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小学德育工作发展的重要性与实践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7 15:42: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整个德育工作的基础,是塑造学生德育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德育也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德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是培养一个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十分重要,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道德品质

本文引用格式:杜亚辉.中小学德育工作发展的重要性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8):176-177.

        中小学是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此时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进行自我塑造的关键时期,因此,德育对中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目前,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社会逐渐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的中小学生置身于一个丰富多彩,但是又充满诱惑的社会之中,虽然开阔了中小学生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但是外来的诱惑又在时刻的诱导着中小学生走向歧途[1]。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各界都对中小学生的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更加重视。因此,中小学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要针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有效的措施和对策加以解决,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一 中小学德育工作发展的重要性

      中小学德育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教育之一,它在整个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学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德育作为一种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活动,它不仅对单个个体的品德道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还有着一定的社会性功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对于中小学德育来说,中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没有良好的德育教育,即使学生拥有更好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未来也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危害的人,空有知识技能,却对这个社会没有贡献和好处[2]。所以,良好的德育工作在此时就十分重要,它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对未来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甚至未来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都能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小学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它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中小学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抵御不良思想

          从上述的内容我们知道,中小学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能够帮助学生抵抗外来诱惑,使学生避免走向歧途。具体来说,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中小学生所处的无论是社会环境、学校环境还是家庭环境都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外界诱惑很多。首先,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如果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有所偏差,极易使孩子的发展出现偏差,比如小皇帝、小公主等。如果没有学校良好的德育工作,就会使这些孩子走向歧途。其次,中小学学生还年幼,自制力相对较差,对外界的不良信息的诱惑抵御能力不强,极易受到影响。因此,开展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能够帮助这些学生很好的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促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

(三)中小学德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具备良好的德行

          中小学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时期学生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而德育工作是否开展良好,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否良好都决定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我国未来的发展和建设需要有品德高尚、意志强大的接班人,而中小学德育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必须进行的,并且还要把所有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是学生成为未来发展的主体和基础。另外,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全球化已经势不可挡,各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由以往的看重人才的能力素养变为将人才的品德、德行作为首要的考察标准,学历和能力不再是企业追求的唯一标准。因此,在中小学强化德育工作,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得以良好的发展。

\

 
二 中小学德育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实行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德育工作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重视程度不高

         根据相关调查,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还不高,其主要体现在,首先,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够重视,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的各个地区的中小学学校以及教师都面临着竞争压力,尤其是学生的升学压力的影响最为严重。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教师以及学校会认为当前学生的发展应该要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成绩好才能被称为好学生,而对学生的德育的时间十分稀少,有的学校甚至在一个学期或者一年内都不会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3]。其次,学生对德育的不重视。由于受到教师以及学校的长期影响,学生会本能的认为学习文化知识,考出好成绩才是现在的第一任务,认为自己学习好、成绩好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或者羡慕,因此学生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文化知识上。

(二)德育和普通的教育联系不够紧密

        德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它有着自己的独有的特性。比如,德育不仅需要在平时的教育中,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理解其中内容,将德育工作穿插在各个学科之中,更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家庭、学校以及教师的榜样作用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对学生的德育效果最大化。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并非如此,首先,许多学校并没有将德育作为一门必须的学科,更别提穿插联系其他学科。其次,大部分的教师在工作中一是只注重自己的工作效率以及学生完成文化课程的进度,并不重视德育工作的渗透,并且这些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中也不会注意自己的言行,没有给学生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呼来喝去,命令学生,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这些都使中小学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三)德育工作方式不合理

         在一些中小学中已经全面展开了德育工作,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学校的德育工作将国家的政策方针贯彻的很好,但是仔细来看就会发现这些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只是徒有其表并没有体现在教育方式上。首先,目前大部分的中小学德育工作都是在集体活动中进行的,虽然这种方式便于学校和教师管理,也能够让家长和社会看到,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并不能够发挥出德育工作的作用。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德育并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进行区别教育。其次,在有些学校中,教师依然认为学生的德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约束学生的活动、限制学生的思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会有作用,还会使学生更加的逆反和偏激。

三 中小学德育工作发展的实践对策

          德育对中小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中小学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应该积极的找出发展对策,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加大重视程度

          当前,限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就是当前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这样的情况造成的后果我们从上文的内容中已经知晓,因此,我们应该更新当前的教育观念,加大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首先,要加强学校和教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学生能够在学校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其次,要重视家庭德育工作的影响。除学校以外,家庭的德育工作也是重中之重,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中小学生,因此必须要重视家庭的德育工作。最后,要重视当前互联网环境对德育工作的影响。网络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中小学生,极易使学生沉迷于网络。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网络,不仅要杜绝网络学生的不良影响,还要充分的利用网络来开展德育工作,强化德育工作的教学效果[4]。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中小学的德育最重要的场所就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参与者是教师。因此,要想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就必须要营造出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首先,学校要从校园方面来营造出德育氛围,比如,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如教室墙壁、教学楼的墙壁以及其它比较醒目的位置放置醒目的警示牌,提醒学生节约用水或者节约粮食,还可以张贴道德故事和名人名言等来影响学生的行为以及思想。其次,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做出榜样。使学生在长期的影响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5]。

(三)创新教育方式,大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对德育来说更是如此。因此一定要创新教学方式。首先,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应该充分针对每一个学生来进行,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来进行相应的有效教育,另外,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要改正对德育的错误理解,不要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其次,要大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让学生亲身感受高尚品德的魅力,并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参考文献

[1]杨红霞,谭丽丽.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其研究[J].中华少年,2018(23):40.
[2]孙玉军,吴妍生.中小学课堂中的德育工作探究[J].中华少年,2018(17):226.
[3]李永贵.浅谈如何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渗透尊重教育[J].中国高新区,2018(07):112.
[4]曾伟.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应对策略探讨[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5.
[5]李军.探寻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8,5(26):342-343+3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6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