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对室内陈设设计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提出了目前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提出改革意见和方法。
关键词:室内陈设设计;改革;创新;实践;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荣明芹.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9):70-72+89.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in Interior Furnishings Design
RONG Ming-qin
(Art Design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China)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interior furnishings design,and raise the problem of curriculum teaching in interior furnishings design,Proposals for reform ideas and approache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in interior furnishings design.
Key words:interior furnishings design;reform;innovate;Practice;teaching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室内设计行业的细分,室内陈设设计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但一方面由于开设室内陈设设计课程的高校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室内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过于陈旧,未能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模式,导致室内陈设设计行业的专业人才存在着巨大的缺口,无法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直接约束了行业的发展[1]。
一 室内陈设设计概要
(一)室内陈设设计的概念
室内陈设设计,又称为室内软装设计。它是指室内空间在完成硬装(水电工程、泥水工程、木工工程、油漆工程)之后,对那些可更换、可变动位置的家具和陈设品进行摆放,对空间进行再次装饰的设计学科。室内陈设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对家具、灯具、植物、纺织物、装饰品的摆设,它还融合了美学、光学、关系学、色彩学、哲学、人文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一场空间上的艺术盛宴[2]。经过陈设设计师打造过的空间,不仅可以塑造空间的形象、对空间环境和氛围起到渲染的作用,还可以对人们的心情进行调整,提高人们自身的品味和生活质量,为人们的生活增加更多的情趣。
(二)室内陈设设计的特点
室内陈设设计是整个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和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它们都需要解决室内空间环境形象设计的问题。室内陈设设计是在整个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整体创意下作进一步的、深层次的、更加细致的设计工作。例如室内家具、灯饰、陈设品的搭配和摆放技巧,目的是满足使用者的生活需要和审美诉求。室内陈设设计尤其注重设计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它依照设计师和使用者的审美眼光,利用室内陈设品对室内空间环境进行再次美化,充分运用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手段,并融入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和风格要素,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舒适的室内空间环境。
(三)室内陈设设计的发展前景
随着“重装饰、轻装修”的概念在当代室内设计中越来越深入人心,以及“精装修”房在很多城市楼盘中的出现,人们开始通过后期的陈设设计对居住环境的塑造,陈设设计开始成为室内设计领域中的新兴行业,从而也催生了一个新的热门的职业,这就是室内陈设设计师。室内陈设设计师是对利用陈设品对室内空间进行装饰和搭配的生活艺术设计工作者。室内陈设设计师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美学和客户的生活需求从色彩、样式、比例关系等方面入手,进行空间的优化设计、软装搭配,为客户营造一个优化的个性空间[3]。由于室内空间风格的多样性,设计师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历史和文化知识,除此之外,设计师还要具有对陶艺、花艺、织物、茶艺、风水等多方面知识的修养和融合能力。室内陈设设计师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会成为一个热门的高端的设计职业,它既需要设计师具有较高的人文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素养,还需要设计师有较强的设计创新意识。室内陈设设计师不仅是设计行业中的艺术大师更是追求生活品味的艺术大师。
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已经出现了较多的室内陈设设计公司,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软装饰品专卖店。除了室内装饰设计公司以外,大量的家居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也开始转变销售理念,从过去的单一的家具售卖模式转变为家居整体环境的售卖模式。在很多的家具专卖店,我们可以看到家具和陈设品,如:窗帘、沙发靠垫、床上用品等都是和家具一起打包售卖的,这种家具及配饰设计所营造的店面氛围可以有效提高家具产品的档次,促进产品的销售[4]。这种现象的产生将直接导致室内陈设设计人才的需求量的与日俱增。但是,目前所谓的行业的室内陈设设计师基本上都是由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在设计工作中积累经验转行到陈设设计的工作中,还有一些是艺术爱好者半道出家,经过一些室内陈设设计培训机构短暂的培训之后就出来做陈设设计师,完全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的相关课程的教育。因此,室内陈设设计行业人才的培养远远落后于行业的发展需求,人才缺口较大,就业前景乐观。
二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室内陈设设计已经成为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室内陈设设计人才的较大缺口和良好的就业前景,全国各大高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也都开设了室内陈设设计这门课程。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是通过启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使学生掌握室内陈设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从理论到实践,从图例到实际,培养出具有一定审美素质和陈设设计能力的室内陈设设计人员[5]。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室内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大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主要讲授室内陈设设计的概念、种类、风格和设计要素等知识。教师在这些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方面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也没有任何的沟通,导致学生根本听不进去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室内陈设设计的核心理论知识并没有了解透彻。第二部分是室内陈设设计优秀案例的赏析。对优秀案例进行鉴赏和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扩展学生的视野,但是在很多赏析课堂上,教师主动告诉学生这个案例为什么是优秀的案例,设计好在哪里?并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对案例进行分析和学习,学生听完之后并不了解案例创作的内涵和背景,没有领会案例的真正意义。这样的教学也失去了意义。第三部分是学生分组动手练习并对自己的设计案例进行讲解。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一套室内陈设设计案例并对同学进行案例的讲解,这样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这部分相对于前两部分的教学内容相对完善和合理。
(二)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三大教学内容来看,目前高校室内陈设设计课程存在在两大问题:一是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问题,二是优秀案例分析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源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室内陈设设计领域还处于初期阶段,大部分高校的室内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传统的室内设计课程模式,教学内容也大多是关于概念的讲解、基本知识的了解,主要包括陈设设计的风格和流派、陈设设计的种类、陈设设计案例赏析等,这些内容大部分都来自传统的室内设计课程的内容。但是,由于室内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原来的硬装和软装为一体的设计原则正在被打破,许多设计公司开始进行细分,硬装和软装成为两个独立的个体,陈设设计成为一项独立的设计工作,市场上的独立的陈设设计公司也越来越多。针对这种现象,高校的室内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如果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可行的,高校应修改和完善室内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朝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的方向努力。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室内陈设设计课程一方面是在课时上设置较少,学生们只能了解一些简单的陈设设计知识。另一方面是课程缺乏系统性,一些重要的课程如灯具、布艺、饰品等方面的课程没有开设,也缺乏装饰品资源品牌和采购渠道的整理,更没有相关的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战项目的学习平台。学生们只是学习了一些较浅的理论知识,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作中的设计流程相脱节,不懂得和客户的沟通以及设计的优化和变通,学生根本无法胜任工作岗位。
三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室内陈设设计课程结构的调整
在课程结构方面,室内陈设设计课程除了学习手绘、构成、色彩、电脑、专题空间设计类课程之外,还应该加入设计创意与营销、室内陈设设计元素与摆件(家具、灯具、植物、装饰画、收藏品、)等课程[6]。在室内陈设设计课程中,室内设计风格的教学也极其重要。室内设计风格的教学需要把各种家具、灯具、绿植花艺、布艺的图案纹理等按照风格进行分类教学,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地方和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不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只有从多方面的角度去认知设计风格,才能真正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案例中。总体来说,室内陈设设计课程的结构应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学习室内陈设设计课程之前,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绘画基础和审美判断能力,学生需要掌握手绘效果图技法和电脑制图等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传统的绘画演变成空间思维图像设计,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其次,使学生了解常用的室内装饰材料的种类和特点。学生想要掌握室内陈设品的各种材料和工艺就必须先掌握室内常见的装饰材料,例如:木材、塑料、金属、织物等。因此,在室内陈设设计课程中应当设置相关的材料和工艺课程。除此之外,还需要设置一些特色课程如:家具设计、灯具设计、花艺设计、纺织品设计等。这些课程可以使学生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掌握材料的运用和搭配能力,锻炼学生对室内陈设品的选择、设计、定位的准确,同时更加准确的掌握室内陈设设计行业的流行趋势,
最后,进行实体空间创意设计的教学。让学生在实体空间进行创意设计的教学对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室内陈设设计课程应分为针对居住空间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设计等不同空间设计专题的陈设设计。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专题陈设课程,在教学上就需要增加体验式教学,而这部分教学需要大量的场地和物资的投入,学校很难提供较为完善的实训实施,这就需要加大校企联合办学的力度。
(二)融入地方文化的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教学
地方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的区域中经过漫长的历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承到今天仍发挥一定作用的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融合,具有地域上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通常表现在民俗、生态、习惯等方面[7]。在地方高校的室内陈设设计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的教学因素是非常必要的。地方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本土意识,让学生关注本土文化的设计元素,使室内陈设设计课程与本地区的陈设设计行业相结合,这样学生毕业后可以更好地为本地区的陈设设计行业服务。
如何将地方文化融入室内陈设设计课堂中呢?一方面是教师知识的讲授,通过相关资料或者教材,教授当地文化的渊源,发展过程及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等一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并把它运用到陈设设计项目中去,就必须进行多重的调研。这种调研可以包括文化调研、市场调研等。学生通过广泛的调研,既能够对当地文化理解地更加透彻,又能够了解市场上陈设设计资源的种类、价格、商家信息等因素,这对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是非常明显的。
(三)校企合作模式的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教学
高校从事室内陈设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没有专业的陈设设计从业经历,通过校企合作,除了可以让教师“走出去”进行专业培训外,还可以“请进来”专业室内陈设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为学生授课。这些具有多年陈设设计经验的设计师可以从行业的前景到职业的发展空间,以及实际工程的案例设计与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行业最前沿的信息。教师采用这种授课模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是企业人才需求互动的重要环节。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还可以把学生带到企业去,在实际的环境中进行授课。例如陈设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摆场环节。摆场环节是指很多高端的家具品牌连锁店都会在卖场设置一些不同风格的空间,这些空间不仅包含了家具,还包含了窗帘、灯具、饰品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可以给顾客最直观的空间感受,满足顾客审美的心理需求,从而对产品的售卖起到促进的作用。这种卖场的设计就是行业中的摆场环节。摆场环节对陈设设计师的现场设计和指挥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起到很大的锻炼作用。而这一环节在学校是基本上无法实现的。在企业中的实际展厅里,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尺寸的测量、项目的分析、与客户的沟通[8]。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方案的探讨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室内陈设设计的步骤和工作流程,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企业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可以择优录用,解决了企业人才需求的问题,学校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四 结语
室内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实际项目的设计和摆场操作,为陈设设计行业提供专业的设计人才。在今后的室内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室内陈设设计课程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这样才能使室内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和陈设设计行业相接轨。
参考文献
[1]文健.室内陈设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敬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陈设设计课程设计探析[J].科教导刊(下旬),2015(07):99-100.
[3]傅彦瑜.软装设计教学与行业标准的思考及探索[J].大众文艺,2018(13):226.
[4]郭荧飞,王磊.高职院校开设软装饰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6):106+108.
[5]林蜜蜜.高校陈设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探讨[J].艺术教育,2018(07):142-143.
[6]柳丹.校企合作实践项目融入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革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70-71.
[7]张爱研.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室内陈设设计教学[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8(06):63-65.
[8]周剑峰.软装陈设专业职场化专业拓展教学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7(01):279-2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