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优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4 15:03: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了冲击,多元智能理论赋予了计量经济学教学设计新的视角。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探讨了其对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重视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方面的影响,来改革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以期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多元智能;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优化

本文引用格式:王宇新,等.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优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9):34-35,42.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经济学的特征,了解计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去解决相关学科研究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是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Gdarner)提出的,该理论从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人的智力发展。在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对智力的重新认识,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基于人的智力特点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从而使当代教育摆脱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智能观的束缚,这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多元智能理论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必要对教学设计过程及其要素进行重新认识,以便能很好地指导教学来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观点为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打开了思路,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有益帮助。

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对计量经济学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系与方法进行优化改革,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经济学素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并根据实际经济问题的需要不断补充、吸收新知识以及不断创新、发展,寓能力素质教育于课程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对新形势下以能力为导向的本科生培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二 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大多学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与实践培养来说,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已有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有待改进。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多和杂,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尤其重视理论方法、实践和计量统计软件的有效结合。通常教学过程中有计量经济学理论与计量经济学实验两个部分,理论和实验的衔接不当会导致两者之间的分离和脱节,使之成为独立的两个教学过程,难以达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相互促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单一,选取的教材中有些内容已过时,难以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前沿成果,缺乏前沿方向的教学内容,有的在教学内容中安排大量的案例分析,对于难点避重就轻,一带而过,会导致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对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缺乏基本理解,对进一步的自主学习产生困难。

2.教学方法的不合理。课堂教学方法几乎都以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由于大量的模型和公式存在于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多媒体教学可能会将教学内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强加给学生,增加了学生思维的负担和对知识的理解把握程度,有可能导致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导致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印象没有板书印象深刻。

此外课堂的教学方法也以讲授为主,然而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核心课,需要掌握模型和方法的具体应用及怎样应用,在何种条件下采用那种模型和方法,因此,讲授空洞的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会使得计量经济学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使得学生难以完全理解。各层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过于强调完整理论体系,案例、角色扮演、体验式、研讨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都没有很好开展。

3.现有课程考核方式不科学。现在的计量经济学考试成绩,基本上都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的,而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评价,一张试卷的分数决定了本科生计量经济学水平显然有失公平,难以真实测试出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在能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并且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建立一个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完成模型的检验、修正和估计,对模型进行合理的经济解释,并根据需要进行恰当的结构分析或经济预测或政策评价,培养出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
 
三 多元智能理论对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点是“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都作用巨大,具有同等重要性”、“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拥有七种以上的潜能,教育对于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培育重大作用”。因此,探讨多元智能与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有利于促进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最优化。

1.多元智能理论与计量经济学的整合: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多元智能理论与基于能力培养为导向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关系十分密切,多元智能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整合可以从数理智能与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整合、空间智能与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整合、自然观察智能与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整合等多个方面进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智能潜质,对应与不同的学习状况,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优化要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不同智能组合,合理设计计量经济学教学,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学生智能差异的尊重,发挥其优势智能,缩小其弱势智能的影响,有助于学生了解并发挥其内在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2.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措施优化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了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框架,为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引导或促进学生学习提供了一般性的规定。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从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和拓展、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等几个方面来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措施进行优化,使之适应创造性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需要。在确立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设计教学方案时候,要考虑到学生多方面智能的培养,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合作能力、表演能力、创新能力等要得到锻炼和提高。

例如实验和案例教学时候必须使学生了解经济计量模型的求解过程,并掌握有关计算软件的操作技能。具体到高校的计量经济学而言,应该基于学生不同智能结构特征,采用学生擅长的智能方式来教学。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案例、角色扮演、体验式、研讨式、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悟知识、在实验和实训教学中体验知识、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运用和创新知识,促进学生自我认知智能的激发和提高,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3.过程化多维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计量经济学课程考核的核心功能在于“导向、检验、评价、反馈”,以前的评价机制造成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惰于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致力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机制的转变,构建基于过程化的多维考核模式。

考核的内容既应包括有形的内容如出勤、平时作业、课程论文、实验报告、考试成绩,也应包括无形的内容如学习态度、投入程度、创造能力等,并合理分配各部分所占的比重。通过严格而公正的评判标准设计,构建过程化多维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期末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评价制度,使学生认识到单靠考前死记硬背是不能通过考试的,减少他们侥幸过关的心理。基于多元智能视角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充分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建立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

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智能是多维的,既有理性也有感性的维度,还包含有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等。理性与感性、形象与逻辑之间的相互渗透发展要求我们的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要考虑到计量经济学和其它学科的联系。计量经济学与许多学科有关,具有内容丰富、结论深刻、方法独特、应用广泛的特点,在工程、金融、管理、医学、社会学等许多领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

在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把握计量经济学应用广泛性这一特点,运用计量经济学解决实际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和其他学科间的问题,也可以从这些学科的问题中找到计量经济学的途径,理解计量经济学的丰富内涵。因此,在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发展数理智能、空间智能等,从而达到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目的。

四 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计量经济学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让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可以提高本科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有效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教学优化设计可以让学生们探求真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计量经济学的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重新认识学生的智能性质,探讨多元智能与计量经济学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促进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最优化,为理论拓展更广阔的空间,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纪念版)[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2]冯建中.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研究[J].外语研究,2013(01):66-69+36.
[3]张伟.多元智能理论下信息化教学生态系统的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8(19):254-255.
[4]尤明慧,孙启响,尹立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8,5(06):75-76.
[5]Wang,Y.and Liu Q.and Wu.H.Q.Can relationship bring more provision in rural public good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J].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2017,9(1):48-61.
[6]Bornstein M H.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by Howard Gardner[J].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1985,4(3):19-35.
[7]李湘祁.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J].教育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8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