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习生活中压力最大、最劳累的时期。面对繁重的学业和高考的重压,很多学生身心受挫,一度陷入迷茫不知所措的境况,每天浑浑噩噩,把学业抛至脑后,对老师和家长苦口婆心的教导充耳不闻,只图一时快活,将问题留给明天。本文试对该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调动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动机
一、父母教育观念及训练方式的落后
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锦衣玉食,提出的要求父母都会尽量满足,安逸的家庭生活让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是陌生的。他们从幼儿园上学开始,就被父母以自己的教育观念来培养,小学中学也在高压下学习,在学习上他们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长此以往,家长对学生学习的过分关注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信心,自学能力的培养只是纸上谈兵,学习动力和潜能的发掘就无从谈起,学习依赖症是他们身上的通病,对于学习很多学生丧失了兴趣。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更是一门强调兴趣的学科,所以语文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大量的阅读。在语文学习中一旦强调模式,强调要求,学生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学什么、读什么、怎么读,这样语文成绩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提升就是海市蜃楼。
二、学校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滞后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分数至上,成绩至上是现阶段的普遍现象。学习时间紧,学习内容多,升学压力大等因素导致教师只能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所谓的重点学生身上。个别学校学生人数多,任课教师要面对七八十个学生,对每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是难上加难。这就使那些语文成绩差,在课外阅读上自我约束差的学生放任自流。他们的语文学习就成了恶性循环,他们的挫折感就变得更大,学习动力就越弱,如此反复,学习成绩也就越来越糟糕。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普遍会使用“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的方式。但实践证明,这种外在刺激并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
三、现有教育体制的限制及社会风气的影响
第一,全社会淡薄的读书氛围影响了高中生。在今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显示,约百分之六十多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少或很少”;在“过去一年没读过书的人群”中,有百分之三十多的人是因为“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或不热爱读书”。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步调导致人们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手机等网络媒体上,他们宁可守在电脑桌前呆坐一天,也不愿意沉静下来读一本好书。由于考试的要求,语文教学也只是照 本宣科,强行给学生灌输生硬的知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得不到培养,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平不高,阅读量较少就是意料中的事。第二,就业难、学费高让学生对大学望而却步。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受全民经商风的影响,也曾出现过类似现象。近年来,大学扩招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学生不读书也能上大学。大学四年花费掉所有家庭积蓄后,又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态,读书无用论就成为真理。语文的学习动机从何谈起?
四、应对策略和建议
首先,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得到培养,把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出来,语文学习动机才能得到培养。家长在学生幼儿期就要慧眼识才,按学生特长去培养,不能跟着社会风气心无定计。因为只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学生才会有动力去做。我国著名钢琴家郎朗被誉为“当今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郎朗拥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与其父亲的个性培养和坚持教育息息相关。郎朗两岁时,父亲发现他仅在电视上听到《猫和老鼠》的音乐,就能用钢琴弹奏出来,这让父亲萌生了将郎朗培养为钢琴家的信念。
他孤注一掷,辞去工作东奔西跑带着郎朗学钢琴,寻找滋养天才的土壤,这才造就了一代英才。如果你让一个对音乐毫无兴趣的学生去坚持练习弹钢琴,这无异于给他判了无期徒刑,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
其次,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想制定语文学习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理想犹如学海航行的灯塔,它可以指引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要把学生领到图书馆去,和他们一起读书,共同探讨,共同感受文字的魅力。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好高骛远只能半途而废,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想制定语文学习目标,使他们在学习中有可以实现的目标,让他们在学习中看到希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向学生提出的新的学习目标要稍稍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但经过学生的不懈努力能够实现。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才能让他们有信心有动力继续拼搏下去,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另外,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学习动力并不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唯一条件。在语文学习中,只有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兴趣,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经历,然后制订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学生的学习动力才能得到激发。所以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要适时、具体、有效,使其能够对学生发挥最大的效应。
参考文献:
[1]李晶.高中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及学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
[2]唐本钰.中学生知觉的社会支持与学习动机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2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