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教师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在此背景下开展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研究,分析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探索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深刻内涵,并思考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鲁婷婷,徐烽烽.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0):101-102.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建设。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在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契机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1]。本文初步探讨新时代高校建设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 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
习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对新时代高校师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到2035年,要实现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青年骨干教师[2]。
(二)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发展的需要
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文化、强化思想道德修养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世界观、输送人生观、端正价值观的时代重任。作为战斗在教育一线的高校教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青年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把热爱祖国、关爱人民、心系社会的高尚情操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三)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
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高校教师队伍,前提在于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高校教师的职业能力主要由政治素质、道德水准、知识素养、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等五方面组成,新时代各高校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实践,才能不断培养出国家需要、社会认可的各类高精尖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二 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内涵
(一)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
高校教师政治思想素质是影响教育方向性的根本问题,是衡量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核心要素和根本着力点。把握高校教师队伍思想道德建设,重点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自身学习。通过公开培训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国家观、文化观,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在教学中指导科学实践;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引,带领学生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实践积累的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求学观、择业观。具备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内容。
(二)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高校教师教学水平高低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标尺,也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按照学校教务部门要求制定专业目标、设置专业课程、修订教学计划[3]。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拓宽教师视野,培养教师树立开放式教学观。在教学中坚持“双引导”,即引导高级职称教师更广泛地参与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开发深度学习能力。具备高水平的教学能力是新时代高校队伍建设的基础内容。
(三)配套的制度建设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归根结底是高校建设的子项目,需要健全制度设计来加以保障。人才引进、资源配套、考核激励等制度设计是做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着力点。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学校建设当中,牢牢把握高质量、严要求发展的主题,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创建,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要围绕教师队伍建设,配套符合各高校实际情况的制度体系。
三 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高校教师队伍是国家思想政治路线的宣传员,是各类人才的培育者,也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实践者。各地高校要努力将政治素质优秀、专业素养突出、学科背景优良、岗位历练经验丰富的人员选拔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为实现高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一)不断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衡量教师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参考。高校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才能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全面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才能当好学生的引路人。高校教师队伍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重点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通过系统培训学习,引领高校教师领会和掌握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要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结合起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青年学生,最终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工作指南。
(二)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教师的基本工作内容为教学和科研,从教师队伍的发展角度讲,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优良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具体来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不断改善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做好教学科研的前提是具备厚实的专业知识。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相关课程知识,还需要领会相关领域的系统知识;不仅拥有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实践经验。同时要不断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二是有意识强化自身的教学能力。高校教师要具备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优秀教学能力,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做好知识传承[4]。三是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两个方面,做好科学研究工作有利于教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反过来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专业教师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在提升专业素质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三)做好高校教师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是保持高校教师专业培训的常态化。高校教师通过培训对知识结构进行更新换代,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政策。新时期开展高校教师培训首先做好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让广大新教师掌握必备的上课技巧;其次做好入职后的工作培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最后要完善高校教师培训需求反馈、培训质量评估等机制。二是妥善安排教师的岗位。要将教师安排在合适的教学科研团队从事相关工作。新时代教育工作鼓励团队式地协作互助。教师的教学科研团队要配备专门的团队负责人,教师队伍由负责人牵头,以教学团队为基本单元,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三是及时做好机制保障工作。要优化教师薪酬管理机制,完善人才引进的各项政策,落实好配套资金,安排好科研场所,解决住房问题等等。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5]。此外,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增强高校教师的归属感。
四 结语
高校教师队伍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知识的授予者,更是践行新时代高校发展目标、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的实践者。只有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以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为核心的竞争力,做好各方面的后勤保障工作,才能做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有力推动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滨.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8(4):56.
[2]任珂.地方高校卓越教师队伍建设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8(07):38-40.
[3]李敏,肖瑛,张俊星,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版),2015(5):14-16.
[4]王淑滨,田也壮.基于核心竞争力理念的高校差异化战略定位及路径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602-607.
[5]金国华,金鑫.独立学院转型期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2(2):75-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