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建设和设计领域的持续深化,环境设计学科与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密切,环境设计专业也成为了社会所需要的热门专业。而作为民办高校,我们要怎样抓住当今社会发展的规律,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成为了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此文章通过民办高校环境设计学科的现状分析,结合产教结合的理念,提出环境设计学科发展的思路与方法、改革与建设,希望能让从事本教育事业的同行教师带来一些理论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产教结合;民办高校;环境设计
本文引用格式:康萌萌.产教结合背景下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7):69-70.
一 民办高校产教结合理念核心
产教结合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紧密相结合的过程,是民办高校发展的一条新道路。作为应用型的民办高校,把产业和教学结合起来,把握市场的规律,通过校企合作相互促进的作用,把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环节贯穿于企业和单位之中,让学生真正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参与和制作的过程中,不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意识,为之后进入社会铺垫一定基础,使之成为更优秀的社会人才[1]。
现如今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占比重较多的为青年教师。他们大都为全国高校优秀的硕士毕业生,在工作中学术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授课逻辑性强,但是专业实操能力薄弱,与社会衔接挂钩环节欠佳。这也直接影响整个高校的教学质量提高,使得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链接脱节。民办高校需加强产教结合的办学理念核心,认真把握市场规律,总结合理的教学模式。
二 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产教结合重要性
(一)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特点的客观需求
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一种实践要求较高的学科,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还需要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而且作为设计类的主要学科,环境设计包括有针对性的专项课程,如居住、餐饮、展示、办公、娱乐等空间的设计。这类课程的设置就是想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在踏入社会后,有相应的经验实力,可直接对接所从事的工作。但民办高校的环境设计教师大都为直接进入学校授课的年轻群体,企业实战工作经历并不丰厚,对实践性强的课程讲授并不深入,使学生领悟的范围也有了局限。如果与设计公司成长起来的设计学员相比,相差甚多[2]。
环境设计专业中有紧密连接社会的各种施工技术和新兴材料,对于此专业的学生来说,洞悉设计中的技术手法与合理的材料运用,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设计创造能力。但现如今在民办高校中环境设计学科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只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和学生的方案训练相结合。极少的客观调研、走访市场,去了解设计中真正的技术和材料的使用,也很难特意聘请专业的施工师傅来学校做指导。现如今社会日新月异,新手法、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专业中软装配饰、装饰材料、技术手法更换速度极快,作为一个和社会接轨如此密切的一个学科,和企业、工厂的强强联合才能弥补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二)环境设计专业师生认知的客观规律要求
新时代党中央号召本科教育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和回归梦想。这也为民办高校的教师塑造和学生培养指明了道路。
一些高校的环境设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为理论知识讲解,缺乏实践上的教学,无切身实地的感受,让学生不能对工艺、美感、技术有真正的了解和掌握。如果作为教师,只是片面化的教学,那学生也只吸收到片面化的结果,最终使得学生展现出的作品也只能徒有其表。在环境设计学科的繁荣发展背景下,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应主动去调整中教学策略和课堂设计,使学生能全方位的学习到课程的精髓[3]。
现在民办高校的较多学生,自觉学习压力变小,对于课程所布置的作业,不愿深入分析思考。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要体现自己的设计能力,需要不断观察环境、搜集资料、调研走访、不停的推敲,才能把一个设计从无到有认真的做出来,对于方案的创意呈现更需要深层次的探究。但一部分学生不愿浪费精力,对于上课听讲的任务完成后,课下对自己的方案较多应付,不愿反复修改去达到自我满意。使得呈现到最后的方案没有很强的创意设计说服力,在踏入社会后,出现不能适应设计工作的表现。高校应引导让学生认知到自己的学习任务,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也需认知到此专业的要求,之后才能成为更好的服务社会的人才。
三 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产教结合的教学理念与建设思路
(一)结合市场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作为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环境设计学科,已经不能把课本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环境设计学科有一定的交叉性,所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还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教授的课程也应随时代前进而不断改进。并依据时代特点,结合市场规律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扩宽知识面,依托现有的技术手段,符合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接受能力,创造更为合适的教学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多接触设计公司的实际项目。在课程理论讲授过程中穿插与其相密切的实际案例,并进行实地参观,扩充学生的见识。接触设计方案在方案立意、客户交涉、方案制作、施工现场等过程,并请设计人士进行现场的解说。通过实地的观看和施工的了解,会让学生对整个方案有宏观与微观上的系统了解,方便后续作业上的经验积累[4]。
其次依托实际竞赛项目实践课程作业。环境设计专业的竞赛较多,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把竞赛内容以作业形式穿插进去,呼应实地调研参观与课堂理论部分,能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设计创造力。
再次模拟设计公司成立项目小组,自行选择设计主题,制作方案进度,通过团队协作,提升设计能力。在此环节处,不断启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完善出更为出色的设计方案。
最后可根据学的平常表现、项目进度、得奖情况等进行成绩的考核。
(二)借助企业合作提升高校教学能力
在传统环境设计教学中,教师经常用企业中完成的设计实例来进行理论知识的扩充,让学生能领悟课程中的设计手法,这种形式较常见,已经不算新颖。但在现实的教学中,要体现出课堂的多样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吸收能力,还需把企业真正引进课堂中来。高校应积极增加企业中的上层领导者、一线工作者为学生授课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切身实地的感受到项目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体会设计工作的大概情况,明确学生后续在学校的学习目标,为学生踏进社会提供铺垫。而且企业可以把新员工送入学校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解决企业培训难,无场地问题。再次高校作为学者的基地,前沿性的科研充足,如能结合企业转变为真正的生产力,便可焕发出科研的巨大作用,进而学校再依托其力量来更好的促进学校的教学能力,以促双赢局面。
(三)创办工作室教学模式
工作室模式最早源于包豪斯,是最早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取得很大成功的优秀案例。工作室教学模式相对开放,各设计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可以吸纳对环境设计感兴趣的学生,设计出更为优秀的作品。
工作室模式的教学,师生的角色可以相互转变,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方向去研究,学生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去做,形成分工协作的团队队伍。团队之间概念的诞生、方案的讨论,甚至未来环境设计发展的趋势,都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所产生。此种教学模式会大大加强师生以及学生间的互动,加强学生间的集体荣誉感、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而且在教学项目选择上,多以企业、商业项目或竞赛项目为主要方向目标,摆脱传统课堂上学生单打独斗和完成作业就可以想法,为后续优秀设计作品的诞生提高概率[5]。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是真正的把企业、学校、社会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为高校提供了很好的产、学、研孵化平台。
四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与社会联系紧密,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此专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培养输出人才的高校应紧扣时代发展,制定出符合现下的培养方案,为社会输出有用之才。本文以产教结合为背景,探究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探讨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依托企业力量提升教学能力和创办工作室教学模式这几种方法,研究结果可能还存在着专业上的局限性,但旨在迎合时代发展,促进教与学的力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引出符合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峥,徐福卫.地方高校“双证通融”的土木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特色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231-232.
[2]郝静雅,贾爱君.产教结合背景下动漫衍生产品设计课程改革探讨[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4):126-127.
[3]陈慧昭.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在赣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评《设计艺术教育笔谈》[J].中国教育学刊,2017(06):109.
[4]薛玉香,王占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1):149-153.
[5]周剑.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契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08):36-37+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