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地方本科院校《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31 09:21: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可以集聚优质教学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根据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从课程建设标准、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考评体系、评监体系等方面对《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详细论述,可为同类院校财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会计;精品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周炜昱等.地方本科院校《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40):133-136.

Construction and Thinking for Quality Cours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i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ZHOU Wei-yu,ZOU Xiang

(Faculty of Business,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aian,Jiangsu,China)

Abstract:Top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contribute to gathering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urse teaching,also shar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Based on the objectives of talent cultivation for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this paper analyzed construction for quality cours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from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standard, content of course,teaching method and evaluation system et al.those five aspects.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put forwar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local colleges.

Keywords:Financial accounting;Quality course;Content;Teaching method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目标应与学校定位相适应,与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与社会需求相吻合[1]。地方本科院校实现了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结合,在人才培养、师资水平、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型大学有明显差异,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内容也不尽相同[2]。本文以我校《财务会计》精品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标准、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考评体系、评监体系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为地方本科院校财会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与内容

       美国学者马杰(Robert Mager)将教学设计比喻成三个基本问题: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哪里?我怎么来判断自己已经到达了哪里[3]?这就是教学设计中经典的目标、策略和评价三项基本内容。对于精品课程建设来说,主要包括课程建设标准、课程实施过程和课程评监体系三项内容。这三项内容相互联系,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建设系统,其中课程建设标准是核心,是编写教材、编制授课计划和编写教案的参照,也是精品课程建设验收的依据。

\

 
(一)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标准

         精品课程建设标准是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编写教材、实施教学与教学评价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在掌握《基础会计学》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紧密结合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重点介绍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该课程的重要特色是突出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实务,培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会计知识基本达到会计师应该具备的专业水平。《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主要依据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通常对于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学生来说,《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以会计实务操作为主,着重讲解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金融资产、长期负债、借款费用、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收入费用利润、所得税的核算以及财务报告编制、会计政策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内容。教学课时的安排以专业要求为出发点,同时结合各个学校总学分的要求和其他课程课时安排综合而定。一般来说,总课时安排在90学时左右,会计专业的学时比财务管理专业的学时要多一些,原因在于要求会计专业学生不仅要懂得实务操作,而且要明白为什么这样操作;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通常仅要求知道如何操作。

(二)选编适宜的教材

       合适的教材对精品课程实施有重要影响,相同的教学内容但教材的编写风格可能会有所不同,正如会计师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对会计知识点要求方面有些是相同的,但考试难易度要求不同,出卷的视角也不一样。会计师考试中作为一个综合操作的试题,注册会计师考试可能仅作为应知应会的基础理论题。所以《财务会计》精品课程的选用教材也要区分偏研究型还是教学型,要针对培养方案来定位,选用优秀教材或者根据学生特点编写校本教材。教材应包括基本教材和辅助教材,辅助教材包括参考书籍、习题集、自学指导书、实训指导书等。

(三)明确重点难点,合理布局授课内容

        在授课这个重要环节中,应当树立“有教无类,乐学致用”的教育理念,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所谓“有教无类”,是指人才的培养应针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特点,不求一律但求创新的个性化培养,允许全面发展与成功的人才培养观和人才衡量观。相信人人有才,帮助人人成材。所谓“乐学致用”是指“寓教于乐”的快乐教学和技能培养的实用教学。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财务会计》基本概念、理论、分录、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重点知识尽量做到在课堂上让学生领会、理解。在编制授课计划和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个人教学能力和授课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施教方案、各章节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合理分配各章节的课时数。在教案编写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使用“了解”、“理解”或“掌握”、“能”或“会”或“综合应用”等等级来表述学习要求的目标程度。不同学习目标程度的特征及表述选用词语如表1所示。上好《财务会计》课,备课是基础,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能够全面驾驭,需要讲授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生的听课精神、关注度有限,在九十分钟的课堂听课过程中不可能自始至终保持全神贯注。因此在授课时,对于重点内容需要重复2~3 遍, 让他们从视觉、听觉上对这些重点烂熟于心;对于学生能够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加以理解并掌握的非重点内容,没有必要花费太多课堂时间,只需要对于这些非重点内容做到不忽略、不遗漏即可。在有限的课时内,以课上为主、课下为辅;课上学懂学会、课下练习巩固来提高学习效率。

\

 
(四) 创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教学方法

       学习过程中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循环状态,一是正向循环状态:不会→听懂了→会做作业→学会了→能力增长了→有成就感;二是逆向循环状态: 不会→没听懂→不会做作业→没学会→失败了→心怀挫折感。教学方法要围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正向循环学习状态来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交替采用以下五种教学方法,如表 2 所示。当然, 具体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还需要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不仅是实务工作需,也是未来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税务师考试、内部审计师考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等经济类职称考试或资格考试必考内容。但《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多、知识点繁、杂、难,多数学生反映很难学好。怎样帮助
学生快速理解掌握却又不易忘却这门课的知识点呢?笔者认为财务会计教学中的知识点可多采用总结式、对比式的教学方式,如表 3 所示。通过运用总结、对比式的教学方法,将课程知识点由分割向综合进行转变,对提高该课程知识点掌握程度具有显著的帮助。

\

\


        此外,对《财务会计》的某些知识点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技巧来“教”和“学”。①口诀方式易记易懂,比如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三步分录:投资发生时——份额入账,确定差额;被投资方公布年报时——期末损益调整,确认投资收益;宣告现金股利时——挂应收股利,冲减损益调整等。②串连记忆易入心,财务会计的有些业务分录是一连串的,所以要教授学生怎样结合业务先后顺序编制一串分录。如应收票据的核算:取得票据、票据到期收到款项或票据到期被拒付、票据贴现。又譬如应付债券核算:债券发行、计息、折溢价摊销、到期偿还。还有金融资产核算也是如此:金融资产的购入、持有期间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等。③财务会计涉及的有些业务则必须是打包录,如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打包分录有购进、发出、差异分配等。④财务会计的有些业务分录必须是连锁分录,如确认收入的分录后面必有结转成本的会计分录;结转本年利润的分录下面一定会有计提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等。

五) 构建教、考分离的考评体系

         考试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科学的测试方法不仅能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进行正确评价, 而且还应能起到激发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财务会计》是财会类学生职业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门课,为了学好用好这门课,除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外,考核方式也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检验学生课程理论的巩固程度及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的掌握,本课程通常实行期中、期末两次考核,考试采用闭卷加案例分析的形式。课程组的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的要求统一命题, 形成由 10 至 20 套试卷组成的试卷库,命题的难易程度及知识点的容量根据大纲及学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每套试卷内容与其他试卷内容重复率不应超过 10%,试卷内容及难易度需要由课程负责人审核, 试卷库的考试内容应涵盖课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试卷实行流水阅卷,专人复核,确保阅卷符合规范, 成绩公平、公正,不出差错;考试成绩一般要符合正态分布。

六) 建立跟踪评监体系

        课程评监阶段是课程建设的第三个阶段,也是课程建设的最后阶段。课程评监包括课程评价和课程监督两个方面。课程评价由不同的人员和机构进行,主要包括学生评教、教师互评、教学管理机构评价和社会、企业评价。学生网上评教是最直接的教学反馈,网上评教不只是简单的在课程结束后给任课教师评分,而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为师生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正、改进其教学工作,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课程监督除了要加强课程实施阶段的事中和事后监督和控制,即教学的日常监督和控制外,还要加强课程建设的事前监督和控制。此外, 在课程评监方法操作中,还要注意评监方法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问题。

二 结束语

        《财务会计》作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做好做优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既要能够科学地反映教学的规律、特点,又要保证培养的会计人才符合培养质量标准、满足社会要求 [4]。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建设的最终结果应该是资源、成果的师生共享、共赢。精品课程建设后,首先是有利于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是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专业背景、学历、学缘、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不断加强;再者是有利于教学条件得到改善, 能够形成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及教辅书籍;最后也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增强,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的能力提高。课程建设完成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建设成果,如自编教材教辅书籍、多媒体教学课件、规范的教案、备课笔记、试卷库、试题库、教学视频等 [5],进行资源共享。通过与学习者的互动,培养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发挥精品课程资源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侯治富 , 金祥雷 , 谷树严 , 等 . 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J]. 中国大学教学 , 2006 (1): 21-23.
[2]中国高教研究课题组 . 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 [J]. 中国高教研究 , 2009 (12):15-18.
[3]梁林梅 , 郑旭东 . 美国教育技术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人物调查研究 [J]. 电化教育研究 , 2009 (10): 111-114.
[4]王丹, 杜俊. 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J].职业技术 , 2017, 16(5): 9-12.
[5]何克抗 .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J]. 电化教育[5]研究,2007(3):17-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0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