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大专阶段,由于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在学习书本理论知识上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对于体育锻炼略有懈怠,难以自觉地开展各项体育锻炼。为有效提升大专阶段学生的体能,教师应当对相应的教学方法展开研究。文章就大专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发展路径展开研究,针对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不同因素进行探究,设计出能够促进大专院校体育教学效率的具体方案,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大专院校;体育教学;发展路径
一、体育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对于学生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看不到明显的训练效果,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出现偏差。不少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教学过程当中出现随意缩减课程次数的现象,严重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学校对于体育课程的安排较少,而不少体育训练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才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由于训练时间的间断性,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实际的要求。总之,由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大专院校体育教学效果不够显著,在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有待提升。此外,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有所侧重,而有些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只重视学生体能方面的训练,不重视对于体育知识的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时,难以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掌握,在锻炼的过程当中又缺少专业化的理论指导,在开展运动时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二)体育教学内容枯燥
教师对体育课程的安排设计不够合理,不少教学内容仅仅延续以往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设计上缺少新颖性,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不少教师讲授完大致的内容之后要求学生进行自主锻炼,由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得不够完备,对体育锻炼内容的理解不够,自然觉得教学内容枯燥,对体育教学缺乏兴趣。另外,由于体育锻炼在课程时间安排上具有一定的间断性,学生在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时,没有及时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复习,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学习的难度较大,在心理上对体育教学存在排斥心理,难以顺利开展相关的体育学习活动。同时,由于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难以结合现代化的信息科技来进行体育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探索心理和好奇心,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自然缺少主动性。教师应当加强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升教学当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提升体育教学效果的发展方案
(一)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相应的课堂设计时,应当提前设定好相应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教师应当结合体育教育教学要求,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之下自觉开展各项体育锻炼。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对课堂当中的各个教学时间进行精准的划分,对每一个时间段当中的教学任务进行明确的安排,确保学生在体育课堂锻炼当中能够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促使学生体能的提升。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相应目标的指导之下加强对自身体能的训练,根据体育发展要求加强自身锻炼。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当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安排,确保教学目标的设定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目标要有一定范围,给予学生充足的提升空间,避免目标设定得过高或过低,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进行篮球“三步上篮”环节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首先向学生讲解三步上篮训练结束之后学生应当达到的具体水平,让学生掌握上篮过程当中的运动流程和技术要领,能够依照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提升自身的协调能力和灵敏程度,加强投篮动作的标准性和投篮的精准性。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依照学生的训练成果对课程的任务安排进行实时的调整,对于学生训练效果达不到要求的项目适当延长训练时间,灵活地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课堂内容进行安排,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水平的提升。在有效的教学目标指导下,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掌握设定体育锻炼目标的要领,自觉进行体育锻炼。
(二)提升教学趣味性
体育教学活动是否具有趣味性决定着学生对于学习是否具有兴趣,并且影响着学生训练结束之后的实际性教学效果。为了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当中的趣味性,教师首先应当对教学方案进行准确的审查,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当中增添一些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对于体育教学环节、体育训练过程等方面适当地进行创新,以免单一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其次,教师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当适当地将体育训练内容进行改善,将一些较为枯燥的重复性训练改编为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游戏,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培养一定的团体意识,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在实际的训练过程当中能够共同提升能力水平。再次,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行把控,确保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认识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应当确保自身对于体育教学的思想认识是正确无误的,以免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当中对学生的指导存在偏差。教师应当多次向学生阐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自身发展的好处。大专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已经成熟,对于大多数的内容已经能够进行理性识别,教师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之后大多数的学生能够接受,并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体育训练安排。
例如,教师在进行长跑项目的训练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能够相互激励,共同完成长跑任务。长跑是一项对耐力要求较大的项目,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在训练过程当中,让学生通过相互激励,共同面对困难,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在之后的体能训练过程当中优势互补,相互合作。
(三)实行合理的教学评价方案
合理的评价方案对于学生的自我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当重视评价方案对于学生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首先摸清楚学生学习的整体状况。由于在大专教学阶段任课教师教授的学生较多,很难对每一个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这不利于教学的全面展开。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积极把握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教师在设定相应的评价方案时,应当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以便在后期的学习过程当中能够及时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评价方案。由于学生人数较为庞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如教师可以借助相应的应用软件对学生进行课堂签到、签退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提升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在后期的学习过程当中对自身充满信心,对体育课堂教学有足够的学习兴趣。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让教师准确地把握班级当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依照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设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学生依照教师给予的评价能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加强对于各项体育环节的训练。教师应当不断创新评价方案,加强对学生评价的技术手段,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例如,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组建成多个学习小组,在上课时让组长利用相应的签到软件进行课堂签到,以确保学生课堂学习中的出勤率。对于平时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设定一定的考核制度,对学生的练习效果及时地进行记录。教师可以借助相应技术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训练状况。
(四)确保体育锻炼的时间
体育锻炼的时间对于确保学生的有效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充足的训练时间主要依靠学校和教师对于体育锻炼重要程度的认识。一方面,学校应当给予体育课程足够的教学时间,让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安排。在不少学校中存在着体育课程时间较少、课堂教学内容安排较多的状况,教师难以对新学的内容和以往的复习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对以往的知识遗忘较多,难以及时地进行复习,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对于体育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应当尽量避免过多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体育训练时应当及时就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思考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反映的问题,对一些课程时间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当及时地向上级领导进行反映,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地进行各项体育锻炼。对于课程安排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应当加强与各个对象之间的沟通,对于出现的各种冲突应当及时地加以解决。同时,教师之间应当加强内部沟通,相互学习,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优势,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创新,就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安排及时地进行商议,找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具体方案。
综上所述,在大专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加强对于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视,通过思想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对学生体育学习要求转变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效果的认识,让学生在生活当中能够利用专业化的体育训练方案自觉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时国兴.新时期大专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18).
[2]王伟鹏.浅论五年制大专体育教学改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7).
[3]江楠.大专院校体育教学发展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研究,2019(8).
[4]郑文喜.大专院校体育教学实践与教学探析[J].学校体育学,2015(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4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