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联网 +”背景下 C++ 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5 09:21: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探索了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C++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相比较。同一老师同时授课2个班级,一个班级经历了部分网络在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另一个班级经历了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班级之间的比较是基于评估学习、学生认知调查和教师反思。在任何一项评估因素上,班级之间没有差别。然而,在学生对学习、社会联系、愉悦程度和教师支持的认知上,出现了差异。这些发现可能稍微缓解了对技术介入教学效果的担忧。虽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被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可能让教师感到不适应,但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环境可能对学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混合式教学;在线学习

本文引用格式:代月平.“互联网+”背景下C++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50):59-60.

        互联网+技术使教师可以用越来越多的方式吸引学生。在线学习工具可以使教育更加普及,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权(Concannon,Flynn,Campbell,2005)。各种各样的在线学习工具鼓励学生花更多的时间思考并反思他们的学习(Meyer,2003;Newman,Webb,Cochrane,1995;Warschauer,1996),这反过来可以提高学生成绩。越来越多的学生期望在线学习成为他们学习的一部分,反映了在线课程的普及化,这似乎预示着课堂效率和有效性的不断提高[1]。这些期望至少部分地证实了使用技术为媒介的学习工具与学生成绩提高相关联(Hoskins Van Hooff,2005,Means et al.,2010)。

         除了这些积极的作用,教师和研究者还发现了使用技术为媒介的学习工具带来的风险和潜在损失。已经观察到社会联系的减少,尽管在线建立这种社会联系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清晰(van Tryon Bishop,2009)。不管学习方式如何,社会联系对于有效学习都是必要的。然而,21世纪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扩散可能恰恰会破坏这种社会联系(Gergen,1991;N.V Smith Morgan,2010),尽管它提供了新的学习机会。

        因此,如果要充分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就必须从表现和认知两方面考虑技术介入学习的效果。关于在线学习对学生感知影响的研究结果喜忧参半[2]。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相比,研究显示,有学生更满意线上教学模式(O'Malley McCraw,1999),对线上学习持更积极的态度(Richardson Swan,2003),但相反,也观察到有学生更喜欢面对面教学,甚至讨厌技术介入的学习(Noble,2002)。人们还注意到,在熟悉和接受技术介入学习方面,个体差异持续存在(Meyer,2003)。关于教师,有研究人员得出了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存的复杂结果。

       (Christianson,Tiene,luft,2002;GG.Smith,Ferguson,Caris,2001)以技术为媒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学校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普遍。本文探索了C++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比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增加关于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本文的目的是比较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认知的影响,包括:学习效果、社会联系、愉悦程度、教师支持等多个方面。

一 研究方法

(一)参与者


       课程开始时,2个班级人数相同,都是45人,在能力方面没有已知的差别。学生年龄在20岁至22岁之间,大多数来自广东省。应当说明:《C++程序设计》课程的对象不是C++软件开发专业人员,而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目前尚无程序设计的实际经验,将来也不一定从事C++程序开发。本课程是入门性、基础性的,主要是初步了解软件开发的方法,了解C++语言特点,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将来工作[3]。

(二)测量方法

        本文采用了三种测量方法。首先,根据他们的完成结果(考试、作品计划和作品)对两个班进行比较。这些结果被认为是衡量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第二,课程进行到二分之一时,对两个班进行了一次在线调查。调查包括6个衡量学习观念的指标;6个衡量社会联系的指标;3个衡量教师支持的指标;2个衡量对课程愉悦度的指标;1个衡量面对面教学的指标和1个衡量在线学习的指标。单独的指标进行累计求和,为目标构造提供一个综合评分。第三,教师不断完善优化网络课程。

二 研究结果

       学生关于社会联系、学习水平、愉悦程度和教师支持的认知是积极的。尽管存在线上教学和面对面教学的不同偏好,这些认知测量数据表明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效果。三种衡量方法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对社会联系、学习、教师支持和愉悦度的看法也是如此[4]。在线学习的偏好与其他指标几乎没有关联,除了与面对面学习的偏好呈负相关,正如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喜欢面对面学习的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良好的教师支持。也许最令人震惊的发现是,学习成绩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知之间几乎完全缺乏相关性。

\

 
三 分析结果

(一)测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相同专业两个不同的班级加强了本文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认知两种主要类型的测量标准。评估结果逻辑上显示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同时,学生对愉悦程度和教师支持的认知与学生对学习和社会联系的看法相关。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的偏好与在线学习的偏好负相关。教师和研究者都需要认识到,学生对在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有着不同的偏好。

        学习成绩和学习认知两个主要衡量标准之间缺乏明显相关性,这一点起初令人吃惊。这意味着那些学习成绩更好的学生并不比其他学生获得更高(或更低)的愉悦度、教师支持或社会联系。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这是理想的结果[5]。学生对学习环境的认知一般不决定他们的学习成绩。最极端的例子是,那些认为自己学习最积极的学生在考试中表现最差。

(二)班级之间的差异

        两个班级在评估成绩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一结果可以从两方面解释。一方面,混合式教学可能至少与传统面对面教学一样有效。另一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比面对面教学更有效的观点提出了质疑[6]。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成绩差异,但是接受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对自己学习水平的评估明显高于传统面对面教学的普通班级学生。也许混合式教学班级学生的感受没有客观根据,也许本文使用的评估方法没有完全反映学习的真实水平。

(三)研究不足

        本文的样本量较小,因此,本文结果具有局限性,不能客观反映总体结果。教师对待两个班的方法上的差异可能产生了潜在的影响,例如:教师对学生表现的潜在希望;评分的公正性;以及课堂环境的中立性。如果要更充分地证实本文中的结果,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四 结语

        本文探索了C++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比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能并不像有时认为的那么明显,在本文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差异。学生群体对在线教学和面对面教学有着不同的偏好。积极的在线互动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社会联系、愉悦程度和教师支持的认知。虽然教师可能会认为使用混合式教学使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但是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环境对学生有积极作用。

\

 
参考文献

[1]翁攀峰,杨伊.“课堂+网络+讨论”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以温州医科大学《基础》课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186-187.
[2]刘芳.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混合型教学模式的运用[J/OL].鄂州大学学报,2019(01):93-94.
[3]刘琨.基于雨课堂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2):57-58.
[4]赵越.互联网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工业设计,2019(02):40-41.
[5]杨璘璘.关于混合式教学推动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9,28(01):89-94.
[6]黄均峰.基于混合式模式的VB教学新视角[J].计算机时代,2019(02):80-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0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