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越来越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因此,提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并从课堂模式、学生兴趣、教师认识三个方面分析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重视探究性学习,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积极进行创新,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样既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还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但实际上,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与完善,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能够运用数学观点、思维及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数学思想、数学行为、兴趣及品质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运算、综合及推理等方式来完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对于学生理解及运用数学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实践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氛围中形成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现状分析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高效课堂的构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目前部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在构建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效率不高
虽然基本所有小学数学教师都接受过新课改的相关培训,但是仍然有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课堂中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并在课堂上进行灌输式教育。这样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主要通过题海战术来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却毫无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若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会很容易降低学习兴趣,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未能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学生积极性较低,未能对数学产生兴趣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可以顺利构建高效课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往往因此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却未能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激发,最终导致学生积极性较低的现象。除此之外,一些区域的教师往往存在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对于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难以接受的问题,使得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难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足
对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足,即便构建了所谓的高效课堂,也难以发挥出真正的价值。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推进与深入,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及理论开始涌现出来,若教师未能积极进行学习,在构建高效课堂时未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很容易造成课堂混乱的现象,使得教学目标难以完成。
三、核心素养对于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非常重视数学思维的严谨性与逻辑性,以及如何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小学数学教学应始终坚持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深刻的数学理论开展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数学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是教师需要关注的。为了确保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反馈与解决,教师在课堂上应多关注学生的动态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积极进行反思,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案例,运用教育机制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所不断追求的,良好的教学设计与互动能够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问题的探究与合作。由此可见,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师要围绕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四、核心素养背景下打造小学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
(一)重视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若想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为学生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在打造高效课堂时不可操之过急,重视“慢”节奏,让学生逐渐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推理及归纳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获得发展。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体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行准备棱长为1cm的长方体,在课程的开始阶段让学生通过小正方体进行自由拼接。学生接到教师的任务后,兴趣被激发,纷纷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小正方体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此时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所拼接的长方体用了多少个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呢?”通过这样的提问逐渐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进行推理与总结,并逐渐得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逐渐提高数学核心素养,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快速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还能够通过愉快的探究性活动,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二)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虽然内容不是太难,但是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却具有重要的作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通过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是教学过程中所必须学习的内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是真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中的应用题题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在当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计算理论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时,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这种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能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从而达到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们能够切身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及魅力。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认知又以形象认知为主,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与认知数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若教师单纯地运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难以构建高效课堂,更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与思考,进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利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在新课改背景下,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同时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改变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刺激,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关于对话例题中的人物,教师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设计活动中,在情境中获得与理解数学知识,这样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可知,他们对于游戏非常感兴趣,因此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还可以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例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及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请全班同学参与到“找因数”的游戏中,即所有是n的因数都需要报出来。针对有些问题,教师就可以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也会更加清晰地理解到因数的相关概念。为了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再次提出相应的问题,将数字进行改变,引导学生寻找因数,这样学生通过几次游戏练习就可以迅速掌握相关知识。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构建高效课堂,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同时还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学习核心素养及新课改相关知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汪伟霞.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7).
[2]周启玲.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2).
[3]柴林红.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智富时代,2018(6X).
[4]于勇.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才智,2018(13).
[5]苑小凯.中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探究[J].成才之路,2017(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