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二次预检分诊在儿科门急诊高危患儿识别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1 14:57: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二次预检分诊模式在儿科门急诊中应用效果,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方法2018年儿科二次预检分诊模式与传统分诊模式,就治愈率、死亡率、医患纠纷发生率等5方面比较。结果以上5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次预检分诊模式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儿科;二次预检;分诊

本文引用格式:高琼,冯小华.二次预检分诊在儿科门急诊高危患儿识别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7):255-256.

The Application of Secondary Preexamination and Triage in Improving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Pediatric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High-risk Children

GAO Qiong,FENG Xiao-hua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kun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angsu university,Kunshan Jiangsu)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condary preexamination and triage in pediatric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octor-patient disputes,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hospital services.Methods n 2018,the two pre-examination and triage modes of pediatrics ar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riage modes.cure rate、mortality、the incidence of doctor-patient disputes was compared in 5 aspects.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bove five aspect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The
two preexamination and triage modes achieved the expected results.

KEY WORDS:Pediatric;Second preview;Triage

0引言

        门急诊是医院专门开设服务病人的工作窗口,属于医院不可分割的部分。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近几年儿科病人与日俱增,患儿病情复杂,病情不稳定,急性病居多,慢性病较少,病情恶化快、家长急切紧张等特点。儿童或婴儿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医院看病,首先到儿科门诊进行预检分诊。这个窗口对医疗患者的服务态度和水准直接影响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的整体印象,关乎他们的人身安危。

         但传统的门诊预检分诊模式存在缺点:高峰时间段总分诊台病患多、环境嘈杂、各科病种杂、病患或家属病情表达不清、检测项目少等原因,难免会存在患儿分诊错误的现象,延误患儿就诊,让病者来回奔波折腾,加大医、护、患三者之间的矛盾,造成医院在广大患者中的印象下降,降低治疗质量等。本文提出儿科急诊二次预检分诊模式,即医院对患者先分诊再挂号然后再分诊,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高危患儿的识别率,缩短高危患儿就诊时间,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儿科门急诊二次预检分诊模式在我医院成功应用,获得良好的效果,下面详述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属于一所三级医院重要部门,2017年全年急诊病例统计数据430544例,平均到每个工作日约1168例次,抢救急症患儿3642例次;2018年全年急诊病例数量增加,达到471546例次,平均日门诊量约1294例次,抢救急症患儿4718例次。预检分诊台皆安排工作5年以上,取得预检分诊准入资格,并且工作认真负责的护士进行分诊。

1.2方法

        传统分诊模式下患者看病流程见图1;二次预检分诊模式下患者看病流程见图2。


\


1.3观察指标

       对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到我医院儿科看病的患者或家属下发满意度调查问卷,就服务态度、就诊流程、医疗水平、看病等待时间、康复注意事项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等级评定。等级划分为良好、中等、差3个等级。问卷下放后及时填写,确保回收率100%。比较医院改革前传统预检分诊模式与改革后二次预检分诊模式下优缺点,包括治愈率、病人死亡率、两次预检分诊错误率、医患纠纷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病等待时间方面详见表1。比较结果表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医院改革后的两次预检分诊模式有很大的优选取SPSS 16.0软件对采集的数据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一般规定:均数±标准差代表计量资料,代表均数,s代表标准差,选择t检验;%代表计数资料用率,选取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院改革前后的两种模式比较分析


       分诊错误或遗漏概率、治愈率、死亡率、医患纠纷发生率、看势,提高医疗质量,缩短看病时间,提高就诊效率,减少医患矛盾,提高治愈率等优点。

2.2两种分诊模式下患者及家属印象调查表(见表2)

         从表2明显可以得出,两次预检分诊模式对来医院就诊人员和家属优势远大于传统分诊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传统预检分诊模式存在的缺点:(1)患儿家属缺少基本医学常识,不了解病理的原因和病情轻重,容易对患儿的病情表述不清,分诊护士因为忙乱或个人经验不足等问题导致危急病例不能立即治疗,错失治疗时机。(2)患儿病情不稳定,可能在等待就诊时病情恶化,医护人员却没能及时发现,加深家属不满情绪,严重的导致医患矛盾。

         二次预检分诊模式的长处:(1)患儿及家属来到医院儿科经过第一次预检分诊筛选被安排到对应的就诊区域候诊,等候过程中护士确保落实第二次预检分诊工作,通过巡视查看患儿状况、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恶化,优先安排危重症患者就诊。据有关资料记录,三、四级患儿中有四分之一患者在等待就诊过程中病情恶化,进入高危状况,及时对高危患儿的识别,并展开救治,大大的提高了患儿的存活率和治愈率,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2)在二次预检分诊中护理人员对患儿已完成监测生命特征等项目,不需要就诊时医生重复测量,提高了医生接诊效率。(3)在二次预检分诊工作模式下,护理人员和病者及亲属可以充分交流沟通,传授康复保养知识、帮助患者依次候诊,使患儿及亲属切身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缓解患者及亲属焦急的心理状况,降低医生与病人间发生纠纷的概率。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二次预检分诊模式保证了患者合理分诊,及时安排危急病症患者就诊,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有效规避患者候诊期间的风险,提高儿科门急诊整体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程宝珍.急诊预检分诊研究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2013,27(10):3207.
[2]熊家梅.儿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4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9507.html
本文标签: 儿科 ,二次预检 ,分诊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