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推广,一些全新的教学思想逐渐被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培养一直都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以转化思想为主的现代教育思想逐渐得到了较大的应用空间。文章以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转化策略为研究内容,深入剖析了转化策略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转化策略;小学数学;解题教学
所谓数学转化思想,可参照教育家布卢姆于《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的相关概念,其中,转化思想的本质在于帮助师生更加清楚地理解问题内涵,并采用最简单的解答方式进行解决。
一、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转化策略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很容易对学科知识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另外,从小学数学教学情况的调查来看,很多小学普遍存在学生偏科的问题,究其原因,并非完全局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更多的是学生不具备数学学习所要求的逻辑思维能力。简言之,小学数学学习尤其是解题学习,对于学生的解题思维意识和逻辑思考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才是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在此背景下,转化策略及相关思想的引入能够使教学过程有效规避教学难点,一方面可以保障学生的学习自信,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同时,围绕“曹冲称象”等与转化思想相关的趣味故事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转化创造意识,使其能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而这对于处于重要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无疑对其终身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转化策略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基于新旧知识转化,减少新知识陌生度
通常来说,新知识需要依托于旧知识来解决,且只有充分掌握旧知识,学生才能对新知识有一个真正的理解。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原有的思维方法来探究新知识,帮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减轻对于新知识的陌生度,最终实现多重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由于短期内想要学生接受“底×高=面积”这一概念公式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拼接移动等方式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熟悉的长方形,依托于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最终在温习旧知识的同时分析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并有效加深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感悟。
(二)基于抽象图形转化,突破学生空间障碍
一直以来,抽象图形概念始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这一方面与小学生不易接受抽象图形知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生思维能力有限有关。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常规图形思维习惯来思考非常规问题,借助化繁为简等转化手段将陌生图形转化为熟悉的图形,降低学习的难度。
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积”时,由于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与其他图形相差过大,且不存在相似点,因此学生往往需要死记硬背才能牢牢掌握该知识点。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引入到课程之中,帮助学生在计算长方体体积中感悟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突破空间障碍,加深对于抽象图形知识的理解。
(三)借助数字图形转化,打破学生思维限制
诚然,很多学校会把几何与代数进行拆分教学,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几何与代数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尤其是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解题思路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解题效果。对此,教师应紧紧围绕数字与图形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用图形转化解题方法进行日常解题。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减法”时,我们往往会设计一道“1+1+1+1”的计算题,而此题若遵循分数加法准则需2 4 8 16
要学生不断进行通分计算,不仅计算难度较大,还很容易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题目转化为正方形,由表正方形面积,分别于正方形内就1、1、1、1进行涂色,2最终只需计算未涂色面积并用1减去即可,这样不仅解答过程十分简便,同时也规避了通分计算易出错的常见问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开发。
综上所述,文章深入剖析了转化策略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方法。面对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解题思路死板、解题效率较低等问题,教师只有注重对于转化策略等现代数学解题思想的引入,并切实引导学生不断突破自身的思维障碍,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平,王言仿.转化策略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8).
[2]赵启聪.浅析“一题多变”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5).
[3]喻娟.运用波利亚解题理论解决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学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4]熊勤胜.试论小学数学解题教学的优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