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8 10:58: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工程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和革新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并将教学改革研究应用到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力求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

本文引用格式:成莞莞.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44):60-61,74.

一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工作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等职业岗位的实用技能型人才[1]。《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工程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涉及民用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和工业建筑设计等内容,知识信息量大,综合实践性强。《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也将为后续《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但现行《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方式陈旧等问题[2-3]。并且高职学生学习意识相对薄弱、存在自卑感,但渴望得到认可。为了提高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二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目前所用《房屋建筑学》方面的大部分教材,教学内容滞后于现代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发展,甚至涉及的新规范和新构造方法也没有做到除旧更新。一些新出版的教材虽然加入了部分新的内容,但也讲得比较粗略,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需要。因此,根据培养目标和实际工作的需要,教师授课内容在保证课程内容连续性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重点和非重点内容,同时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如黏土砖、木门窗和砖拱楼板等在现代化建筑施工中很少采用,该部分内容在课堂上可作简单介绍,不作深入讲解。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保证授课内容的与时俱进,也就成为了建筑工程行业新时代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4]。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次地融入国家重点提倡的绿色、节能、环保、智能和工业化标准建设的相关理念和与此相关的新材料、新工艺的内容,比如3D打印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装配式建筑、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等,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向,激发其求知欲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此外,根据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规定: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5]。在日常教学中,在学到相关章节时,教师可以结合建筑八大员、建造师等资格证书考试的考点适当调整上课内容,让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挂钩,更有利于加强学生与岗位技能的联系,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

 
三 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的课堂形式主要是理论讲授,学生的参与度低,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效果不好,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佳。并且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意识相对薄弱、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但乐于实践,动手能力强。因此,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是改革的重点。

(一) 教学方法

(1)启发讨论式教学法


         启发讨论式教学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和小组讨论,集思广益提出见解,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如在学习门窗章节时,教师可提出依门窗的开启方式分类,生活中常见的门窗种类有哪些。学生先自我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总结汇报,其他小组可做内容补充。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效果较好。

(2)任务式教学法

       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繁杂,在学习民用建筑组成部分的构造内容时,宜采用任务教学法。如在学习楼梯章节前,布置小组观察作业,请学生将学校范围内的楼梯拍摄下来,并描述其组成、类型、尺寸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于有些尺寸构造学生会有疑问,课堂中就会有目的地去听课,学习效果更好,并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现场教学法

        现场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实地观察一些房屋建筑。如民用建筑构造的组成,有关散水、勒脚、雨篷等内容,教师可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等建筑实体,将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形象的实体,帮助学生理解民用建筑组成各部分的位置和作用。楼梯章节内容也可通过现场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直观化、简单化,从而形成牢固的记忆。

(4)“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教学法是课前教师发布学习资料和任务,学生通过视频自学、课前习题等形式完成知识的初步学习;课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作引导,通过答疑、讨论等形式的师生交流完成知识的内化;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知识学习和内化的时间与空间,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还课堂于学生,适合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6]。如在学习了楼梯构造的基本知识后,课前教师发布某楼梯构造设计的任务书和相应规范,学生完成相应作业,并上传到指定地方;课中,通过学生汇报、讨论与分析,教师解疑答惑,完善该楼梯的构造设计;课后,教师发布某实际工程楼梯构造设计的案例,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完成对知识的提升。整个过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与学生的在线互动与答疑,形成了完整的“做中学、做中教”的学习过程,全方位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 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上除了传统的多媒体、图片、视频教学外,还可以采用微课、BIM三维可视化技术和模型制作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楼梯底层平台净高不满足使用要求可采用哪些措施,通过微课的理论讲解和BIM三维可视化技术,将二维图片转换成三维立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在学习完成了民用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的理论知识后,学生分组完成一~三层建筑模型的制作(可用纸板、薄木板、胶水等材料),帮助其建立三维空间,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 完善和革新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一张试卷评定成绩的方法,无法全面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考核方式要结合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实行成绩的综合评定,《房屋建筑学》课程考核评定如下图1所示。课程的考核内容和所占比例为:第一部分闭卷考试成绩部分,着重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部分平时成绩部分,包括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课堂互动和小组模型制作等内容,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拓宽知识面,积极发问,视提出问题的质量,作为该课程的附加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但总成绩不超过100分。


\


五 结语

       《房屋建筑学》是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实践,优化了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了考核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对建工类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琦玮,刘偶俞.高职院校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3):64-65.
[2]陈颖.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7(1):64-65.
[3]徐春波.《房屋建筑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3):70-71.
[4]舒志坚.基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模式改革[J].丽水学院学报,2018,40(5):119-123.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R].北京:国务院,2019.
[6]国静,樊海涛.“房屋建筑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6):54-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65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