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31 11:54: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当前发展背景下,我国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决定了我国职业教育也需要立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改革,提升育人的有效性,让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得以发展和应用。而如何利用该教育模式,强化人才培养效果,无疑是新时期学校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以会计专业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会计;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孙自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8):1-2.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能够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新的方向,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立足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改革,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满足人才发展需求提供有益的支持[1]。

一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应用于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在当前发展背景下,我国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人才培养的综合化、系统化,不光是职业院校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普通高校也需要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转型升级,努力强化协同育人模式,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对于会计专业教学活动来说,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立足市场动态来针对性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行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日益提高,同时会计涉及的内容和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也应该紧随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深化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颜。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注意教学和企业及市场的有机联系,不断注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这符合教育的需求,更是新时期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2]。

(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能够有效支撑经济发展

        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下,积极推进产业和教育的有机融合,能够提升教育的效率,为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进而有效支撑经济发展。深入来讲,产业构成的核心是产业技术,而产生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但需要产业技术的有效创新和发展,也需要依赖技术技能的积累,不断培养具备高素质、技能的人才。而在当前市场会计工作内容日益丰富的情况下,再加上各学科的不断融合,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会计技能,更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诸如企业财务决策、会计法律法规、合同风险审计、对外会计工作能力等各种能力。而在这种背景下,深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断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完善,能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生产和经营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

\

 
(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能够推进实践育人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努力推进生产与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能够更为有效地推进实践育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高校发展中不断突出自身特色,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的目标下,实践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符合高校教学发展的需要,而通过产教融合,将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纳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融人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管理、操作规范和企业文化,在真实的生产实践环境中,校企协同育人,努力培养职业道德高尚、职业素养优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高超、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于人的全面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充分借助企业的力量弥补自身教学的不足,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实现双赢,也能够让企业实践育人的效果更佳,突出了办学特色,提升了人才培养特色,进而促进高校的发展[3]。

二 当前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高校都先后开设了会计专业,以培养会计工作人才,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培养模式,也具备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内容。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行业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会计的工作环境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同时,随着我国企业发展的日益综合化、多元化,企业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日益丰富,这也促使企业财务工作需要有多方面专业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来支撑相应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于高校会计教学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也需要会计人员能够立足市场需求,有更强的创新性和创造力,这无疑让高校会计专业教学面临新的挑战。而从目前来看,当前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虽然也在不断优化改革,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转型,加些理念仍然滞后,教学手段不够丰富,教学资源较为匮乏,教学内容仍显空洞,使得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困境。在教学中,教师仍然作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无法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人才实践能力不强,主动性差,创造性和创新性也非常薄弱,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被企业所接受,导致企业不想用、不愿用,甚或还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再培训。这显然无法满足新时期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三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基于当前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为了提升教学的质量,通过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来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

(一)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有效应用,同会计专业有机结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一方面,要针对性完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其同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联系紧密,涉及到的财务问题关系到整个企业的有序运转,因此,在培养会计人员时,要立足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课程结构、形式以及评估方法,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对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听取企业的培养需求,然后立足企业客观现实,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有效提升其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丰富教学形式,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校企的有效合作优化,要跳出教材的束缚,教学活动中将科研项目有效融入课堂,积极应用项目教学方法,让实践与理论更为有效的结合,从而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丰富人才知识储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在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如《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建设上,要注意课程设置上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适当增加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强对实践课程的指导和监督的力度。除了讲解理论知识外,也要针对性设置基本专业能力训练以及专业核心课的核心专业能力训练以及专业综合课程的综合与创新能力训练。同时,教学内容上要有效融合实习实践内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训练机会,实现产业和教育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得到专业顶岗实习机会,在实践中不断掌握实践技能。特别是在毕业前一学期,要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安排实习的内容,可以考虑同一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订招聘录用协议,让学生在毕业前有机会同自己今后参与的企业进行了解,进行实践技能演练,从而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另外,在当前会计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也需要立足市场动向,为学生提供差异化培养服务,设置个性化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对进一步知识的了解和扩展,从而更好地服务现实工作。

\

 
(三)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完善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提升协同育人的效率,要努力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完善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一方面,要创新校企合作联盟,整合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构建校企合作联盟,特别是对一些骨干企业,高校同其进行深度融合,营造良好对育人环境,为会计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另一方面,要完善实习教育基地,如同会计事务所等展开合作,为学生提供会计实习机会,让其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自己所学[4]。

四 结语

         近些年,高校一直在努力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强化人才培养力度,希望培养的人才可以更好地胜任企业工作,提升其实践能力,有效转变过去高分低能的人才问题。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符合新时期企业的需求,也符合高校教学发展的方向,因此得以有效推进应用,探讨有效的培养思路,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参考文献

[1]刘震威.“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03)
[2]李迎.关于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7(02)
[3]程晖.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4)
[4]韩雪亭,王金荣.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中国集体经济,2019(02):162-163.
[5]张晓娟,陈亚宇,周燕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刍议[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4):127-1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1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