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形势下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以电路分析实验课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4 15:03: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电路分析实验”课程是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实践课,文章介绍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高等学校教学审核评估的新形势下,电路分析实验课程进行的一些教学改革,提出了多层次多方位渐进式实验教学,有利于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改革实验教学的同时,改进和完善实验设备和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路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工程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王侃,等.新形势下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以电路分析实验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8):55-56.

        电路分析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电路分析实验”课程是与电路分析相联系的学科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课程的学习对树立学生严肃认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实践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今年我校迎来了电信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评估。以此为契机,电路分析实验课程组教师总结多年实验教学经验,依据专业认证和教学评估要求,对电路分析实验教学进行了深化改革探索。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实验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1]。2018年,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迎来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培养体系中各关键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要求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办学条件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进行展开,并强调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以保证教学质量。电路分析实验课程是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我们在教学大纲、实验内容、实验教材、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修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

       为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18年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审核评估。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关注点不仅仅指向大学生该教什么,也要关注学生应该怎么学、学的怎么样。为此我校明晰了办学定位,促进内涵建设,突出自身特色发展,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
(一)以评促建

        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标准》为依据,全面总结2004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来学校在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和质量保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凝练办学理念,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激发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成才的内在动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评估评建工作,进一步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积极建设,实现以评促建。

(二)注重实效

       认真落实教育部与北京市关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各项指示,明确评估任务,细化整改措施,边查边改,边查边建,务求取得实效。在整个审核评估过程中,专家走访了电路实验室,观摩指导实验过程,查阅了教学大纲、实验报告等资料,并对电路分析实验课程提出了改进意见。课题组认真研究专家意见,根据课程情况进行改革。比如实验内容的设定应适应本科培养方案、毕业要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因此在内容上更注重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开发,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机会,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 采用多层次多方位渐进式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不同专业应用背景和电路分析理论指导,通过各类实验、实践活动,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以往的实验片面强调理论验证,学生在实验时只是观察波形,读取数据,忽视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方面的重要性,因而导致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重课堂轻实验的倾向[2]。针对这一情况,电路分析实验教学确定了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由理论到创新的渐进式教学方案,将实验内容分为验证型、综合、设计型和开放实验三个层次[3],引导学生从基础入手,在“做中学”的实践学习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主体积极动手参与,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在实验课上的主观能动性[4]。

(一)验证型实验

       验证型实验对于学生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基本实验技能、锻炼严谨科研作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本阶段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并对实验感兴趣、渴望进实验室动手实践[5]。

(二)设计型、综合型实验

        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后,即可进入设计型、综合型实验的学习。对于这类实验课题,我们给出实验设计要求,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电路、拟定实验步骤、选择仪器设备、自行完成实验,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该类型实验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的独立思维,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三)开放实验

        开放实验一般针对大二至大四的学生,实验仪器设备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入实验室开展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通过组队协作,一起探讨、研究、解决问题,这种模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组织协调、综合设计能力。

四 实验教材和实验设备的改革

       为了使学生系统学习电路分析实验相关知识,我们编著了《现代电路实验综合教程》。这本教材从电路实验中所需要的测量工具讲起,介绍了常用仪器仪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技术、实验测量误差概念等;并且列出了各个电路实验内容及实验原理。考虑到大一学生刚接触电路实验,对于难度较大的设计型、综合型实验,给出了解题思路或启发。这本教材包含了电路分析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适合作为电类本科生电路分析实验课教材。

        为适合我校电路分析实验教学,2016年我们与精仪达盛仪器设备公司联合研制了EL交、直流电路实验箱,实验箱包含了验证型和选做实验,辟出了通用元件区供学生完成设计性实验,大大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对实验设备的需求。

五 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完善

        实验室安装了“互动式教学录播云台”,通过录播系统配置的云资源平台,可以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库,建立教学视频互动教学模式,实现录播教室的在线直播、录播课件资源的发布,在线评估,点播学习,微课切片等功能。录播系统的建成在日常教学活动、精品课件录制、专业评估、远程教育和优质资源共享中发挥积极作用。结合“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实现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实验室教学及管理信息化水平。

         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生评教方法,从传统评教变为评学,合理设置学生评教问卷,从以往评价教师教的怎么样,改为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保证了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学校期中、期末等教学检查,对课程教学文件的完备性和教学文件的质量进行检查,及时改进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形成质量监控闭环管理。

\

 
六 结束语

        在工程教育和教学评估的新形势下,电路分析实验课程组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培养需求和教学评估专家意见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学生对电路分析实验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扎实的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还要在实验实践教学中不断地探索、研究,改进实践教学内容和管理模式,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怡洁.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教师教学过程质量管理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5):21-22.
[2]王丽娟,黄金侠.基于“探究学习能力”的电路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97-98.
[3]吴小林.改进电路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16,19(05):100-101+105.
[4]杨晓邦,张素妍.电路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3,07:206-207.
[5]王振红,张常年,曲洪权,等.北方工业大学教改文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06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