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6 10:16: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课堂上要坚持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把高校思政课程的内容和其他课程融合在一起,把网络教学和艺术教学融为一体,在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协调,全面健全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马三喜,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60):55-56.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是在思政课教育工作者引领下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计划,在教学课堂上开展一些教学情景,把理论内容和实践课程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讨论并深入的分析思考,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现状

(一)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


在开展高校思政课程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主要关注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而这个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从传统的教学课堂来看,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更倾向于开展理论教学,而且只是照本宣科把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这个过程中学生无法深入地思考,甚至不理解这些内容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实际情况考虑不周,致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同时,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缺少针对性,没有引领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来思考,无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大多数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相应出现了高分低能的情况。

\

 
(二)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性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育工作者是教学的主体,强调的是讲授思政课的内容,没有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还有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过于注重理论教学,没有认识到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以问题为导向,理论和实践分离,学生无法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也使得教学内容也缺乏说服力,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权威也受到了威胁,课堂质量相应地降低了。

(三)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缺乏亲和力

在传统的思政课堂中,教育工作者选择采取放羊式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法和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教育工作者缺乏教学的亲和力,只是简单地讲述课本中的知识点。既缺乏语言感染力,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并不感兴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学习上,没有认识到这些内容,可以应用在生活实践中,对这门课程没有正确的理解。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创新思路

(一)深入推动课堂教学理论创新

1.知识的系统性和贯穿性


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要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要把握知识点的根本方面,把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提供出来的内容也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要在实践和研发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融会贯通这些教学内容。

2.教学理论与社会热点的结合

社会热点是指在短时间内能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能够对人们的生活、思想和观念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人物或者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可以把理论课程和社会热点结合在一起。例如教育问题、养老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药品安全问题、扶贫脱贫问题以及富二代、官二代、农二代的问题等社会热点,可以在概论课讲解时与相关章节的体系、概念联系在一起;又如有关食品安全、偷税漏税、环境污染、火车霸座、城管执法、强行拆迁等问题,在基础课教学中可以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相关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再如特别是针对近几年高校校园突出的校园贷问题,甚至导致部分涉事学生自杀的严重后果,可以在所有的思政课课程中找到相关的切入点对学生提醒和教育,防止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选择恶性超前消费,进而通过挖东墙补西墙,甚至冒用同学的身份证借贷,让学生明白债务违约应依法承担的后果,既从源头上遏制校园贷乱象,又能有效发挥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的作用。

3.教学内容古今中外比较借鉴

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古今中外的对比,也可以进行中西方的比较。例如在基础课关于宪法相关知识点教学中,可以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的制度进行比较。可以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的两党制、多党制进行比较,可以把我国当代的法治与历史上的法治、社会之一的法治与资本主义的法治比较。在这种对比的过程中,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让学生对西方意识形态有更深入的认识。高校作为传播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西方的发展情况,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以及方法,并运用其分析现实性的问题。让学生坚定、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增强学生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等等。在对比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不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进行开放式的辩论,之后教育工作者把这些理论提炼出来进行总结。

(二)改进和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

1.巧用情景教学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情景教学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带领学生进入生动、具体的场景中,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理论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调动学生的情感,可以进行课内游戏、角色扮演以及课堂辩论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中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组织学生对当今的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或者是进行课堂辩论。这个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教育工作者在最后进行点评,尽可能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善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分析能力

案例分析这种方法是教育工作者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社会热点话题,或者是和学生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学生在这种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现实解决具体的问题。无论是哪方面的案例,都要选择有针对性地符合学生特点的,这样才能方便学生理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实效性。

3.运用专题教学法,增强知识系统性

专题教学这种方法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以及自己擅长的领域总结出专题进行教学,可以把这门课程划分为不同的专题。不同的专题可以由不同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专门的讲解,这样讲解出来的知识内容将会更加系统、更加全面。能够把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在课堂上也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

 
4.活用叙事教学法,提升课堂亲和力

叙事教学法是在课堂上把叙说和明理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育工作者把一个故事当成一种战略,把故事和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叙述是课堂上的基础,说理才是最终的核心。在叙述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念,要以正能量为主。选择通俗易懂的理论知识和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教育工作者也更有亲和力。

5.利用慕课和微课,发挥网络优势

在进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把教学方法和新媒体融合在一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学生放在首位,还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增加课堂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利用慕课以及微课进行教学,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和学生互动,能够通过慕课观看小视频、进行小测验或者是在线答疑等。是把网络和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有趣,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利用慕课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把学生放在教育的首位。微课教学这种方法最好选择10分钟以下的视频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和传统的课堂内容相比,这种微课教学不但主题明确,同时利用一定的图片,视频进行教学,也会改变理论课枯燥的现状,既能方便学生记忆,也能方便学生理解。

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把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老师的教要和学生的学统一在一起。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方便学生理解。要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样才能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动态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炳毅,张爱萍.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40(01):112-114.
[2]谭永凤.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困境与危机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47):134-135.
[3]谢惠媛.混合教学: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有效方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1):38-42.
[4]冯新蕾,王涛.叙事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方法[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11):176-1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8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