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析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与改进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4 10:51: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开展教师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强化其教育基本落脚点,有着重大意义。因此,高职教师对教学诊改、反思工作要保持到严肃的态度,对教育教学工作要以认真学习、深刻认知为基础,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学习方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为入手点,对教学工作进行诊断与改进。本文将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自我诊断与改进的理念进行讲解,并剖析教师课堂教学的自我诊断与改进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对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师课堂教学的自我诊断与改进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自我诊断;改进

本文引用格式:谢晓华.浅析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与改进[J].教育现代化,2019,6(47):54-55.

       落实好对高职院校内涵的建设,诊断与改进是一项必然要求。在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不仅是对学生负责,同时也可以优化教师原有的工作方式,引发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思考。落实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保证人才质量的重要举措,是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一环。

一 问题的提出

        在2015年教育部就下发关于改进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文件。在文件中指出加强教师课堂的自我诊断和改进的重要性,同时也是社会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我诊断以及自我改进的重要性,甚至有些教师认为自身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式优良,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需求正处于转型阶段,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需求。尤其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方式,很少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诊断和改进。因此教育部所下发的文件给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工作的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有利于高职院校建立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制度,让教师在制度的规范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1]。

二 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与改进概述

(一)概念


        诊断是医学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诊断这个词汇逐渐应用到其他领域,比如企业,并且在企业中应用时间较长,范围较广,于是就形成了企业诊断这一项术语,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大众化的社会性术语。引入教育领域后,称为教学工作诊断,即对教育工作进行反思、整理,从而进行整改。诊断一词引入到教育领域后引起了教育行业的改革,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教学方式也应该是发展的,变化的,诊断一词的出现为我国的教育领域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2]。

(二)专业诊改的工作原则

        1.问题导向。专业诊改,即将发现专业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负面清单作为为第一原则,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深入细致的进行勘察,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各方面进行分析,无论是优势还是劣势,避免只看优势不看劣势、正视成绩忽视问题的场面,进行诊断时应敢于自我揭短、自我暴露,并正视存在的问题。针对机电专业课程来讲,在进行任务引导,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学生接受能力逐渐下降,实操能力日渐下滑后,任课教师必须开始自我诊断,重点审视教学过程中是否出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诊断项目,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如何进行在机电专业方面进行课程的整改与评析工作,对于数据的分析整理是首要工作。通过对各种跟踪信息的采集统计、测量、处理计算,以一定的标准体系,建立学生成绩发展趋势的数据库,或者是多个学校联合专家小组共同组建起来的职业发展趋势数据库,有必要时还可以引进第三方的数据跟踪信息库等,对本专业的专业课以及本专业的性能、职业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量性的结论。但是数据并不是课程质量好坏的唯一见证,除建立数据库进行课程的评析外,专业课的课堂教师还可以进行更深一个层次的分析、评论即质性评价。质性评价是在得出量性结论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结合本专业的性能、特征、原则等进行分析,从而的出更具真实性与实践性的结论。

\

 
        3.数据分析与专业剖析相结合。要想真正落实好教育工作的诊断,就要在对专业进行评析的同时,还要对数据进行评析。校方可以利用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第三方评价数据、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职能部门统计数据等各项数据,进行总结整理分类,从而确保数据的可信性和有效性,为专业制定近期与长期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改进措施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三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与改进

(一)诊断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知识的浓缩,因此在课堂教学自我诊断和改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诊断教学内容。第一,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脱离了学生的专业。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存在着跨专业教学的现象,因此在教课过程中由于对学生专业不熟悉,讲课的内容和重点也就偏离了学生专业。教学内容的偏离是对学生未来发展不负责的行为,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诊断教师的教学内容。第二,教学内容是否与相关学科相联系。机电专业虽然是一门技术性以及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但是机电专业学其他专业联系的也比较紧密,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还会学习公共课等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所讲内容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第三,教学内容是否偏向于实践。实践教学是机电专业的教学要求之一,尤其是现代社会急需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整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更偏向机电实践方面[3]。

(二)诊断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僵硬、呆板是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方式的主要特征,高职院校大多以直接灌输知识的传授方式为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较为简单,通常情况下是以“知识灌输——做题——回顾灌输知识”的流程走完一个课堂的。这种情况下的单向性的知识传递课堂,是很难带动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的,课下更是无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移到本专业的学习上。现在虽然大力提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照这样的情况下来,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因此,在对机电专业课堂进行分析、评价时,要多注重教学方法,查看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本专业,是否满足本专业的教学进程,对教学质量是否产生了影响。

(三)诊断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开展诊断和改进工作时要对教学活动加以改进,第一,教学活动要丰富化,多样化。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当前课程进度以及课程安排丰富教学活动。比如在课程开展初期就可以通过课堂模拟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在课程后期就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发散思维,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拓展。第二,教学活动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要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信息收集等能力。

(四)诊断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诊断与改进制度中还要把诊断学生的学习方式纳入其中。在对机电专业的课堂进行诊断、评析时,除了对教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还要注重学生方面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在进行诊断时,要帮助、引导学生进行传统学习方式向新型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确定好自己的学期目标、长短期目标,并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实现有效的学习[4]。

(五)诊断评价方法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评价体系进行诊断和改正。第一,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只看教师教学结果,还要看教师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成绩高并不代表教师的教学过程合理。第二,评价要细化,要有改进阶段[5]。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教师要针对评价结果对自身进行反思,并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以及处事方式。同时还要建立监督机制,对教师多次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教师的改进程度以及改进效果。

四 结语

       开展教师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强化其教育基本落脚点,有着重大意义。因此,高职教师对教学诊改、反思工作要保持到严肃的态度,对教育教学工作要以认真学习、深刻认知为基础,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学习方式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为入手点,同时还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情况调整诊断和改进方案,尽可能让教学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罗凤,刘燕云.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6):81-84.
[2]王永丰,刘宁宁,周恩超.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探讨[J].职业技术,2017,16(3):20-22.
[3]赵凌.质量保证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诊断与改进[J].职教论坛,2017(15):12-16.
[4]吴兆明,姜敏凤.基于全员获得感视角推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9):61-64.
[5]龚小兵.浅析高职院校微助教辅助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2):206-2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0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