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在这一学校定位下,工艺美术专业根据自身特点探索施行基于大师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总结归纳了四点经验:大师工作室建设、灵活的师资引入模式、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来源广泛的实践项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
本文引用格式:王春伟.应用型本科基于大师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30):15-16.
南宁学院是一所由南宁市政府和民革广西区委合作共办的;2012年11月受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3年入选国家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艺术等为辅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践行“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的办学理念。
一 现代学徒制
传统学徒制在中国由来已久,是文化和技能传承的重要途径,几百年来为各行各业广泛运用如:相声、中医、手工艺等。由于教育方式的革新,学徒制在中国一度被摒弃。近年来,由于社会对有工匠精神的熟练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学徒制的价值重新受到重视,并赋予现代的内涵,并命名为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指以育人平台(“校中厂”、“厂中校”、大师工作室、艺术团体)为载体,以课程或项目为纽带,以教师(师傅)深入指导为支撑,教师和学生、师傅和徒弟面对面的一种教育方式,以“一对一、一带多、师带徒”的形式传承技艺和传授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1]。
二 工艺美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
工艺美术专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工艺美术是指制作手工艺品的艺术,强调的是以手工为主的技艺,使用的各种技术包含了金工、编织、陶艺等。学徒制在技能的传承、品格精神的内化方面有突出的优势。手工技艺的传承在中国历经数千年辉煌延续至今,主要采用的就是学徒相传的传授方式。
现代学徒制是在学校教育为主体的背景下,反思传统学徒制对人才培养的价值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具有引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到教学环节中来担当师傅,带领徒弟(学生)进行学习和工作,在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徒弟更好地掌握技艺的细微之处和不同问题的处理方法,能加快对工艺技能的熟练掌握,同时在师傅严谨的工作作风中对徒弟潜移默化地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现代学徒制在加快知识技能传承、培养实践能力和良好工作作风方面的价值,正适用于以手工技能为主的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上。同时,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注重培养技能的特点也与应用型本科南宁学院“应用型、新体验、开放式”办学的理念相吻合,因而南宁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成立之初就开始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三 现代学徒制的建设探索
南宁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实施的现代学徒制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筑巢——大师工作室建设
大师工作室的建设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基础。现代学徒制的运行平台,需要有真实的工作环境,这个环境对于工科专业来说一般是学校与较大型的企业合作共建的“校中厂”或“厂中校”,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职工作为指导的师傅。但是对于工艺美术专业却不太现实,因为工艺美术行业的企业一般规模都不大,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容纳学生去实践,也缺乏足够的精力投入到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中。因而筑巢引凤式的校内大师工作室制是比较符合工艺美术行业实际情况的工作情境平台形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工作室硬件设施的建设,这就需要学校方面较多的资金投入。南宁学院工艺美术专业根据自身专业发展方向,建设了六间涵括雕刻、陶艺、染织、金工等工艺门类约800平米的大师工作室。
(二)引凤——灵活的行业大师引入模式
灵活的行业大师引入模式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保障。巢筑好后,接下来就是引凤。引进人才要以开放式的理念,不拘一格、灵活的形式引入在行业中较有威望的工艺美术大师。引入的形式可灵活多变,是因为许多行业大师都有其自身的事业,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工作中来,入驻工作室指导徒弟的形式可以是短期的工作坊,或是根据实践指导需要不定期到岗和全职入岗的形式,此外要使大师入校适应学校的教学需求,还需给其配备相应的教学助手,帮助其与学校的教学衔接。南宁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引入的行业大师有国家级玉石雕刻大师李玟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利成世、广西艺术创作最高奖“铜鼓奖”获得者黄剑等。
(三)搭台——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
大一、大二主要进行专业基础能力、设计思维、基本工艺包括雕刻、陶艺、染织和金工方面的培养和学习,学生在学习和了解这些工艺的基础上;大三的时候每个学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入不同的大师工作室进行一门技艺的专精学习,为期一到两月不等。为了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免除其他课程的干扰,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专门安排有大师工作室的实训阶段,充分保障基于大师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实训的时候是全天候的,以上班形式,按时到大师工作室跟着大师进行工作。工作完一个阶段后,又重新以学生身份回到课堂的学习,这样学习就会更有针对性。
(四)唱戏——来源广泛的实践项目
实践项目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动力。对于工作室的运行而言,项目是运行的关键,大师工作室除了靠学校的初期硬件投入,后期的运行费用和盈利都要依靠项目获得;实践项目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是获得成就感,二是适当的经济回报。实践项目也是连接学徒的纽带,有了项目的支撑,师傅对徒弟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工作室项目的来源可以是赛训结合的课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每年都会举行,“金凤凰”与“百花杯”全国工艺美术大赛,通过组织参赛,可以了解行业的最高设计与制作水平;还可以是通过师傅的行业关系引入更多实践的项目;发展到后期,大师工作室的实力得到认可后,可以承接社会的项目。这些来源丰富的实践项目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关键所在,学徒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如何根据材料特性构思想法,如何处理出现的突发问题,如何一点一滴地打磨自己的作品,技艺和工匠精神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下去。
四 成果及影响
南宁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在实施基于大师工作室的平台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突出的影响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主要表现在2018年暑假,工艺美术专业大三学生中接近半数放弃休息,选择留校在大师工作室里工作,师傅与徒弟共同奋斗,氛围良好。
基于大师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产生了一些优秀的成果和作品。2017年李玟翰大师指导的徒弟作品参加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获金奖一件,铜奖一件;同年李玟翰大师工作室徒弟作品参加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百花杯”获铜奖两件,以在校生的身份参加行业最高比赛能获奖殊为不易,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技艺水平,也体现了南宁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实施了基于大师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在人才培养上的优越性。
五 总结
可见,基于大师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艺美术专业的实际情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学徒制与教学的衔接关系、大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等问题才能更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深南,李桂霞.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6(12):123-126.
[2]陆君玖.谈工艺美术教学中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135-137.
[3]蔡峰,王公明.工艺美术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130-131.
[4]叶军峰.基于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岭南特色工艺传承基地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6(06):112-1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