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外科手术护理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提高学生实际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多实践、多思考,但当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理论基础较强,而实践能力较弱,这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来讲是十分不利的。本文简单探讨了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在外科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中设计和应用研究。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教学;外科护理;实验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李莲.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在外科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48):234-235,245.
外科手术护理是护理学的主要课程,是护理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方式之一。外科手术护理设计操作比较多,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升外科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科技的发展也给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比如翻转课堂、微课教学应运而生,它们作为新型的教育手段,一出现就受到师生的喜爱。
一 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特点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概念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被美国学者提出,又被称为反转课堂或是颠倒课堂,简单理解就是将课堂翻转过来,将原有课堂内完成的任务放在课堂外完成,而课堂外完成的任务转移到课堂内。比如,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提前制作好课件并与学生共享,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观看课件,学习课堂内容,而课堂时间则留下作为师生间沟通、交流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是教师课堂讲解——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的流程,而翻转课堂的流程却与之相反,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教学内容,而后利用课堂时间答疑解惑,学习效果更佳[1]。翻转课堂有着以下特点:首先是课件比较短小,往往也就十分钟左右。且视频针对性较强,课件的时间控制在学生注意力集中范围内,过长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其次学生学习流程重置。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学习流程是先信息传递,再消化吸收的,但是这种学习模式重在教学的过程而轻视教学的结果,学生若无法消化吸收,则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能力的提升是很不利的。而翻转课堂重新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将重点放在了学生消化吸收上,利用课堂时间来答疑解惑,增强了学生消化吸收的过程。最后一点,课件易于学生自主学习。传统课堂讲解,教师就算讲的再精彩,也不可能将课堂重现,而课件的制作却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学生的预习、复习都有很好效果,学生遇到不懂或是不明白的地方,可反复观看。
(二)微课教学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课程,一般是以视频作为载体,教师针对教学活动中的知识点而进行的教学手段,学生利用微课可实现预习、复习的目的,有效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课件的制作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因微课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2]。微课教学有以下特点:1、课件时间“微”:微课一般时间不长,不会超过十分钟,因而有“微课”之称。2、内容精简:微课内容一般比较精简,往往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相比传统课堂内容更具针对性。3、可传播性强:微课因以视频为载体,易于在师生间传播,实现资源共享。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有效教学工具,为提升外科手术室护理实验的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面对当今发达的网络,各种资源应有尽有,教师应充分把握这一有利资源,提升外科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质量[3]。
二 研究措施
(一)研究对象统计
我校白云校区2017年护理专业共有9个班级,共计534人。选取护理2班、护理3班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两组学生的之前的学分、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数据,无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且两班之前均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研究方法
为避免不可控因素,研究对象两个班级学生的教学内容、计划、实验场地、授课教师均设置相同,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护理2班仍然采用多媒体教学,护理3班采用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研究方式:护理3班:教师制作教学课件,采用微课的形式将课堂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进行学习,利用课堂时间来与老师、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比如学习外科手消毒,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将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以视频为载体,利用网络搭建的教学平台与学生分享,并且设置一定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学生登陆平台并下载相关的微课视频,带着教师设置的问题来自主预习,期间可反复观看微视频课件。而后是课堂交流环节,利用课堂时间,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讨论,分析思考教师布置的问题,再进行小组与小组的沟通,扩大交流范围。最后由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当今的发达的网络,比如QQ、微信群等相关渠道,学生可及时反馈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指导更加到位[4]。护理2班,依然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讲解,布置课后作业,学生课后练习,在此不做具体阐述。
(三)研究结果
1.评价方式:方法一:随机测试:在研究的前期、中期、后期,分别针对护理2班、护理3班的学生进行随机测试,比较两组学生的测试成绩。方法二:学习效果:针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应包含理论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三方面内容,两种选项分别为有提升和没有提升。
2.数据统计:随机测试结果:护理2班,学生共计64人,一直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初期测试平均成绩为83.72,研究中期平均成绩为84.53,研究后期为85.98,总体成绩较稳定,无明显提升或是下降的趋势。护理3班,学生共计64人,采用翻转课堂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研究初期测试成绩为84.37,与护理二班相差无几,研究中期测试平均成绩为85.85,对比护理2班有所提升,到学期最后阶段,第三次随机测试成绩为88.73,对比护理2班有着大幅度提升。
3.学习效果评价结果:护理2班,学生共计64人,一直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学生为35人、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的学生有36人、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的学生有33人,三项所占比例约为一半左右,至少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综合能力没有得到显著提升。护理3班,学生共计64人,一采用翻转课堂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学生为55人、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的学生有56人、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的学生有55人,三项所占比例都是比较高的,说明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在外科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效果。
(四)结果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发生的变化,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医护行业,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对于医疗的要求更加严苛。所以说,当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培育人才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已经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只是注重知识的传递过程,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作为教师,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潮流,适应新课改需求,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要求。因此,我们应利用当前先进的教学资源,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比如本文所阐述的翻转课堂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5]。知识传递的过程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转移到了学生业余时间的作业,而课堂则转变为了师生间沟通、交流的场所,重在答疑解惑,真正开始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师生间的角色有了明显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更大的责任在于指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近来来,翻转课堂在我国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伴随的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传播更快、更广,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次进行的翻转课堂与微课在外科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的应用,通过一系列数据,也表明不论是学生的测试成绩,还是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总之,翻转课堂与微课在外科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的应用是一次有效的探索,这种模式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并且学生学习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预习、复习等相关的学习活动,真正让学生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来,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康丹,李敏,颜丽霞.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初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4(04):71-73.
[2]李晓乾,段亚梅,党艳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4):39+42.
[3]伍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8):7682+7684.
[4]郑小静.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5(14):166-167.
[5]罗彩凤.成人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差异的调查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11):146-1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