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CIPP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4 11:19: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引入CIPP教育评价模型,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CIPP;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评价

本文引用格式:程君青.基于CIPP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9):22-24.Research on Evaluation and Promotion Strategy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CIPPCHENG Jun-qing(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angzhou Zhejiang)
Abstract:The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IPP education evaluation model,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on this basis,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CIPP;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valuation

随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广泛而深入的开展,创业教育已由最初零散的、单一的教育向整体化、体系化教育转变,迈入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新阶段。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提升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已然成为现今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聚焦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评价问题,引入CIPP教育评价模型,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提升策略,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 基于CIPP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模型

CIPP模型又称决策导向模式或改良导向模型,是由美国教育评价加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其在批判泰勒行为目标模型的基础上逐渐成熟起来。CIPP模型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四部分组成。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不同于其他高等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目标。将CIPP模型运用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从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基础环境、创业教育资源投入、创业教育实施过程、创业教育成果等4个维度进行评价,构建基于CIPP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
 
创业教育基础环境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开展的前提,主要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当前,各高职院校更加注重硬件环境的建设,例如创业孵化基地的打造、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等等,忽略了包括组织机构、创业政策、文化活动等在内的软件环境建设。创业教育资源投入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否正常开展的保障,主要包括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用于创业教育相关活动的经费投入,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严重不足,一是创业教师数量不足,二是创业教师没有实战经验。

创业教育实施过程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推进的核心,是指学校通过创业教育课程、项目和实践等行为使学生不断学习和思考,进而获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的行为能力。[1]高职院校主要实施的创业教育形式有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开始创业教育基础课程,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等。创业教育成果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提升的关键,对学校创业教育具有推动和导向作用,主要指学生接受创业教育而获得创办企业或以此谋生的能力,[2]可以是技术革新,产品改造、创新作品等等。

二 基于CIPP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创业教育管理者、创业教育教师、学生以及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根据上述提出的CIPP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模型,参照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九方面要求,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基础环境、资源投入、实施过程和教育成果4个一级指标,并拓展了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师资情况、经费情况、物资情况、创业课程、创业活动、品牌提升和创业效果在内的9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最终确定23个三级指标(如表1所示)。

\
 
三 基于CIPP评价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构建

根据上述提出的基于CIPP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指标,对四个一级指标的关键要素给予不同的侧重点,提炼出四种基于CIPP评价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即以创业教育基础环境建设为重点的环境主导模式,以创业教育资源投入重点为的资源配置模式,以创业教育过程实施为重点的过程导向模式以及以创业教育成果绩效为重点的成果绩效模式。

(一)强调创业教育基础环境建设为重点的环境主导模式

环境主导模式注重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建设,针对软件环境层面,有明确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向及办学理念,学校由校领导牵头,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用于指导创业教育开展;制定完善的学籍、学分、评奖等制度作为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注重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园的建设,为创新创业项目落地生根提供土壤。

(二) 强调创业教育资源投入为重点的资源配置模式

资源配置模式强调创业教育人财物等相关资源的投入,整合“政府、创业教育机构、行业企业”三大资源;通过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培育“生涯规划导师、专业创新导师、创业指导教师”三支校内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借助合作企业资源,组建一支校外兼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在师资的数量和能力水平上达到较高水平。

(三)强调创业教育过程实施为重点的过程导向模式

过程导向模式注重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创业课程和创业活动。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并设置创业通识课程,确保创业知识的传播以及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面向潜在创业者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以及实践课;面向创业者进行一对一的导师指导。同时开展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作为第二课堂,例如创业讲座、创业沙龙、创业论坛等,确保学生获取综合性的创业应用知识。

(四)强调创业教育成果绩效为重点的成果绩效模式

成果绩效模式主要强调创业教育成果在整个创业教育中的地位,即通过创业教育学生在科技解化、技术转移和新创企业等方面的成效,教师通过对创业教育教学的研究,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果。

四 基于CIPP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能力提升策略

(一)转变观念、明确目标,营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正确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转变创业就是创建新企业,创业教育就是传授给学生创建新企业的知识和技能,明确从就业教育转向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规定学校创业教育的方向及定位,例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创业带动学业、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践行“规划成长、兴趣为本、能力提升、创新为要、创业发展、实战为上”的三大理念。组建完整的组织机构,制定完善的创业制度,营造良好的创业校园文化,不断优化高职学生创业园运行模式,完善孵化功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全真环境下的实践平台。

(二)整合资源、外引内培,配置高质量的软硬件资源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是各个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方面数量少、大部分都是由辅导员担任,另一方质量不高,没有实战经验。学校需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师资培养政策,加大在创业教育方面做出贡献的师资的奖励激励的力度;学校需要积极争取合作企业资源和成功校友资源,聘请企业家、社会成功人士、优秀校友担任兼职创业导师,完善兼职创业导师师资库,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专业导师+兼职创业导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多渠道拓展资源,通过财政拨款、成功校友与社会捐赠、企业资助、风险投资等方式,为学生创业筹措资金。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上相结合的形式,服务学生创业。

(三)优化课程、强化实训,实施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剖析,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将通用创业基础知识的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按照分阶段、模块化的方式开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创业教育。将SYB培训、模拟公司培训等创业实训项目作为选修课引入课堂,开设门类多样的创业教育选修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特点实施个性化的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葛莉,刘则渊.基于CIPP的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4):377-382.
[2]张淑梅,刘珍.基于CIPP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6):53-55+66.
[3]何珊,李保婵.“互联网+CIPP模型”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15):1-3.
[4]胡正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8):72-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8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