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如今教育界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已经不满足于校园教育了,而是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两者之间的融合。与此同时,对小学思想政治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应立足于“互联网+”,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使小学生思想素质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帮助小学生树立健全人格,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坚实的铺垫。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家庭教育;立德树人
校园与家庭为培养学生的两个重要场所,对学生成长阶段的教育意义非凡,甚至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可见,不论是校园还是家庭都应重视对小学生的教育,特别是在小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更应将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融入其中,立足“互联网+”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然而以目前情况来看,两者间的融合还存在消极之处,难以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式。对此,教师应善于创新融合方式,积极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使两者的融合能够迸发无穷的力量,从而达到良好教育的作用。现以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现状分析为出发点,详述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机遇,探究立足“互联网+”,落实立德树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策略。
一、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现状
从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现状来看,存在的不足很多,如教育模式单一,两者互通不足,教育处于失衡状态及学生兴趣匮乏等,都为融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此应加以细致分析,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而解决问题。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现状,主要体现如下。
(一)教育模式单一[1]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运用的教育模式并不多样,片面认为只要将知识内容灌输给小学生即可,让小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这种情况下的课堂氛围会较为沉闷,部分小学生时常在课堂学习中感到昏昏欲睡,难以有效学习相关知识。同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运用得越发普遍,但个别教师并未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的价值,依旧采用以往的常规教育方式,导致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落后于时代发展脚步,对小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相关知识及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都极为不利。
(二)两者互通不足
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虽说均利于教育学生,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两者之间的互通性存在严重不足的状况,甚至出现分离的情况。教师在校园中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许多情况下两者在教育过程中并不存在契合点,难以发挥很好的教育作用。
(三)两者处于教育失衡状态
现阶段对学生的培养多以校园教育为主,家庭教育通常作为辅助教育的方式进行。一些家长由于忙于工作,疏于教育孩子,进而导致家庭教育与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间出现严重失衡,家庭差异与个人之间的共同目标也难以实现,更难以真正落实教育学生的目的,对小学生发展尤为不利。
(四)学生兴趣匮乏
小学生年龄较小,思想政治相关的知识又较为深奥,所以许多小学生难以有效学习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甚至对思想政治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致使教师开展教学计划十分困难[2]。但在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却不乏这种现象,由于小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兴趣匮乏,严重影响了思想教育的开展。
二、立足“互联网+”,落实立德树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机遇
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获得了较好的融合机遇,不但促进了师生、家庭之间的沟通,增强了双方的情感,也使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及时获知社会时事,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这不论对于教师,还是家长来说,都是一种发展机遇,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升小学生思想素质,使小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念,且也利于帮助小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使小学生能够获得更为长远健康的发展与进步。
三、立足“互联网+”,落实立德树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策略
以立足“互联网+”,落实立德树人,主要可通过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师素质以及发挥教育作用等方面来实施,以提升小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的主动性,在此过程中获得思想素质的提升,从而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立足“互联网+”,落实立德树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策略主要内容体现如下。
(一)转变教育思想
思想先行,行稳则致远。为更好地追随社会发展脚步,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教育思想,立足于“互联网+”,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使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换发新的活力。
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以往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偏低,在课堂中一般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宰地位。所以,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不仅要促进家庭教育与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还应借助一定措施,发挥小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甚至是家庭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小学生被充分重视起来,这才利于小学生的思想教育。
其次,开放式教育思想。受应试教育影响,在传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所用方式都较为闭塞,这种方式与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相背。对教师来说,应立足于“互联网+”,打破时间、空间等的局限性,将传统教育中的闭塞消极之处彻底摒弃,从而使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获得提高。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帮助家长,将良好的教育方式告诉家长,让家长能够在家庭教育中实践,以更好地促进两者间的融合,充分彰显教育的价值。
(二)创新教育方式
伴随时间的推移,教育对象的不断变化,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变得越发多样。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来说更是如此,以往的教育方式已难满足现阶段的教育要求[3]。若教师一味运用以往的教育方式,不但难以达到很好的教育目的,甚至还会抑制教育领域的发展。教师应重视教育方式,立足“互联网+”,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可通过家庭教育和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落实对小学生的良好教育,使小学生思想素质及价值观念得到有效的提升,最终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以创新方式内容来说,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借助互联网创建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将自身在教学中的需求及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整理至公众号中,抑或引导家长在微信群中讨论,这样不但有助于促进家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利于良好教育方式的输出,使家长与教师之间都能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我们和太阳做游戏”时,应重视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创建微信群及公众号。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将学习要求等内容整理到微信公众号中,或发到微信群里,让家长能对“我们和太阳做游戏”的教育方式进行深入探究,以期探究到最适宜小学生的教育方式,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使小学生能够切实投身于思想政治学习中。帮助小学生有效学习思想政治相关知识,促进小学生对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使小学生的思想素质获得显著提升,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扎实铺垫。
(三)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若没有兴趣,就难以在思想政治学习中自由飞翔。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善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的热情,真正对思想政治学习产生喜爱之情,才有利于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顺利开展。
另外,还应立足于“互联网+”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做到同时激发小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的兴趣。一方面,教师与家长应善于借助互联网技术,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将思想政治相关知识展现出来,以增强小学生的感官体验,降低小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的难度,促进小学生有效学习思想政治相关知识,使小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够获得夯实。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和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教师与家长还应多加沟通,共同发掘小学生自身的兴趣点,以便于日后的教育过程中适当结合,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得到凸显。
(四)提升教师素质
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教育环境愈发复杂,其中的突发状况也会越发增多,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有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如果教师自身素质不合格,又怎么能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对小学思想政治教师来说,在教学之前应先提升自身的素质,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不断探究教学模式,建设自身的知识体系,以有效应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师应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将有效方法告知家长,以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充分落实以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最终推动小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价值得到彰显。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应只发挥校园教育的作用,还应将家庭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立足于“互联网+”,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促进小学生有效学习思想政治的相关知识,使小学生思想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魏春英,许屹巍.网络时代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6(22):148.
[2]高俊洋.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河教育,2016(10):7.
[3]乔立新,闫诗嘉.新时期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21):2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