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从课程不及格率走势探究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31 11:04: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的生命线[1]。课程不及格率、学科竞赛获奖率是衡量本科生学风建设的重要指标。如何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课程学习、学科竞赛,需要辅导员在各个学期的关键时间点进行教育和引导。本文以城市学院三个年级学风建设的情况为分析对象,探究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希望能对新进入工作岗位的辅导员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风建设;辅导员;不及格率

本文引用格式:陆瑞成,等.从课程不及格率走势探究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9,6(39):90-92.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生命线,课程不及格率、考试作弊率是衡量本科生学风建设的重要指标。如何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学习,才是降低不及格率的关键。这需要辅导员不仅了解学生各专业各学期专业设置的难度,还要清楚学生学籍管理中的硬性规定,进而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设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任务,让学生思想上始终绷住一条学习不能放松的弦。

        本文总结了城市学院三届毕业生在大一至大三年级六个学期的不及格率,汇总2016届、2017届、2018届各学期各专业课程不及格情况,以此为研究背景,通过数据观察2018届学风建设各阶段的表现并进行了数据分析比较,并针对在各阶段采取的管理思路和措施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了几点相对成熟的做法,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进行探讨。

一各年级的课程不及格情况及规律分析

        本文通过对三个年级六个学期(主要课程学习阶段)的不及格率进行统计,如图1所示。各年级在第一学期不及格率分别为6.5%、6%、4%,不及格率保持下降趋势。然而,第二学期各年级不及格率分别为9.5%、9.7%、10%,出现大幅度递增。第三学期各年级不及格率保持在8%左右,有小幅度波动。第四学期各年级不及格率分别为8.9%、7.6%、6%,不及格率整体呈现递减趋势。

       综上可以看出,第二学期不及格率增高是各年级普遍出现的问题,希望新生年级辅导员引起重视,另外可以参考前面年级的不及格率来比对本年级的学风建设情况,对可能出现高不及格率的学期提前预防。

二 各年级同一学期学生出现不及格的原因调查及分析

         通过对出现不及格的同学进行谈话发现,第一学期65%的学生因为受到学长(学姐)的影响,如有的学长在散播“60分万岁”“大学不挂科,大学就不完整”等一些不负责的言论;有的学长不及格的科目比较多但依然还担任学生干部,这无形中使新生对学习成绩对学生的重要性产生了误区。第二学期出现高不及格率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学生本人思想上对学习松懈,特别是第一学期轻松度过,让他们没有认真规划第二学期;其次,很多大一辅导员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本身也正处于心理调整期,受自身的经验限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第三,第四学期学生出现不及格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学习态度的问题,专业难度系数增加,自身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导致难点越积越多丧失了学习动力,这部分同学很容易沉溺网络游戏。

三 降低不及格率,促进学风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学生出现不及格主要还是思想上没有端正学习态度,而且在各学期干扰学习态度的因素不一样。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从辅导员的角度就如何降低不及格率,提出几点建议。

(一)强化思想教育,重在坚持

         无可厚非第一学期最为关键,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大学,适应大学生活,第一学期的思想教育引导最为重要,甚至刻不容缓,应该及时抓住新生刚入校心理的需要层次正处于各项都不满足阶段,对于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都停留在迫切需要满足阶段,这时候辅导员作为这个新环境中最信任的人,辅导员的每句话都是“金科玉律”,学生在此阶段接收到信息将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辅导员只需要在以后的各个阶段进行思想教育强化,学生自然会有一个正确的努力方向。抛开第一学期,对于大学生活后面各阶段的学风建设重点,本人认为应在每个学期初每次学籍处理结束后,通过班会利用学生身边受到学籍处理学生的典型案例告诫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切莫违反校规校纪,强化纪律观念和学习意识[2,3]。


\
\



(二)强化班级文化建设,完善班干部培养考核制度

        班级学风的营造,关键在于班级内部文化。班级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程度决定了班级文化的浓厚程度。一个处处显现人文关怀的班级,班级自然形成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班级的学生自然愿意坐到一起相互学习。班级文化的营造关键在班干部的整体素质,而辅导员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通常只能专心培养班级的3到4名干部,这样很容易造成班委成员能力参差不齐,很难发挥出班委的整体作用,所以辅导员一定要完成学生干部培养和考核制度的顶层设计。辅导员应利用团学组织完善的干部培训管理体系,将班级学生干部按职务分工纳入到团学科等学生组织中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并放权给团学组织对负责的班级学生干部进行综合评定,对于能力不行的反馈给辅导员另行选拔,对于优秀的同学按照团学组织给予的评定结果进行综合测评加分。这既满足了辅导员强化班干部整体素质的要求,又满足了各学生组织对人员招募需求,可谓一举多得。另外,还要设立班干部学习能力要求,规定班干部要在每学期末能够站到讲台给同学们讲解本学期重点、难点科目的习题,这样班干部的专业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还降低了班级同学的应试压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如此一来,班级的学风很自然地就形成了。

(三)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发挥朋辈教育作用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随着年级的提高,班级凝聚力在不断下降,宿舍同学间的感情不断增强,彼此之间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根据这一特点,辅导员应不断巩固和促进高年级的宿舍文化建设。首先,宿舍长的培养与作用发挥是工作重点。宿舍长一般是由宿舍成员推荐出来的比较勤快、有责任心、比较信赖的宿舍成员担任。宿舍长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毋庸置疑,辅导员对宿舍长的鼓励和肯定,对于宿舍文化的营造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其次,辅导员应鼓励和宣传建立宿舍小课堂。每到学期末同学们都会积极备战期末考试,宿舍成员相互鼓励督促一起学习,有“学霸”的宿舍,很容易出现小课堂,大家相互讨论解决难点题目,这种学习氛围的影响力不可估量[4,5]。

\

 
(四)构建“家·校”互动机制,促进学风建设

        我们的学生已经进入独生子女的时代,他们心理异常敏感,在大学期间特别是在处理情感问题、学业压力、与人沟通等问题时心理上容易失衡,所以构建家长与学校的互动机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学风建设增添新引擎成为辅导员的又一重任。辅导员此项工作的重心是为学生与家长、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搭建平台,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将每学期末将学生在校的优秀表现以喜报的形式发给家长,让家长感受学校的心意,也为家长跟孩子沟通提供一个话题;二是每个寒假要求学生与家长拍一段视频,促进孩子与家长沟通;三是召开高低年级的家长座谈会,让家长参与在学生不同阶段规划和指导[6]。

(五)关注留级生这个特殊群体

        这个问题正处于发现阶段,正在研究解决途径。自2014年新版学籍管理规定执行后,后进生群体出现了留级生。当前留级生的关注并不够,近70%的留级生认为,很难与新班级进行融合,心理上也不愿意与新班同学接触。另外留级生中近30%最终选择退学或参军休学。这个群体会随着时间推进,不断扩充,应引起关注。

四总结

        辅导员,特别是专职辅导员,会陪伴学生整个大学历程,是学生心中最信任的老师之一。辅导员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阶段的关键参考,对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教育离不开辅导员,学风建设更需要辅导员。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研究[D].许安琪.西南大学,2018.
[2]赵丹钰,高校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6(3):219-220.
[3]王瑾,余志超,张晓莹.对我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35):105-106.
[4]杨健,管恩帅,田雨.高校辅导员加强学风建设的着力点探讨[J].时代农机,2018(10):117.
[5]刘静.辅导员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184-185.
[6]亓海啸.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18(35):145-1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11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