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调整教育结构破解招生瓶颈 ——职业教育现状的反思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4 13:03: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国情的形势引导下,不断成长迅速,但是在不断进取的同时,招生困难成为制约黑龙江中职校发展的瓶颈。关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在阐述职业教育结构规模时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33万人左右,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1万人左右。招生计划增量
及存量调整原则上全部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占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0%以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98%。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比例、本科高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比例稳步提高。此论述,对职业教育从中职、高职、本科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结构都做了明确的说明,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目前的职业教育的结构和规模存在不尽合理之处,换言之就是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招生有困难。破解这个难题,就需要理顺职业教育结构以及现状的反思做出有计划、切实际的调整。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反思;实际调整

本文引用格式:布达光.调整教育结构破解招生瓶颈——职业教育现状的反思[J].教育现代化,2019,6(47):81-.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是以职业定向为依据的。他们既要养成基本人文素养,又要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并要发展职业能力水平,其触及的社会生活更为广泛、深入,需要面对解决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丰富[1-2]。和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一个教育类型就是普通教育,这些年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是互补而是交叉掣肘,尤其在升学的路径上,更是混乱。同时现行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结构上老死僵化,不够灵活,学制设置上整齐划一,以传递知识层次为本而不是不以人为本,见表1。

\
 


从这张表不难看出以下问题:

一 中职生造成高职、应用型本科教学难度加大

       按照当下升学体制,应用型本科和高职这两个学段的生源中,高职和中职学员他们在同一时间升入高职院校或者技能型本科院校后,教学上,要面对同样的教材,这就人为的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

       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化课教材不一样,两类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不同,中职学生上大学后文化课学习的困难,尤其是英语学科。而之前普高又未开设技能课,导致普高学生专业课无法和中职学生同步。目前很多高职采取的授课方式是,文化课职普学生一起上,专业课分开上。专业课的不同步,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 中职层面办学混乱

         在中职这个横向层面结构上分为两种情况,一部分是传统的老中专,一部分后期建立的职业高中。现如今这两种学校统称为中职院校,但是在办学实力上却有很大的差异。老中专大多依托行业兴办,办学专业比较单一而专业,专业课教师实力较强,比如卫校和幼师,实习就业有专门的途径。而职高多是后期教育行政部门办的,专业设置比较多,专业课教师匮乏,没有固定的实习就业途径,办学相对艰难。职高学生就业不如老中专的途径广,高考不如普通高中路径多,属于不伦不类的一种学校。可能有人会用德国双元制来反驳我的说法,但是德国职业教育,是从小学就开始渗透,而且企业参与度高,照抄德国职业教育,一定会“水土不服”。香港的职业教育除了邱子文中学有职业教育的内容,再没有高中层次的职业教育。美国也很少有高中层面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都在社区学院进行,相当于中国的高职院校。而中国,在高中层面不仅有老中专,而且又加入了职高,二者专业重叠,导致中职内部招生互相残杀。中职整体办学和普高又有升学的交叉,在招生上又和普高冲突,这就导致中职校办学困难重重。

三 中职生源流失严重

        中职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毕业生,但是我们调研一下初中学生状况,大约有30%的学生在初二结束初三开始时就选择辍学。这部分学生本可以进入中职校继续学习,但是由于初三学生属于义务教育,现行体制下,无法取得中职学籍。等到这些辍学的学生一年后拿到初中毕业证,他们大多数已经流向社会,很难再得联系,即使联系到也早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中职的一大块生源由于体制原因流失了,同时也造成了一批新的“文盲”。所以,要想改变解决职业教育的现状,必须从调整教育结构入手,见表2。


\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构调整后有如下好处:

(一)解除就读中职学生的心理压力

        当下家长和学生不愿意就读职业院校原因诸多,其中之一就是学校名字中“职业”二字导致的。尽管我们倡导劳动最光荣,倡导“大国工匠”精神,但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教育的传统认知就是“学而优则仕”。上学大而言之是改变命运,小而言之是提高文化品位。因此,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学校是和文化紧密相连的。这个时期的学生都处于青少年时期,心理变化非常快,常常会受到心理的困惑和冲突。技工学校的学生基础教育相对比较弱,心理常常会产生自卑;还会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在学校中不能很好地释放自我,学习压力大,长期这样下去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态度。所以技工学校必须意识到这一点,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增强德育工作,让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3]。

         而“职教中心”这样的校名是最不伦不类的,家长往往都以为这类学校是民营的培训机构。校名就是品牌,名字的好坏直接影响招生。

        按照上图修改后,中职这个层面不在出现“职业”二字,而是以某某中等专业学校命名,从心理上更加接地气,顺从和满足家长和学生对教育原有认知的心理,从而对拉动招生有极大的好处。

(二)真正做到职普融合贯通

        上图不难看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既是融合贯通的,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所有学生从中专到研究生升学的途径一直是畅通的;所有学生职业学习的途径是畅通的;每个学段都有就业的出口,就业后在技术领域上升的空间也是畅通的。[3-4]每个人不管选择哪条途径,都有能实现理想的平台。

        职业教育这个类别中,中职这个学段只剩下中专,职高类学校或者并入普高,或者改制为中专。这样无论学生选择就业还是升学,都真正的是立交桥。

四 构建人才成长流向合理的立交桥

      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应该从初中开始搭建。搭建成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条通道。

(一)义务教育两步走

      初中属于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从理论上说,初中学生不允许辍学,但实际上,初中生在初三阶段流失的相当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初中阶段设置初等专业班,属于义务教育范畴。

        学生从初二起,有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条途径选择。初二年级,在初中设立技能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就读初等专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初二结束,学生可以选择就读初三参加中考,也可以选择去中专就读。普通教育通道初中阶段和现行体制一样,学生完成三年初中教育之后,升入普通高中或者中专。

(二)普通高中多选择

        高中阶段的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这个阶段可以给学生多个通道选择。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完成高一基础文化课内容之后,上高二时分流,可以选择选择就读普通高中的高二,也可以报考大专的大一。

       高二结束后可以选择就读高三或者报考应用型本科。高三学生只能报考学术性本科。高二之前的课程可以侧重双基,面向全体学生。高三开设的课程加大难度,和大学课程衔接,面向那些致力于理论研究的学生。

(三)中专双通道

        中专的学生可以二年级结束之后,继续求学的可以选择就读大专,选择就业的可以就读中专三年级,三年级结束后就业。

(四)高等教育殊途同归

       大专后的学生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求学,上升的通道始终是是打通的。就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技能水平,随时注册进入相关学校继续深造。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后,如果需要考取研究生,则需要就读一年研究生前课程,之后参加研究生考试。[5]最后,无论是就业的技术人才,还是应用型本科毕业生,还是学术型本科毕业生,都可以通过各自上升的通道成为工程师级别的大国工匠。职业教育迎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调整教育机构,才能走出困境,面向未来!

\

 
参考文献

[1]刘芳.终身学习视野下我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王启航,张泽民,王卓学.中职学校“三元人生”发展规划[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
[3]李霞.技工学校德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探究[J].科技资讯,2015,13(29):251+253.
[4] 谢铭.浅谈蚌埠市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J].赤子,2018,(31):214-215.
[5]胡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现代交际,2018,(20):168-1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04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