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防治产后抑郁症的新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1 16:07: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通常产后抑郁症在产后六周内发病,该病的临床特征与其他疾病的抑郁发作没有很大的差别。若能在临床实践中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该疾病,多数患者可以在三到五个月内恢复。对于症状轻微的患者可以使用心理疗法,对于某些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当用合理的药物治疗。社会、家庭以及产妇自身都应该承担起预防产后抑郁症的重任。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治疗;预防

本文引用格式:沈玥赤.防治产后抑郁症的新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7):114,118.

0引言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所产生的精神障碍,主要是抑郁情绪障碍,临床表现[1]是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甚至自杀,而且常常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随着新生命的到来,产妇及其家庭的压力剧增。目前,我国产妇的产后抑郁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所以更好地防治产后抑郁症势在必行。

\

 
1关于产后抑郁症治疗方面的进展

1.1非药物治疗

1.1.1心理治疗


         该方法主要是为了让产妇感受尊严和信心,重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心理治疗的优势是可以重建患者的内心世界,加强其与人沟通的能力,并且对婴儿的成长发育不会有负面影响,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心理治疗一般作为首选疗法。目前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心理治疗最为常用。目前有一篇国外的专家学者认为祷告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祈祷[2]作为一种产妇宣泄情感,坦白自身的窗口。

1.1.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的具体是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电刺激治疗,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等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主要适用于一些重症患者,这种方法安全有效[3]。重复进颅磁刺激可以影响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功能,高频左额叶刺激对产后抑郁症有确切的疗效[4]。

1.2药物治疗

        目前没有特异性药物,建议从单一药物开始,并且最好是选用一线药物: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包括帕罗西汀、氟西汀和盐酸舍曲林[5]等等,作用机制是使突触间隙中的5-HT浓度增加,但是这类药会造成出生缺陷,应该慎用。帕罗西汀主要适用于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值得注意的是:该药停药时应该渐减量,否则会有撤药反应。曲舍林用药早期会焦虑或产生惊恐,用药初期要加强监控。此外还有非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的新型抗抑郁药: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安非他酮等等。一些传统的抗抑郁药物例如三环类药物:阿米替林、氟苯氧丙胺等仍然在临床上使用。单胺氧化酶类药物起效快但是副作用大,不作为首选药。用药时则应该注意对产妇和婴儿监护,防止意外发生[6]。

1.3其他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产后抑郁症患者使用中医。有研究[7,8]表明我国的传统医学针灸似乎对产后抑郁症有效,而且不良事件少见,常用的穴位为:内关,太冲和百会。中药治疗均口服给药,有丸剂、散剂等等,常用的中药为:连翘,柴胡,甘草和白芍等。常用的方剂[9]主要是:自拟解郁柔肝汤、柴胡疏肝汤、归脾汤、参归仁和剂和小柴胡汤等等。但是,由于中医的局限性,迄今为止的疗效尚无定论。为了确认针灸对产后抑郁症的是否真正有效,还需要遵循标准化指南和低偏倚风险的进一步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

2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新措施

2.1社区措施


        目前在社区可用的方案主要有做好产前保健与抑郁筛查、产后视访、举行讲座咨询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还有一种新兴的措施就是利用手机应用软件进行围生期抑郁的筛查和干预[10]。这种方式可以增加筛查面,从而关注和管理更多的产妇。还可以孕妇们利用网络论坛来分享经验,调查结果表明[11],在线论坛可以为新妈妈们提供社会支持。她们可以信息共享,增加娱乐来源,并为参与者提供一种归属感,减少她们因为新的身份而感到孤独。

2.2医院措施

          医生应该在临产之前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加强产后护理和给予更多的精神支持,从而让孕妇做好心理准备,让她们摆脱焦虑恐惧,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对。于一些有并发症,或者需要行剖腹产术,或者平时情绪控制能力不佳的产妇应该给与更多的关注与关爱。在产前要做好妊娠知识的宣传,使产妇可以积极处理由于妊娠和分娩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提高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关注度。有研究[12]表明:如果婴儿的发育状况良好以及产妇的营养充沛,那么患产后抑郁症的几率将大大降低,所以,医务工作者应该提高这方面的关注度。通常一个新生命来到一个家庭,家庭的重心会自动向新生儿倾斜,往往母亲的心理改变被忽视。我们医护人员应该与产妇多沟通、多交流,积极疏导。对于那些平时多愁善感,性格内向的产妇更是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同时要与家属保持沟通,教会他们以下护理产妇的方法。一项横断面研究[13]表明:如果产妇在产前阶段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并在产房中服从医师的指导,这将大大降低产后抑郁的风险。此外,积极开展宣传,利用多种平台,例如电视、报刊、杂志和公众号等等,宣讲产后保健常识,从而消除对分娩的恐惧,提高防病能力。

2.3产妇自身措施

         女性从自身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是正面解决疾病的最佳途径。孕妇更多地在户外活动,例如:散步,骑自行车,打球,慢跑等,而不应该每天待在家里喂孩子。有研究[14]表明:运动可以预防产后抑郁症并且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加快身体素质恢复。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的情绪,良好的户外环境可以使产妇的抗抑郁神经递质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有文献[15]指出:产妇的运动必须到达一定量之后才能真正预防产后抑郁症。

          我们应该提高对产后抑郁症重视程度,产后抑郁症并非是无痛呻吟,它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水平。本文作者阅读和研究了较多的文献资料,总结出一篇对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综述,旨在帮助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中正确应对该疾病。医院与家庭应当共同努力,给母亲和孩子一个安全、健康及幸福的生活空间。

\

 
参考文献

[1]Davalos DB,Yadon CA,Tregellas HC.Untreated prenatal maternal depression and the potential risks to offspring:a review[J].Arch Womens Ment Health,2012,15:1-14.
[2]Johnson KA.Prayer:A Helpful Aid in Recovery from Depression[J].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2018,57(6):2290-2300.
[3]赵峥,何艳,张长军.重复进颅磁刺激联合文拉法辛治疗产后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75-5177.
[4]张谨诒.精神分析联合曲舍林对产后抑郁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6):22-23.
[5]O’Hara MW,Pearlstein T,Stuart S,et al.A placebo controlled treatment trial of sertraline and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J].J Affect Disord,2018,245:524-532.
[6]Blais L,Salah Ahmed SI,Beauchesne MF,et al.Risk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Among Women with Asthma[J].J Allergy Clin ImmunolPract,2018.
[7]Li S,Zhong W,Peng W,Jiang G.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in postpartum depress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cupunct Med,2018,36(5):295-301.
[8]Yang L,Di YM,Shergis JL,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J].Complement Ther Clin Pract,2018,33:85-92.
[9]汪显敏,陈碧,王东,等.解郁疏肝汤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13):74-76.
[10]彭飞,王小年,王青.面向社区的孕产妇围生抑郁主动筛查干预系统[J].智慧健康杂志,2016,2(2):29-34.
[11]Teaford D,McNiesh S,Goyal D.New Mothers’Experiences With Online Postpartum Forums[J].MCN Am J Matern Child Nurs,2018.
[12]袁志兰.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病率及发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医药前沿,2012(23):203-204.
[13]Unsal AtanŞ,Ozturk R,Gulec Satir D,et al.Relation between mothers’types of labor,birth interventions,birth experiences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A multicentre follow-up study[J].Sex&Reprod Healthc,2018,18:13-18.
[14]Carter T,Bastounis A,Guo B,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exercise-based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ng or treating postpartum depress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rch Womens Ment Health,2018.
[15]Davenport MH,McCurdy AP,Mottola MF,et.al.Impact of prenatal exercise on both prenatal and postnatal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r J Sports Med,2018,52(21):1376-13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95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