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从学生的角度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活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0 10:52: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资助育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展开调查,了解当前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对于资助育人活动的认识、参与情况和意见反馈,建议可以从“发动学生力量,加强活动宣传”“精心策划活动,吸引学生眼球”“注重过程考核,确保活动成效”三个方面着手,创新资助育人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活动成效。

关键词:资助育人活动;资助育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

本文引用格式:冯娇等.从学生的角度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活动[J].教育现代化,2019,6(46):197-198.

       近年来,资助工作一直强调“助困”与“育人”相结合,所以各高职院校每年都会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心理活动等资助育人活动[1]。但是资助育人活动开展了很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有时却不太受学生欢迎,收效甚微。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对于当前资助育人活动意见和建议,旨在探索资助育人活动新形式、新内容和新水平,为资助育人新体系提供参考,进一步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一 问卷设计与样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浦校区的在校大学生,以2016级、2017级的三年制学生为,共调查班级20个。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857份,回收率85.7%,其中有效问卷799份,有效回收率79.9%。所调查的799名学生中,有贫困生232名,占29.04%;女生567名,占70.96%。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和现场访问两种形式的调查,整群随机抽样进行调查分析。

二 资助育人活动现状与问题

(一)对资助育人工作的认识


         资助育人工作是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资助的根本目的所在[2]。从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都已经对资助育人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意识到资助育人包含诚信教育、法律教育、综合能力提升、心理帮扶、感恩教育等多方面的工作,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对于资助育人活动的认识过于片面,还需加强教育引导。

        资助育人工作看似简单,又捉摸不定的,但是却是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所在[3-5]。目前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计划和安排任务,学校及相关资助老师具体实施,但是资助育人工作多年开展下来,收效甚微。所以资助育人工作不能只依靠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其实更多地需要社会资助相关单位和家庭的参与。在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资助育人工作的主要相关的是学校、政府相关部门、社会资助单位和家庭,其比例依次为72.34%、69.59%、65.33%和33.04%,发现很多学生都忽略了家庭对于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所以要想将学生培育成才,不能仅依靠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教育,更多的是需要家庭教育,所以建议在今后的资助育人工作中,多鼓励家长和家庭配合参与学生的成长中。

\

 
(二)资助育人活动参与情况

        对现有的资助育人活动满意度调查中,只有6.88%的学生表示“非常满足”,有31.79%的学生表示“满足”,有54.07%的学生表示“一般”,还有7.26%学生表示“不满足”。这表明,现有的资助育人活动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还需要做活动模式和种类中进行创新,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确保资助育人活动的受益面。

         将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比较,发现非贫困生对于资助育人活动的不满意情绪更多,有8.29%的学生认为现有资助育人活动“不满足”需求。从访谈中调查得知,这主要是因为现有的资助育人活动,很多时候对于贫困生参与活动有要求和规定,很多学生会主动或被动参与活动中。还有部分资助育人活动是专门针对贫困生的专场活动,非贫困生无法参与其中。而非贫困生目前各个学校参与资助育人活动多采用自愿的方式,很多活动参与是依靠自身主动,但实事是很多大学生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导致非贫困生参与的资助育人活动的人数和机会很少。

        对于资助育人活动的了解情况调查中,将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比较,发现因为资助育人活动参与度不高,所以非贫困生对于资助活动“不了解”的也较多,占23.46%。不过对贫困生的了解度调查发现,很多贫困生虽然参与了资助育人活动,但是主观上对于活动的参与意愿不高,很多时候都没有认真参与活动中去,部分学生对很多活动都是表面应付,无法达到资助育人活动的真正目的,导致活动成效不高。

        对于参加资助育人活动的了解,发现非贫困生对于资助育人活动的参与度低,有27.69%的学生表示“从不参加”资助育人活动,而贫困生只有10.34%表示“从不参加活动”。不过从汇总数据看,有65.70%的学生表示“很少参加”或者“从不参加”资助育人活动,这表明学生参与资助活动的面还不够广,在今后的资助工作中还需要多开展资助育人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对于学生参加的资助育人活动种类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参与最多的还是“励志成才教育”,占54.07%;其次是“感恩教育”,占37.80%;再次是“其它”,占33.92%;最后是心理帮扶和诚信教育,分别占25.91%和22.53%。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还是乐意参与传统形式的资助育人活动,而对于一些创新的资助育人活动参与度不是很高,有时候也很难将感恩教育、心理帮扶和诚信教育等这类育人活动与资助联系到一起。这就要求,在资助工作中多增加对资助育人活动的宣传,每次活动之前要进行广泛发动,让学生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资助育人活动的意见反馈

         从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现有的资助育人活动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问题为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内容没有吸引力、活动水平有待提高、活动场地有限、活动人员没有针对性、活动时间有冲突,比率分别为51.94%、408.80%、40.30%、38.30%、35.42%、31.04%。学生的主要意见集中在活动的形式、内容和水平上面,这对今后的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资助工作的老师今后在开展活动之前,努力开拓思路,创新活动具体内容,选择更易吸引学生的形式,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受益匪浅,这样就能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资助育人活动中来。

三 思考和建议

(一)发动学生力量,加强活动宣传。


         每年各高职院校都要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和自身校园活动安排举行各种形式的资助育人活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一直不高。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活动是各个二级学院举办,侧重于对本院学生宣传发动,而对其它学院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宣传发动。而如果是全校举行的资助育人活动,一般都是从行政管理层面下发通知,很多学院对活动了解较少,宣传发动效果就有影响,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建议可以发动学生的宣传力量,不管是全校还是各二级学院举行的资助育人活动,对于活动的发动宣传都由具体的宣传团队统一发布活动宣传材料,号召全校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扩大活动受益面,这样可以保证宣传的口径统一、快速有效。

(二)精心策划活动,吸引学生眼球。

         很多时候有人会认为现在的资助育人活动不是不好,而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可是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文体活动的参与度还是很高的,很多时候一票难求,但是对于常规的讲座、报告会等的参与度不高,这就说明不是学生不爱活动,是活动还不够吸引学生。现在的学生个性特点已经与多年前的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现在信息化社会,学生对很多东西已经很熟悉,所以一般的资助育人活动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还是以以往那些陈旧的形式和内容来组织活动,学生基本上已经熟悉套路,基本上不太可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所以必须要对注重对资助育人活动的前期策划。可以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或者举行资助育人活动的策划方案评比等,知道学生心里的真正需求,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潮流,创新资助育人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

 
参考文献

[1]胡喜海.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9):221-222.
[2]张延东.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探析[J].文学教育(下),2017(11):176.
[3]吴静.浅析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贫困生资助工作[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06):80.
[4]张滨铄,周小晓,王晶.浅析人本思想与资助育人相结合的资助体制[J].教育现代化,2017,4(32):46-47.
[5]张修良,陈益飞.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01):240-2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83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