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互联网+教育逐渐改变着学习的方式方法、教育的内涵外延,审计学课程专业性强,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体系,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审计学授课教师。我们引入了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将“以学为主”和“以教为主”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借助蓝墨云班课手机APP构建了审计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和扩充了教学资源,并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的审计学教学课程中进行了应用,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成绩比对发现混合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水平的提升非常显著。
关键词:审计学;混合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本文引用格式:孟志华,等.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审计学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教育现代化,2019,6(44):153-156.
一 引言
审计学课程是财经类院校的主干专业课程,但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现象。由于审计学课程的专业性强,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体系,审计课程晦涩难懂,同时,审计学专业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审计专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灌输。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迎合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审计对象的日益复杂以及信息技术对传统审计手段的冲击,不断提升审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来临,“互联网+”已经走进各个行业。互联网+教育也逐渐改变着学习的方式方法、教育的内涵外延。一些线下教学的模式,如微课、慕课(MOOC)、小型私有在线课程(SPOC)等逐渐走入了大学课堂,这些教学模式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并且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课堂教学的理念,提升了教学效果。尽管线下教学有诸多的优势,但是对于大学教育的核心专业课程如审计学课程来说,仅仅线下教育是不够的。如何将高校课程中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Face to Face)与网络化教学(E-Learning)进行优势互补,将网络线上线下的教学相互融合的新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B-Learning)应运而生。鉴于审计学课程的性质,构建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将“以学为主”和“以教为主”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互为补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该项工作可以较好的优化教学效果。混合教学模式需要网络教学平台,将网络线上线下的教学相互融合的新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协助网络教学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正逐渐习惯于使用APP客户端上网的方式。对于学生上课使用手机始终是教师头疼的问题,对于手机的使用宜疏不宜堵,而“蓝墨云班课”手机APP能把课堂教学与手机移动终端有效结合起来,使手机变成了学习工具,为广大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了平台。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借助蓝墨云班课手机APP构建了审计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和扩充了教学资源,并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的审计学教学课程中进行了应用,效果显著。
二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审计学混合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
我们对审计学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与运行过程的安排如下图所示,见图1。
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
(1)授课教师根据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分析,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供课程线上线下使用,包括制作教学PPT、录制教学视频以及建立案例库和试题库。
(2)课程教学过程中,借助蓝墨APP解决了学生上课的手机管理难题,同时为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提供了方便实施主动学习的平台。线上教师可以通过资源发布、学习活动、小组任务、课堂签到,在线测试等多种方式,将移动设备引入到我们的教学过程,活跃了教学气氛,提升了教学效果;线下学生借助蓝墨APP平台接收教师的教学任务,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教学PPT、案例等教学资源或通过网络检索进行自主学习。不受课程时间的限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在整个学习或练习过程中,学生应当详细记录遇到的问题,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进行解决或者等待在课堂中提出,由教师帮助解决,或者发起头脑风暴与同学讨论。
(3)混合教学模式还能够改变传统教学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方式,传统教学评价主要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主要由期末测试成绩为主,对学生学习过程考核不足。混合教学模式下,由于我们加入了个人汇报、成果展示、小组讨论、网络或课堂中交流的活跃度等环节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准确。利用云班课可以对整个教学活动数据化,学生观看视频、参加课上活动(讨论、测验、头脑风暴等)都有详细的实时记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重新认识课堂,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通过数据分析调整教学计划,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
混合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翻转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思维导图清晰地规划和总结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尤其是对于审计这门学科,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创建起来,将所有的知识串联起来,利用发散性思维、联想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之间联系的记忆,最终实现课堂效率与学习效率的提升,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两种方式的结合在教学过程的展开与深入、学生思维的发散与集中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思维导图在推动新型教学模式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能够改善课堂上授课形式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非常值得老师与学生采纳的技术。针对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我们进行了两方面的评价。
(一) 学生教学反馈的调查问卷评价
我们针对该教学模式设计并实施调查问卷来获取学生反馈信息,参与调查的学生合计100人,其中会计学专业人数占比21%,财务管理专业人数占比46%,资产评估专业人数占比8%,审计学专业人数占比25%。大家较为认可的混合教学最大的优点为学习中可以随时查看手机云班课内的资源、作业、任务比较方便(95%)以及采用随堂测试的方法,方便巩固学习效果(71%),可见利用蓝墨云班课为平台开展混合教学是大势所趋,学生对该种教学模式较为认可。有57%的学生认为相对于传统课堂,“混合”的方式对课程学习“比较有帮助,比较能引起我的学习兴趣”。
就学习习惯的调查中,有59%的学生习惯于在课后查看“蓝墨云班课”中上传的资料,能够做到提前预习的学生仅仅有28%,并且大家经常查看的资料中课件占比非常高,达到了93%,但是混合教学平台的优势比如在线测试功能,以及平台讨论区,团队任务等大家的关注度严重不足,可见,学生较为习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虽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是对于这种新生事物,学生从接受到熟练使用再到优势的发挥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也需要教师的积极推进以及不断的优化课程平台,是的混合教学模式更具有吸引力。
如在混合教学模式运行的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平台利用不足,功能单一等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制约了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从客观原因出发,混合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借助手机APP蓝墨云班课来实现,同时还需要借助网络来运行,校园网络环境严重制约了线上平台资源浏览等基本教学环节,受访者中有76%表示由于网络不稳定,造成无法进行操作,具体见图2。从主观原因出发,学生的自制力也对学生学习效果有影响,拿出手机学习课程但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又打开了聊天软件或游戏,具体见图3,受访学生中有期待蓝墨云班课APP软件更新的过程中能更多地关注该问题,并及时解决。
(二) 考试成绩的比较分析
审计学课程我校历来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进行,考试内容和难度每年大体相当,因此成绩具有可比性,我们将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班级中随机抽取一个任课班级与上一年度教学班级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可见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有大幅度的提升,比较两个学年的成绩分析表(见表 1 和表 2),平均分从 66.82 提升到74.64,并且学生成绩的分布也能更好地体现差异性。与此同时,很合教学模式对于有较为强烈学习欲望的学生更为有利,混合教学模式下,成绩分布为80-90分的学生占比大幅度提高,可见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混合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四 不足与展望
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以及成绩比对,我们认为该教学模式在审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较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但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我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引入了思维导图方式,但在确定引入思维导图前,教师首先应对思维导图的基本理论和绘制技术有所了解,避免课程中由于软件造作不熟练带来的时间浪费。同时,思维导图最重要的是清晰而全面地展示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绘制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单纯的文字加线条,要多用色彩、图形,以及粗细不一的线条来构图,这样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记忆。在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上,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无论是手绘方式还是利用软件,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空间,不要过多地对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要求。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制有自己特色的思维导图。依据作者的实践经验,学生通过手绘方式能够获得更多的参与感,效果更佳。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授课时间与互动时间的分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要更充分的准备,从选择案例,提出问题,规划问题,思维导图的制作以及课程的把控能力等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体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是源头活水”,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三,审计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改变能够完成的,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才是推进质量提升的源动力,应该遵循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原则,以科研推动教师自身的知识更新,进一步推荐教学,应该考虑教师轮流参与实践和对外交流的需求,以提高对专业前沿问题的把握。教学团队内部也要建立定期交流学习制度,取长补短,提高整体教学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4):27-32.
[2]苏小红,赵玲玲,叶麟,张彦航.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07):60=65.
[3]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09):18-24.
[4]王鶄,杨倬.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华师云课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04):85-89.102.
[5]任军.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推进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04):74-78.
[6]孟志华,李璇.基于问题导向和思维导图的审计学教学改革探讨[J].会计师,2019(03):74-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