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4 12:58: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阐述了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在构建立体化体育教学渠道、加速体育教学信息化进程、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力等方面的价值,并对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反思,剖析了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缺乏科学规划、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理念滞后、体育在线课程设计缺乏合理性、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缺乏精品意识与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应对性策略,制定科学的在线课程建设规划,提高体育在线课程建设理念,采取合理的课程教学设计,强化体育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确立阶段性评价等,提高资源开发有效性。

关键词: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

本文引用格式:赵原.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9):132-135.

        “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主要以课程的方式得以实现,它也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路径。”[1]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转移,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高校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力度。体育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进一步强化课程建设意识,充分认识到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并基于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不断提高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有效性和科学性。

一 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体育部门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开发在线课程资源,引发了体育教学生态各个环节的变革,如何开展在线体育课程建设,抢抓发展机遇,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构建立体化体育教学渠道

       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创新体育教学形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方式创新、学生学习方式创新和教学评价创新等。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有效拓展体育教学渠道,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学生将不再局限于体育课堂学习,学生可以利用体育在线课程资源,自主选择,自主开展学习,并促进体育学习中师生、生生互动等,从而建构起包括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在线课程学习立体化学习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富有个性化的体育学习平台。

(二)加速体育教学信息化进程

         “教育现代化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一个必然价值取向,只有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才能不断提升体育教学魅力。”[2]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无疑将加速体育教学信息化进程,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发展,提高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体育教学的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强化学生体育学习的信息化意识,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与多媒体平台等,将学生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全面提升大学生体育健身知识,发展学生体育学习技能,构建体育“智慧课堂”。

(三)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力

        学生体育学习力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接受能力,特别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以及应用新知识等能力,学生体育学习力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也直接制约着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有助于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育学习优势、体育学习需求等,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从而激活学生体育学习潜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根据自身学习时间灵活地开展体育学习,实现随时随地的体育学习。

二 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现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国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制约了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缺乏科学规划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对本地区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高校层面,对于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均缺乏系统性的规划。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通知主要内容变化不大,基于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开发的具体标准是什么,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等,没有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加上高校对体育课程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大多数在线课程以专业课程为主,围绕理学、工学、医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基于体育在线资源的开发力度严重不足。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缺乏科学规划,严重削弱了体育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制约着全民健身运动目标的达成,不利于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

 
(二)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理念滞后

        目前,“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团队在开发课程时,主要执行的是既有的体育课程评审标准与体育资源建设规范,并围绕上述标准和规范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3]然而,这些标准和规范缺乏可操作性,而且滞后于体育在线学习的实际需求。在传统理念的制约下,不少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方式简单,仅仅对纸质化的教材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投放到互联网平台。显然,这种在线课程资源难以发挥应有的价值,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展现体育学习的魅力。

         不仅如此,“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团队在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严重的经验主义思想,资源开发往往从教师教学层面考虑,以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4]这样就忽视了学情,不能根据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的使用对象展开设计,因此难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使体育在线课程资源价值得以削弱化。而且,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时,大多数开发团队受传统思想束缚,存在严重的传统授课的痕迹,没有基于网络课程教学新环境,开发出适应网络新环境的体育在线课程资源。

(三)体育在线课程设计缺乏合理性

       体育在线课程设计缺乏合理性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显示,国家层面的课程设计总体品质要高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课程设计水平相对偏低,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

       首先,从实用性角度分析,在线课程资源界面设计实用性有待提高。大多数体育在线课程资源,无论是界面设计,还是在资源导航设计,以及交互设计等方面,能够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学习需求,但是无法保证使用者快速有效地使用在线课程资源,除了实用性功能外,带给学习者的审美感受有待进一步提升。

        其次,从教学设计分析,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的设计存在严重的经验主义思想,往往以教为中心,没有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品质,不利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第三,从教学活动分析,大多数的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示范操作为主,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基于学习项目、任务驱动等学习活动进行的交互设计不足,难以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体育在线课程设计缺乏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在线课程资源效应。

(四)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缺乏精品意识

       “体育在线课程资源不仅传递出课程信息,而且也是实施课程的基础,信息化时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已经成为体育教学变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5]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既有的在线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类是基本资源,一类是拓展性资源。

       体育在线课程资源体系中的基本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课件资源,讲课视频资源等基本类型;拓展性资源主要包括学习检测、测评类、提高类的文本资源、课件资源和视频资源等。这两类资源从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和学情的粘合度分析,不能充分凸显课程资源服务课程教学的意识,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少资源的呈现缺乏优化意识,这些都暴露出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缺乏精品意识,文本资源简单地进行数字化转变,课件精品意识不强,视频后期加工严重缺失。

        从体育在线资源总量和类型分析,体育在线课程资源与其他课程相比,总量严重不足,而且资源类型单一化。例如拓展性资源建设,尽管提供了一些相关性拓展资源,但是与体育教学内容吻合度不强,而且不少内容脱离学生运动实际,不能根据体育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精品课程资源。

(五)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不完善

         目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对课程建设关注的重点在于评审立项,对于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推广与应用关注不够,没有根据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际需要,建立起相应的课程评价机制,课程评价机制主要沿袭传统课程评价标准。这就导致不少课程资源建设出现看似没有问题,也符合相关的课程建设标准和规范,并且也具有相应的理论作为指导。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三 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本文基于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当前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的先进经验,提出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的应对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在线课程建设规划

        基于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不科学现象,我们要积极推动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规划的科学性,既要注重宏观规划,又要聚焦微观。

       宏观层面,国家和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科研部门等,要基于政府和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充分调研不同地区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现状、体育在线课程资源需求情况等,并审时度势,基于信息化时代网络教育发展大趋势,从宏观层面制定出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宏观规划,包括在线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一般原则、总的目标,并对开发进度、阶段性的建设成果等进行宏观引领。

       微观层面,要具体落实到各个高校。各个高校要基于自身的办学特色,以及体育教学要达到的目标,综合国家层面的在线课程资源开发总的指导精神,贴近校情、学情实际,推动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既要做到重点突出,又要兼顾各个项目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的覆盖率。并基于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的需要,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在线课程资源开发队伍,从而提高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并促进体育教师整体素质的发展和提升,为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确保体育在线课程资源获得必备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

 
(二)提高体育在线课程建设理念

        思想决定行动,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要积极转变思想理念,要基于信息化时代认知新环境,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主动适应,主动转变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的思想理念。

        首先,强化融合教育思想理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体育教学各个环节的变革,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信息化教育生态大环境,要进一步强化融合教育思想理念,从狭隘的传统教育理念中转变出来,充分利用学校数字化建设与智慧校园建设成果,推动传统教育和在线课程教育资源的整合,有机融合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智慧学习、创客教育、移动学习等,并基于当前各种教育形态融合的实际,开展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体育在线课程资源,满足当前翻转课堂教学、混合式学习模式等,对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的实际需求。

         其次,强化学习服务和支持意识。“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要积极吸纳服务和支持意识,确立服务学习者学习的在线课程资源开发思想理念。”[6]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基于网络学习生态的重要构成要素,聚焦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学生等三大要素,充分考虑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的平台适应性,力求迎合最广大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要紧扣学生的体育学习,为教师教、学生学提供立体化的服务支持,能够迎合学生体育认知特点,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采取合理的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是实现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目的的具体层面,它涉及在线课程的具体操作和实施。这就需要我们基于在线学习教育新生态,不断优化体育在线课程教学设计,使课程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体育在线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内容设计和活动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要进行准确的课程定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从而以教材为依托,深化主题课程学习,以知识点构建学习板块,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聚焦关键知识点,从而实现对传统教学设计的突破,让学生在一个个知识点过关式的学习中,不断将体育学习推向深入。每一个知识点教学模块,要注重嵌入相关的学习检测,提供学生交流窗口,从而为学生提供学习互动的机会。

        课程教学设计时,要针对网络学习的特点,借鉴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势,推动网络学习环境下互助学习和远程协作优势。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要针对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等不同的教学环节,细化课程教学设计。准备阶段,重点落实学生学习任务设计、任务分工设计与学习共同体建设;实施环节,要注重学习流程设计、学习行为设计、学习互动设计、学习任务生成设计等;终结性环节,重点落实阶段性评价和结果评价。

(四)强化体育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总量不断增长,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资源价值密度的降低。因此,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要强化精品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并努力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

        首先,要强化资源整合意识。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可以对当前一些精品体育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收集精品资源,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对精品资源进行适应性改造,从而使体育在线资源更体现出适切性,真正为我所用。

       其次,要强化自主开发意识。各个院校要基于体育在线课程资源诉求,充分利用校内人力资源优势,并根据资源开发的需要,加强区域合作、专家名师合作,自主开发精品体育课程资源,要基于自身体育教学优势,以及学习对象的特点,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资源。精品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注重打磨,从设计到开发再到试运行,再经过反复的磨合最终形成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确保精品资源名副其实。

(五)建立相匹配的评价机制

         体育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基于自身的特点,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机制,着重于从三个环节实施课程资源开发评价:

        资格评价阶段,要依据精品课程评审的标准与规范等,重点评价课程建设基础有没有完备,课程定位是否科学,内容组织是否合理,教学方法选用是否得当,教学资源的完善度如何等。

         应用评价阶段,要重点对课程的应用效果、课程资源可持续建设、更新等进行评价,推广应用评价阶段,要积极推动课程开发者和学习对象的互动,从而全面了解课程资源应用信息,并为课程资源的优化提供依据,并扩大课程资源的影响力、渗透力。

        建设验收阶段,评价维度要广泛,既要从课程建设、课程改革角度,又要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教师的成长,甚至是课程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和持久影响力。

四 结语

         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认识水平,充分认识到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坚持先进课程建设理念引领,不断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强化精品课程建设意识,并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机制,必将有效提升体育在线课程资源开发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坚伟.MOOC时代中国高校体育在线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05):90-92.
[2]王运军.高校体育在线开放课程的资源开发策略[J].纳税,2017(07):112-113.
[3]陆丹,冯孟辉,郭玉亭.基于微课程的体育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武术研究,2018(09):56-58.
[4]刘从梅,李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12):102-103.
[5]朱曦.基于网络平台下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理论视频课程构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6]吕辉,陈磊,谭丽清.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的理论探索——以《职业实用体育》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2015(11):343-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0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