进行汇总,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让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提升。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优化教学工作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时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并且增强教学方式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教师之间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流,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薛钦予,张鑫,商琪,等.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2):236-237.
[2]杨滢,葛平.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以地方工科院校为例[J].科技视界,2018(28):148-149.
[3]苏晓光,于莉莉.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8(06):51-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