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环境设计专业拔尖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8 13:26: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环境设计在我国是受欢迎的应用型专业之一。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知识跨度大,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应用型大学的环境设计专业应符合市场要求并具有自身特点。环境设计相关行业具有层级性特点,不同层级的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不同。这让拔尖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从行业人才需求角度体现出必要性。

关键词:环境设计;拔尖艺术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万彧吉.环境设计专业拔尖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42):14-15,22.

一 环境设计专业特性

         环境设计专业(Environmental Design)最早开设于国外,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和人才环境实际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同时兼具了艺术性学科和工程性学科的双重特性:既具有艺术学科的创新性特性,又具有工程学科的实践操作性特性。

二 拔尖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应用型大学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强调其“应用型”,即人才的实践性。环境设计专业拔尖艺术人才培养在紧跟建筑与环境设计建造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多维平台与校企协同、项目实战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将“熟知行业,审美高雅,创意优势,技术凸显”作为高端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定位,并以美术学为学科专业背景,发挥其高雅审美、善艺术造型的专业优势,把“手绘实践+创意实战”的专业核心能力作环境设计专业拔尖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原点。

三 拔尖艺术人才培养举措

(一)构建环境设计专业拔尖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1)制订环境设计专业拔尖艺术人才培养方案环境设计专业拔尖艺术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艺术

         教育规律,坚持扎实专业基础能力、训练环境设计行业标准、锻造环境设计优势能力、积累项目实战经验,全面塑造环境设计专业素养的原则订制培养方案。拔尖艺术人才培养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坚持扎实专业基础能力、训练环境设计行业标准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扩展学生的专业相关知识,运用项目商业设计标准规范学生专业基础能力。为今后的进阶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第二阶段:设计方案表达与表现训练。在本阶段,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大量的设计方案表达与表现训练,以“量”来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加深学生对专业设计的认知度和理解度,使学生的设计能力最终达到“质”的提升。第三阶段:项目实战驱动学习阶段。当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深度已经达到一定高度,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融会通”、“学以致用”。真实项目综合设计是本阶段采用的主要形式。

\

 
(2)编制拔尖艺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拔尖艺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合拔尖艺术人才培养方案设定,课程体系分五个步骤进行:①专业知识及专业技术(手绘及软件)学习(讲授);②设计方案观摩学习与分析(讲授);③项目模拟设计(模拟实战);④中型项目综合设计(实战);⑤大型项目综合设计(实战)。2)拔尖艺术人才培养课时周分配环境设计专业拔尖艺术人才培养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专业知识传授阶段(专业知识及专业软件技术讲授、设计方案观摩学习与分析)——约8-10周;第二阶段:设计方案表达与表现训练阶段(项目模拟设计)——约4-8周;第三阶段:项目综合设计阶段(中型项目综合设计、大型项目综合设计)——约12-18周;环境设计专业拔尖艺术人才培养共计约24-36学习课时周。

(二)配置环境设计专业拔尖艺术人才实验实训资源

         实验和实训室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必要场所。在拔尖艺术人才培养时设置环境设计工坊,重视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锻造,和注重学生行业实战能力的培养。环境设计工坊将与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学生实战合作平台基地,建立以专业导师为主的设计研发团队,吸纳和带动学生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共同展现环境设计成果,推动设计理念的成果转化。

(三)创新环境设计专业拔尖艺术人才协同育人机制

       环境设计专业是与时俱进的专业,要建立与行业代表性企事业单位长期、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与企事业单位就协同育人模式上创建出合作方式,并深化合作力度,具体体现如下:其一,引入企业项目设计能力商业标准,创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标准。其二,引入企业设计师经验,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其三,引入企业商业项目,驱动学生专业知识应用体系的构建。其四,引入企业项目设计评价模式,强化学生专业知识行业目标性。

(四)构建环境设计专业拔尖艺术人才多维培养平台

      拔尖人才的专业技能训练体系依托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呈现出逻辑完整、层次递进和互为依托的特点。

(1)专业技能训练体系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拔尖艺术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制定始终围绕:培养“会审美,巧设计,通施工,精管理,能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为中心定位,坚定不移。各个阶段设计均以该定位为最终指向,目标明确。

(2)专业技能训练体系层次分明,进阶完成

       根据学生特点“量身定做”的专业技能训练体系,分阶段进行,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专业技能的培养采用“进阶式”,即只有完成了前一阶段的课程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课程的学习。

(3)专业技能训练体系互为影响,环环相扣

       环境设计属于一门综合性较高的专业,其拔尖艺术人才的专业能力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拔尖艺术人才训练体系不应为一个单独化、片段化的结构,而应该是复合化、整体化的一个体系,见下图1。



\
 



(4)学科竞赛检验拔尖艺术培养质量,立竿见影学科竞赛是拔尖艺术人才能力培养和检验的重要平台。

         环境设计专业竞赛平台主要以参加校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设计竞赛来实现。竞赛平台分为校内竞赛机制和校外竞赛机制。校内竞赛以专业交流为目的,强调个人能力展现、团队合作性与项目方案的表现能力;校外竞赛以对外学习与竞争为目的,强调项目综合设计能力与设计方案个性的展示。以校内专业技能课竞赛为例。环境设计专业坚守专业发展的美术根基不动摇,专业基础课堂实训与课外学生技能训练相结合,狠抓以“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周”为载体的学生专业手绘基本功训练,强化学生“手绘实践+创意创新”的核心能力培养,形成学生参与环境设计实践和就业竞争的能力特色。给学生在本专业学生中展现自身能力的机会,让学生收获成果的同时获得专业自信。

          环境设计专业应保持与设计行业的沟通与交流,在已有的参赛成果基础上,环境设计专业应及时深刻总结参赛经验,继续扩大学生参赛的覆盖面积和奖项种类,进一步加深“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效果。

四 拔尖艺术人才培养软硬件保障措施

(一)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与保障


       加强和新建校内、校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是拔尖艺术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校内实训、实验室主要满足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技能培养要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承担课程实践教学和毕业生毕业实习等相关工作。

(二)建设图书资料

         环境设计专业应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经费,完善专业教学辅助条件,购置专业图书资料、建设专业资料库,用以加深、扩展和更新专业知识库。

(三)优化教学管理制度

         环境设计专业拔尖艺术人才教学管理可施行“淘汰制”动态管理学生。学生在学习期间,按照人才培养的阶段层级进行进阶式学习。没有完成上一阶段学习任务的学生将被淘汰,没有办法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只有完成了上一阶段学习且考核达标的学生才被允许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学生阶段学习的成果将以“教学成果汇报展”的方式进行总结和展示。

五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拔尖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秉持“落地行业,工匠精神,职业标准,产教融合,跨越发展”的改革理念,培养造就一批紧贴职业标准、专业能力突出、创意能力强、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环境设计拔尖艺术设计师人才,并希望通过拔尖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对应用型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起到有益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英)克里,李有增译.高等教育的国际视野--充满挑战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尹庆民.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与教学实践创新[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3]黄炎培教育论著选.田正平,李笑贤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6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