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高中数学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更加倾向于抽象数学、逻辑推理等,对学生来说,数学科目通常比较晦涩难懂,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 相融合,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因此,特对融合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 养的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对高中生而言,高中数学是所有高中学科中的难点学科, 数学成绩的好坏是直接拉开学生之间差距的主要因素。 高中出现数学分数悬殊, 是由于学习数学知识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以及在脑海中形成对图形进行变化的逻辑思维,还有就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教师都已经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该种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当下学科研究的重点,并且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变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含义
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传统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新课改提出核心素养之后,不但顺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能彰显学生的个人能力与品质。 从核心角度出发,未来学生所注重的能力,已经不再是一张优异的成绩单所能体现的,而应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来看,虽然各个学科之间的核心素养要求有所不同,但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却显得极其重要,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来讲,要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学会利用逻辑推理进行分析,并将高中数学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依据新课改的要求, 教学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刻不容缓的重要事情。 这些年高中数学由于备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以及高考中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高中数学教师往往将注重学生考试能力当成教学重点, 使得学生动脑的逻辑推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较弱。 由于教学中长时间采用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法,使得学生变成一部只会应付考试的机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造成一定的阻碍。 而核心素养观念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性格品质的塑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水平,促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综合进步。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严格履行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 将教学重点由原来的单纯提高成绩,变成提高学生的水平能力与素养,打破重成绩轻能力的传统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因此,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对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有着极其重要且有深远的影响[1]。
二、信息技术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性
许多高中生都不喜欢高中数学这门学科, 其原因是数学知识太过晦涩难懂, 教师在授课时往往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传授知识,数学教学授课时间与题海战术的练习讲解时间不成正比。 而且高中数学考试也是按照高标准进行出题,导致题量多,难度大,使得学生对高中数学 望而却步,自主学习能动性低下,心理产生对数学学科的厌恶感。而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有效融合,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对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分层学习方法,使其跟上教学进度。
与以往传统教学方法相比, 信息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将晦涩难懂的数学变得简单有趣, 将那些较为突出的抽象问题变得直观形象。 以往由于班级人数众多, 教师在讲解时不能每个学生都照顾到, 学生对于不会的知识点无法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促使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无法提升,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而信息技术却能将原本抽象的知识,以立体或者是平面的形式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促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三、融合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抽象问题直观化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化, 使得一些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好像是在听天书,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教师单一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并且教材知识中所要展示的图形都是通过黑板板书传递的,导致学生很难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连接。
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降低数学知识的认知难度,将抽象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掌握学习重点。
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弥补了高中数学问题抽象的缺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有效化解了高中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将抽象事物变得形象直观,将高中数学中学生无法自己想象的教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地观察,为学生呈现动态演示法,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教学方法。 特别是图形讲解时, 以往传统教学方法是利用教学进行旋转演示,但是学生很难将变化后的图形与原有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复述清楚,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中的图形通过变化运用,清晰详细地呈现出图像变化过程,以此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2]。
(二)利用微课技术,复杂问题简单化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中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对这个晦涩难懂又枯燥乏味的数学学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代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方法,依据新课改中的核心素养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而高中数学教师则在一旁起到引导作用,将微课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微课时间短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 为了彰显高中数学的实用性,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效结合,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鼓励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拥有质疑精神, 使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高中教师在利用微课技术,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检查的学习环节, 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促使学生懂得随机应变,将烦琐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自信心[3]。
(三)善用课件技术,逻辑问题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应用中无处不在, 进而改变学生对数学的偏见感。 高中教师应将课件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并在备课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教学课件,并将课件的重点内容通过字体加粗,或者改成颜色鲜艳的字体的方式, 引起学生注意。 从而让学生在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后,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留意身边的事物, 并能通过数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件技术,可以让学生快速集中精力,大脑自然而然地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 对教学知识进行分析与研究, 促使学生真正融入高中数学课堂中,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参与,提高数学教学成效。 例如:教师在讲解“圆柱体” 时,就可以将生活中学生常见的薯片桶、可乐等的图片,通过课件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令学生眼前一亮,通过与圆柱体的知识相结合,从而准确具体地掌握圆柱形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妙用白板技术,搭建交流平台
在未来社会中,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为了满足这一需要,依 据新课改的要求, 核心素养中应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而信息技术中的白板技术可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 将学生的思考的想法全都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改变过去好学生占领数学课堂的局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白板搭建交流平台,最大的优势在于,不管课堂出现任何突发性,教师 都能够根据数学课堂发生的教学问题,灵活妙用白板技术,在学生自然而然交流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让学 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巧用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分层学习
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与理解力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学生的成绩好坏不一,针对这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就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高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教学信息管理平台,或者 QQ、微信等社交软件, 并通过这些新型交流工具在为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 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等, 按照分层的方式为成绩好的学生提供教学内容较难的拔高习题, 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布置难易适中的作业,而对于高中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为其布置最为基础的数学题型。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在持有数学兴趣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此外,为了将学生零碎的休息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并在该教育信息平台为学生建立复习题库,将往年高考中的经典题型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尝试着做,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还可以为本班学生建立一个公共群,当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不懂的数学习题时,学生之间可以在群里相互讨论,并等待教师在线作答。通过运用该种信息技术,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教学成效。
传统高中数学模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学习效率较低,学生无法有效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然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却改善了以往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并将高中数学中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浅显易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同时,也提高高 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颖.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J].辽宁教育,2018(21):44.
[2]谢小翔.基于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妙融合的数学教学[J].中学数学, 2018(13):24.
[3]国喜莲.融合信息技术教学 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J].林区教学,2017(4):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