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微信为应用平台,进行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运用文献调研法,在阐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相关研究,充分阐释了微信作为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应用平台的设计要求、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策略,得出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流程,并结合具体案例加以分析,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微信;移动学习;学习资源
Research on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 Design Based on WeChat
WANG Han
(Institute of Media,Qufu Normal University,Rizhao 276825,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and proposes to use the popular WeChat software as the ap⁃plication platform of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 design to carry out the design of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By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on the basis of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data,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research analysis,and an⁃alyzes the domestic WeChat based mobile learning research,fully illustrates the WeChat as mobile application platform of the design of learning resources design requirements,design principles and design strategies,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 of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 design process,and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ase analysis,make it has strong operability.
Key Words:WeChat;mobile learning;learning resources
0引言
信息时代,只有学会终身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抛弃。建立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需要移动通信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支持,才能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顺利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移动学习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在现阶段的远程教育研究中,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1]。移动学习资源大多来自于互联网,虽然资源形式多样,但其质量良莠不齐,导致移动学习质量亟需提高,因此对移动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微信的推广及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着眼于以微信为载体的移动学习。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台建设、应用研究、案例分析等方面。例如,张济先[2]在分析平台需求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平台界面、功能和数据库等进行设计,最后进行了测试;张亚宁[3]介绍了高效英语学习的特点,分析了将微信与英语教学结合的可行性,并构建了一个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模式;申娟等[4]以“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构建了适应成人的移动学习环境。虽然以微信为载体的移动学习研究进展良好,但其移动学习资源设计仍显不足。本文以微信为载体进行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1微信与移动学习
1.1微信及其功能解析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了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微信(We Chat),它可以群聊,支持快速发送语音(多人语音通话)、文字、图片以及视频,还支持多个窗口在线视频通话,并且还具有消息推送、公众号以及朋友圈等功能,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目前已有超过10亿用户使用。在众多用户中,大多数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主要通过公众号了解社会动态、关注时政时事,通过语音和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及时交流传递信息。此外,微信还可以与QQ、手机联系人一键绑定,极大方便了用户交流。软件导刊 2019年中在生活服务类、时政八卦类等消息型信息资源以及科学微信软件从推出到现在已有8年时间,目前全球使用微信的用户已达10亿人,涉及国家也有近两百个,这足以说明微信的使用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微信作为新时代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应用平台,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1.2移动学习与移动学习资源
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移动设备终端,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以往传统学习模式相比,移动学习具有以下特征:①移动学习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了更加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②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借助即时通讯工具,教师与学生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虽然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是依托于微信平台丝毫不会影响师生们的交流,学生既可以在微信上发送消息,随时随地向教师咨询请教,也可以发送朋友圈与同学分享学习心得;③学习不再限制于固定的时间与空间“,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表。
移动学习资源是开发者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资源开发工具而开发,其所开发的资源能够在移动终端呈现并运行,而且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移动学习资源是移动学习的基础,学习资源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依据学习者特征而设计,以及能否满足学习者学习偏好,是决定移动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5]。移动学习资源具有多种形式,主要分为3种:①文本信息,这种形式的学习资源最为常见,实用性强,但信息量小,对学习者的吸引力不足;②在线学习资源,需要学习者在无线网络环境下,通过APP或扫描二维码进行在线观看,这些资源往往存储在本地或远程服务器上;③离线资源,学习者提前下载或转存学习资源到移动终端,不需要在网络环境下就可观看和学习,其缺点是互动性差,无法与教师和同伴及时沟通交流[6]。
2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
2.1学习资源分析
2.1.1学习者需求特征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用户都能随时随地利用iPad、智能手机等移动工具登录微信。用户的工作、年龄、背景等各不相同,造成他们的认知结构有所差异,他们对某一概念、事物的理解也会不同。微信用户在利用移动学习资源时所采取的方法,以及对资源的理解程度不同,需求也会有所差异,具体表现为:
(1)对信息类型的需求。在当前移动互联网中,微信用户获取较多的是消息型资源和知识型资源。微信用户多利用碎片化时间搜索对自己有帮助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主要是关于生活科普类的信息或是一些娱乐八卦类的信息,此外就是一些有助于自己学习的信息资源。总体而言,微信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主要集技能类知识型信息资源等。
(2)对微信界面友好性需求。微信用户涉及各行各业,有科技工作者、体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等。将微信交流界面设计得既美观大方,又简洁易用,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人员的审美与使用友好性需求。
(3)资源准确性需求。微信用户在使用微信获取信息资源时,并不在意是否为该资源所涉及的全部信息,而是该资源是否为所需的准确信息。没有实际作用的信息资源,对于微信用户而言,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空间。
2.1.2学习资源特征
人们在进行移动学习时,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学习资源在不断变化,学习者所处的空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微信用户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移动学习,以实时获取更加准确、实用的信息资源,比如新闻资讯类实时消息,以及能解决当前问题的相关知识等。以微信为载体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有效且快捷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可通过微信实现资源实时浏览,并及时交互。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资源特点如下:
(1)学习资源新媒体化。新媒体往往基于传统信息技术,在互联网背景下呈现出个性化、分享化、互动化的内容。移动学习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并且这些内容可以自适应于微信。
(2)学习资源社群化。微信中的学习群体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成员通过分享学习资源、交流学习感悟等方式,鼓励“人人为师”[7]。在构建学习资源时,可以充分发挥每个社群成员的智慧,共同开发学习资源。
(3)学习资源分享化。分享是网络环境下用户存在的普遍现象,好友在看到不错的文章、有趣的内容时会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借助于分享,学习者可以建立关系、表达自我。互联网环境下分享的快速化和便捷性,使得学习资源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
(4)学习资源交互化。及时评价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因此良好的交互非常重要。分享、点赞、评论等互联网时代新的交互方式,让学习者交互更加灵活多样。
2.2设计原则
2.2.1知识组块最小化
移动学习一般发生在碎片化时间内,学习内容比较零散,并且移动学习资源具有“微小”、“移动化”的特点,因此,以微信为载体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要做到“微”且“精”,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划分,每一块称为最小知识组块[8]。知识组块划分要清晰、合理,而且要注意各组块之间的连接。
2.2.2交互界面简洁化
交互界面设计,如微信界面设计、微信消息编辑与发送、微信公众号导航设计等要做到友好、简洁。资源类型设计可以参考学习者选择,例如短视频优于图表、图表优于文字。
2.2.3学习体验愉悦化
微信是开放、自由的,学习资源的选择也是开放、自由的。因此,在进行学习资源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建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要注意避免频繁的学习资源推送和机械化的交流互动。
2.2.4资源设计动态化
在进行学习资源设计时,要严格遵循照动态化原则,这样可以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对学习内容进行修改、编辑,确保学习内容的灵活性、先进性与准确性。
2.3设计策略
在进行以微信为载体的学习资源设计时,需在微信环境下进行设计,以确保学习资源在微信平台能够以更合理的方式出现;同时需注意媒体设计,应选择合理的学习资源内容。
2.3.1内容设计
在进行移动学习时,学习者的注意力相对分散,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从学习设计角度分析发现,短小、精悍、实用性强的学习组块更加适用于移动学习。因此,在进行学习内容设计时,需注意:一是要确保隐性连续的结构,二是要确保学习内容的单一性和相对完整性。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微信用户比较容易接受的学习内容是能够解决生活中难题的知识,并且学习内容要短小、简洁[9]。
2.3.2媒体设计
媒体设计要能够体现出移动学习资源的特点,目的是让用户接收到以最佳形式呈现的移动学习资源。具体而言,媒体呈现方式应注意文本、图表、音视频等媒体呈现形式,以及它们的格式、大小等设计应恰当。
2.4设计流程
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共包括以下5个流程:
(1)移动支持设备分析。这一流程主要包括学习者对各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使用率、微信使用率、微信朋友圈浏览频率以及学习者是否关注某学习课程的微信公众号等。
(2)移动学习者分析。该流程主要考虑学习者是否熟悉微信功能,是否会使用微信进行移动学习,以及是否容易接受使用微信进行移动学习等。
(3)移动学习需求分析。该流程主要实现学习目标分析、学习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以及学习策略分析,主要为开发移动学习资源提供依据。
(4)移动学习内容选择。该流程根据移动学习与移动学习资源的特点,对移动学习内容进行分解,对分解后的知识组块进行梳理,为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作准备。
(5)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该流程主要是方式和设计呈现。将前期分解好的知识组块进行分类编辑,并设置好微信平台,确定微信界面的交互形式,将整理好的移动学习资源整合到微信中。同时还要搞好学习资源反馈与评价,并不断加以优化,达到最优学习效果。
2.5设计案例
为了便于理解设计流程,本文以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以下简称PS)中的“一寸照片的制作”为例。前期准备阶段,即上文设计流程的第(1)、(2)、(3)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学习者对于微信的使用情况,包括学习者是否使用微信进行学习,是否能够熟练使用微信各功能等;二是了解学习者对于PS的掌握情况,如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快捷方式进行操作,是否能够进行图片的抠图操作等,以及本节知识点的学习目标是学会制作一寸照片。
学习内容选择,即第(4)步,对学习内容进行设计,内容设计要适应学习者的基础水平特征。最后得出结果,制作者将设计好的学习资源发布到微信公众号上,让学习者进入搜索界面查找该课程公众号并关注,从该公众号中找到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给编辑发送“一寸照片的制作”或“一寸照片”关键词,编辑会自动回复该课程,学习者点击即可观看。
3结语
本文结合移动学习特点,以微信为载体,设计和开发移动学习资源,重点阐释了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平台设计要求、设计原则、设计策略,以及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流程,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表明整个设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流程还不够健全、没有进行实际案例分析等,有待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杨建民.基于微博的微型学习资源共建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2]张济先.基于Android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3):38-39.
[3]张亚宁.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5):115-116,124.
[4]申娟,齐阳.微信在成人移动学习中的研究与实践——以“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73-77.
[5][6]马清.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1):104-106.
[7]李怀亮.移动学习社群模式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电脑与电信,2016(8):34-36.
[8]吴燕琴.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9]张长乐.微信社区化网络人际传播的建构[D].合肥:安徽大学,20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