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恶性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早期征象及护理对策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21 13:50: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早期征象及护理对策。方法从我院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恶性综合征患者36例,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强护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要好(夕<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要高(夕<0.05)。结论加强护理对恶性综合征的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恶性综合征;危险因素;早期征象;护理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赵童玲,何静.恶性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早期征象及护理对策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4):249-250.

0引言

        恶性综合征是因为精神病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比较少见但能够致命的病症,差不多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都可导致该病症发生。其病症的表现为高热、肌强直、意识障碍、木僵、缄默还伴随出汗、心跳过快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11o一般的检查没有特异性,重要表现为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白细胞增加。其病症有误诊漏诊率高、来势快且凶险、死亡率高等特点。早期识别和及时停药是恶性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并且要进行支持性护理,这样能够减少恶性综合征的死亡率。护理人员不但要了解掌握患者用药情况,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情况变化,还要对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及时上报。本文研究对恶性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早期征象及对患者进行护理,现将研究及护理体会进行如下报告。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恶性综合征患者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31.2±10.8)岁;平均病程(7.3±4.2)年。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18例,研究组1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F>0.05),通过医院批准,而且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1.2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病例进行详细查阅包括当时住院病例及有关病情的记录,并制作调查表,内容有一般情况、入院诊断、早期征象、使用抗精神病药情况以及个体因素。对照组的基础护理对抗精神病药物停止使用,进行对症治疗,通过输液补充维生素、能量合剂,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气道保持通畅。注意及时清洁口腔内积聚的唾液及吸痰。研究组的加强护理:在此基础护理上再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早期一般使用苯二氮连类药物,如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对恶性综合征进行改善,若是急性恶性综合征,可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高热者采用物理降温:对高热患者要进行物理降温,将冰袋放在患者血管丰富的部位,并用酒精擦浴,对头部的降温要特别重视[21o

        1.3观察指标。患者的护理效果判断标准如下。显效:恶性综合征患者的高热、肌强直、意识障碍、木僵、缄默等病症已消除;有效:恶性综合征患者的高热、肌强直、意识障碍、木僵、缄默等病症有所好转,但没有完全恢复;无效:恶性综合征患者的所有病症没有得到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数据统计应用SPSS 18.0,计数计量资料应用X'(%)以及t检测(了士s),F<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要好(P<0.05),具体见表1o

\



3讨论

         对于抗精神病药所导致恶性综合征,其特征是高热、肌强直及植物神经系统紊乱,还伴随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升高,白细胞增加,恶性综合征一般发生突然,而且容易误判漏诊,若处理不及有生命危险[31。对恶性综合征的发生率现在并不清楚,但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很少发生恶性综合征。本研究发现恶性综合征危险因素是年轻人较多,而且男性多于女性,营养不良,兴奋过度。进行早期治疗,可以采取肌肉注射或使用高效价类药物。根据结果与研究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

         对基础护理要进一步加强,让患者在温湿度适宜的安静房间中。要做好饮食护理,其饮食方式是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必要时通过静脉或鼻饲补充营养。要做好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擦拭保持口腔清洁,每天三次。若患者无意识,要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定时进行翻身、拍背,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必要时进行给氧和吸痰,让呼吸道保持通畅。在持续吸氧的过程中,要依据病情调节氧流量[41o做好大小便护理,患者排大便后将毛巾浸入温水中,进行擦洗时,不要用力太大,避免伤到患者皮肤。有尿潴留或小便失禁者要保留导尿管,避免反复插管导致尿道损伤。

         恶性综合征早期一般表现是兴奋紧张、行为混乱,出现后期肌张力持续增高、抽搐、强直、昏迷等症状。患者兴奋过度时会表现出大喊大叫、躁动不安、拒绝饮食、不配合治疗等,这时要加强安全护理,确保患者安全,最好在床边加护栏,必要时要应用约束带。在进行约束时要会约束技术,防止约束不当导致脱臼、骨折、皮肤损伤等,注意不要压迫患者的头颅或胸腹。也要准备好压舌板或开口器,防止发生抽搐时咬伤舌头,呼吸道要保持畅通回。
对其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包括患者的意识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是否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持续心电监护,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生。对四肢肌力进行观察并及时评估,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的弹性、色泽以及水肿情况。其治疗依据是二氧化碳结合率、白细胞以及血电解质情况,对其进行监测。保持供应充足的水分,对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衡也要注意。

          高热是恶性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之一,通常是因为对抗炎药、退热药反应不佳,对高热患者要进行物理降温,将冰袋放在患者血管丰富的部位,并用酒精擦浴,对头部的降温要特别重视,使脑组织的耗氧量减少,降低机体代谢。对于药物治疗的护理,早期一般使用苯二氮连类药物,如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对恶性综合征进行改善,若是急性恶性综合征,可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减少恢复时间,使死亡率降低向。肌肉松弛剂硝苯呋海因可快速治疗肌强直和高热,但硝苯呋海因能损害肝功能及呼吸系统,在使用时应监测肝功能和呼吸系统。对患者也要进行心理护理,一般恶性综合征患者都有一种恐惧感和濒死感,情绪极度不稳定,所以护理时要语言、动作柔和,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可以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和患者沟通交流,排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促使患者的康复。综上所述,加强护理对恶性综合征的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功华,张丽,倪建良.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33(6):825—827.
[2] 孙振晓,李景君.奥氮平联用氟伏沙明致恶性综合征[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6,18(3):230—232.
[3]胡伟,徐玲,高存友.奥氮平引起恶性综合征1例[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26(3):208—208.
[4]田弘极,张晶,刘颖,等.奥氮平致恶性综合征1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7):1126—1127.
[5] 丁楠,杨莉.怀疑抗精神病药物引起恶性综合征1例[J].中南药学,2017,9(12):1803—1804.
[6] 葛洪霞,郑亚安,马青变,等.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三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340—3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94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