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思政课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勇于大胆改革创新。而现今,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存在着观念相对滞后、实效性不强、氛围营造不够等很多突出问题,这严重弱化了思政课教学,应从加强思政课教学的观念创新、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营造思政课教学的良好氛围等路径中寻求解决之道。
关键词:自媒体;思政课教学;问题;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秦培涛,等.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3):40-42,57.
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Path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ra of we-media
QIN Pei-tao1,ZHAO Shan2
(1.Anhui University,School of Marxism,Hefei,China;2.Anhui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Philosophy,Hefei,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we media”has brought a profound impact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nd must be bold in reform and innovation.Education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now,there is idea relative lag,the effectiveness is not strong enough,ambience,many prominent problems,which severely weakened the education courses teaching,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strengthen ideological education courses teaching cour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of education courses teaching such as path to seek the solution.
Key words:Since the media;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oblem;The path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记录者,同时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其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高校大学生热衷或习惯于从网络自媒体中获得知识和信息,这样会不自觉地接触到良莠不齐的思想内容,会不可避免地对年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不良的影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应顺应自媒体时代的巨大变化,积极应对挑战,大胆改革创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 自媒体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影响
(一)自媒体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
自媒体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与思维方式,它正变成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关注大学生这种日常学习与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自媒体的积极作用,通过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方式的对接来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创新。自媒体具有超大的信息量,能够丰富和充实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使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让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自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传输技术,能够带给大学生以全新的视觉体验,极大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助于思政课进入大学生的头脑;自媒体便捷的沟通交流方式,拓展了师生、生生间的交流空间,让思政课从课堂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自媒体给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和机遇,高校思政课应抓住机遇,勇于大胆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新教法新模式。
(二)自媒体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
自媒体最近几年呈膨胀式发展,其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西方的宪政和普世价值等思想也趁机混入其中。思想尚未真正成熟的大学生是使用自媒体最多的群体之一,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由于大学生的甄别和认知能力有限,有些大学生会由于其外在所谓的合理性而不自觉地接受其内在的思想,而由此质疑思政课内容的合理性。这与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和意义背道而驰,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混乱和变质。正如研究者所说“一些学生对时尚文化的误读、对流行文化的误判、对主流文化的误解,直接影响着他们对高尚理想信念的追求”[1]。自媒体灵活多样的传播和互动手段吸引了好奇心强的年轻大学生,他们把使用自媒体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些大学生习惯性地乐意阅读和接受自媒体的信息,而淡化了相对干涩枯燥的思政课的学习。相对自由和隐蔽的自媒体空间成为一些大学生发泄情绪和博得眼球的领域,他们随意地发布和转发一些不良和不实信息,吸引聚集、围观和热议,容易引起局部的网络舆情,污染校园的网络政治生态环境,这对肩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的高校思政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问题
如何应对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是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前的重要任务。当前,自媒体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了深刻的影响,而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不能适应自媒体带来的各种变化,这就弱化了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观念相对滞后
有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管理者认识不到自媒体对思政课的巨大影响,没有针对自媒体的变化提出和制定相应的思政课改革对策;有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管理者虽然认识到自媒体对思政课的冲击,但因迫于改革的难度而迟迟不能出台有实效性的改革;有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管理者虽然进行了一些关于自媒体的思政课教学改革,但没有把此项改革置于思政课大改革的系统中,犯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有些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坚持秉承“以我为主”说教的教育理念,不能善于运用自媒体跟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关系;有些高校思政课教师运用自媒体促进教学效果的观念意识还不强,不能及时地捕捉和发现学生在自媒体上的最新思想动态,而面对学生对自媒体信息的疑惑,高校思政课教师不能做出适时地解答。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效性不强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做出相应的配套改革。现今,思政课教学改革相对滞后,没有充分利用自媒体进行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自媒体正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场域。有些高校教师认识不到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重要影响,认识不到自媒体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利用自媒体充实思政课教学的教学内容,也不注重从自媒体中发现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及思想动态,更不注重结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开展有针对性地思政课教学。而今,有些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停留在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授课,教学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偏重于理论的讲授和思想的灌输,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差,导致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够,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有些高校虽然也实行了自媒体思政课教学改革,但实效性不强,很多方面流于形式。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氛围营造不够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离不开学校的大环境,离不开学校自媒体氛围的营造。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不只是思政教学部门要完成的工作,还需要学校其他相关部门的支持。现今,一些高校没有加强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顶层设计,缺少整体性和长远性规划,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只是思政教学部的事情,没有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同创新。有些高校缺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自媒体培训,也没有鼓励和支持有关运用自媒体进行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更没有把思政课教学改革置于高校自媒体建设的大系统中去。有些高校缺少思政课自媒体教学的平台建设,没有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阻碍了师生间、生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有些高校缺少校园自媒体文化建设,没有将思政课纳入到校园自媒体文化建设中去,没有形成浓厚的校园自媒体文化氛围。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路径
(一)加强思政课教学的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加强高校自媒体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首要性问题,也是最关键性的问题。如果不转变观念来应对自媒体时代的变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就难以走向深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相关方不仅包括思政课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还包括大学生辅导员及校园思想政治环境营造的各方。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观念创新不仅需要教学改革相关方的集体智慧,也需要教学改革相关方积极而主动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更需要教学改革相关方的统筹规划和协同创新。
高校思政课教学管理者应尽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自媒体对思政课教学带来的巨大而深刻影响,顺应自媒体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高校思政课教学管理者应充分发掘和利用自媒体给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的契机和机遇,努力探索思政课教学的新方式新方法,逐步形成实效性强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高校思政课教学管理者应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思政课教学改革相关方的协同创新,把自媒体思政课教学创新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自媒体思政课教学改革置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系统中去,把自媒体思政课教学改革置于高校自媒体建设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学校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关于自媒体的相关培训,开展自媒体公开课的宣传和巡讲,让自媒体教学改革的理念深入人心。
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根据自媒体时代的变化科学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如雨课堂、慕课等混合式教学形式。在文化多元的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学必须直面大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导向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受教育者个体生命的需要,关注生命价值,关心尊严、自由、平等、幸福、多元等现代公民社会理念[2]。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尽快转变“高高在上”说教式的教学观念,建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充分发掘和利用好自媒体的优势,实现由教学权威意识向教学平等参与意识转变,建立起师生间平等的沟通交流方式。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如何利用自媒体改进传统思政课教学,并积极参加相关自媒体教学的学习和培训,努力提升自身利用自媒体的能力和水平。
(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引入形式多样且被大学生广泛使用的自媒体能够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而吸引力和针对性恰恰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改革的重要维度,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效性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效性,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媒体的新特征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大胆革新,全面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自媒体每天都会产生数以亿计的数据和信息,能为思政课教学提供鲜活的素材,能够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要时刻了解和关注大学生在网络自媒体上的思想动态,及时搜集和整理出近期大学生比较关心的、与思政课相关的社会热点、难点及困惑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重构,这样能够“及时将网络资源巧妙地引入课堂教学,通过有针对性思想引导和讲授,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入脑入心”[3]。思政课教师应通过自媒体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分析和研判自媒体上多元的社会思潮,增强学生自我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对出现的自媒体舆情,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正确地去引导学生,把思政课教学延伸到自媒体场域,形成思政课教学与自媒体的有效融合。
自媒体具有直观、便捷、互动、超时空等独特的优越性,思政课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的这些优势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多样化的时代要求,也难以完成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更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需求。因此,应构建雨课堂、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能通过自媒体参与到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对网络自媒体的覆盖。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发布上课的资料、开展专题讨论、设计作业等内容。学校可以开发和推广使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APP软件,同学们通过手机可以观看思想政治网络公开课,也可以很便捷地获取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还可以参与师生问答和讨论,让思政课教学占据自媒体的思想阵地。
(三)营造思政课教学的良好氛围
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仅是课堂的事情,它需要良好的氛围。马克思曾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最关键地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刻分析和把握自媒体时代下校园文化环境的新变化,时刻用最先进的文化去引领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宣传正能量为基本点,通过合理的“议程设置”,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引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用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先进文化来占领校园新媒体舆论阵地[5]。加强校园网络自媒体平台建设,学校要建立和维护好专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学院网站也应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版块,同时要加强学校及学院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建设,多发布和推送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的“干货”文章,注重加强同学们间、师生间的互动,形成浓厚的积极向上的网络自媒体文化氛围。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发挥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等校园组织的作用,努力一批培养网络自媒体意见领袖,掌控好校园网络自媒体的话语主导权,以正确引导校园思想文化舆论方向。学校应把网络安全法和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的范畴,教会大学生如何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解读与使用自媒体信息,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和媒介素养。“在自媒体环境中,由于‘隐形人’的出现和‘把关人’的缺失很容易扰乱网络的传播秩序,因此,自媒体时代更应强调传播的法律和道德规范。[6]”
参考文献
[1]杨芳,郭万牛.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转型[J].南京政治学报,2013,(2):137.
[2]潘晴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推进的路径[J].探索与争鸣,2011,(8):70-72.
[3]吴艳冬.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其创新策略[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6):118.
[4](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社,1995:92.
[5]袁雅莎.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127.
[6]于翠玲.大学生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