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时手术方法不同分为TAPP组和开放组,各50例。开放组采用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组采用TAPP。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24 h与术后48h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质量。结果TAPP组手术时间比开放组长,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APP组术后24 h、48 h疼痛评分为(3.51±0.36)分、(2.06±0.41)分,均低于开放组的(5.97±0.67)分、(3.75±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70、17.420,P均<0.05);TAPP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1/50),低于开放组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TAPP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缓解患者疼痛且提升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腹股沟疝,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并发症,生存质量
腹股沟疝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手术治疗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均为目前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流术式,各有优势。本研究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两种术式的优势和不足,为腹股沟疝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时手术方法不同分为TAPP组和开放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为男性,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经检查确诊为腹股沟疝,疾病诊断标准参照《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1];年龄≥50岁;有手术指征;择期手术;首次腹股沟疝手术治疗;单侧发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合并麻醉、手术禁忌证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复发疝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障碍者;精神疾病患者;入组前3个月接受过影响本研究结果治疗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
1.3方法
开放组采用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即网塞修补法)。具体如下:全麻下常规消毒,患侧腹股沟区做5~6 cm的一个斜切口,逐层切开,暴露并游离疝囊,打开内环口,高位结扎、回纳疝囊。网塞补片填充内环口(Rutkow法与Millikan法),平片置于精索后方充分展平并进行固定,完成后逐层缝合。
TAPP组采用TAPP。具体如下:全麻下常规消毒,脐部上缘做切口,长度约为1.2 cm,建立CO2人工气腹(10~12 mmHg)后将12 mm的Trocar置入,在患侧和健侧分别做主操作孔和辅助操作孔,将5 mm的Trocar置入;探查腹腔,再次明确疝的位置、大小、类型等,对腹膜前间隙、耻骨膀胱间隙进行游离,分离疝囊,之后进行精索腹壁化。完成后选择合适大小补片置入,确保补片充分展开并固定,完成后关闭腹膜,解除气腹,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1.4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②对比两组术后24 h、48 h疼痛情况。患者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价,得分范围0~10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2]。
③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血清肿、慢性疼痛、尿潴留、阴囊肿胀。
④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生存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价,得分范围0~100分,生存质量与得分正相关[3]。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手术指标、疼痛情况、生存质量为计量资料,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TAPP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TAPP组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疼痛情况对比
TAPP组患者术后24 h、48 h的VAS得分均低于开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TAPP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APP组SF-36评分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腹股沟疝是一种外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腹腔内组织、脏器等在腹壁强度降低、腹腔压力增加等多种原因下脱离原来生理位置,经腹股沟区腹壁薄弱、缺损等处呈现出的一种向外异常突出的皮下肿块[4-5]。腹股沟疝好发于老年男性人群,临床典型症状为腹股沟区的可复性包块,可能引发患者出现腹痛、胃肠道不适,影响患者生产生活质量,如未得到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绞窄性肠梗阻、肠管穿孔、肠坏死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7]。因此,需积极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是腹股沟疝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手术将移位的腹腔内组织、器官复位,同时对腹股沟缺损、薄弱部位进行修补,进而达到治疗目的。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虽然疗效好且大大降低了复发的风险,但开放式手术的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且腹股沟疝发病人群中老年人群占比多,老年人本身基础疾病较多,身体机能处于退行阶段,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均较大,更容易发生感染,术后恢复也相对较慢[8-9]。因此,临床需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微创概念在外科的不断深入和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医患青睐。TAPP也成为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腹股沟疝的主流术式之一[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TAPP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组(P均<0.05)。术后24 h、48 h,TAPP组患者VAS得分均低于开放组患者(P均<0.05);TAP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TAPP组SF-36评分高于开放组(P<0.05)。分析原因,首先,TAPP为微创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故术后疼痛更轻,术后恢复也更快;且手术基本在密闭环境内进行,减少了腹腔、术野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避免过程中造成的感染等,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12-13]。林大威等[14]研究中,TAPP治疗组手术用时(57.27±7.90)min、手术出血量(8.00±2.43)mL、住院时间(4.42±0.88)d优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组(P均<0.05)。本研究手术用时与其研究存在出入,其余指标均一致,可能与施术者的能力、医院手术器械等原因相关。林大威等[14]研究发现,观察组VAS评分(1.71±0.49)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5.15%(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TAPP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缓解患者疼痛且能够提升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值得注意的是,TAPP对患者腹腔内情况及患者自身生理情况有一定要求,临床应严格把控各类术式的适应证,为患者制订最佳的手术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8,56(7):495-498.
[2]陈猛.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和开放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7):70-73.
[3]Loire M,Bridoux V,Mege D,et al.Long-term outcomes of hartmann's procedure versus primary anastomosis for generalized peritonitis due to perforated diverticulitis:Follow-up of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DIVERTI)[J].Int J Colorectal Dis,2021,36(10):2159-2164.
[4]王锦锰,赵海滨.单孔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23,21(20):1068-1071.
[5]Abebe MS,Tareke AA,Alem A,et al.Worldwide magni⁃tude of inguinal herni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opulation-based studies[J].SAGE Open Med,2022,22(10):20503121221139150.
[6]朱帅,薛飞.腹腔镜经腹膜前法使用免钉合3D补片与Rutkow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2):101-104.
[7]Weijie MO,Lee J.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for laparo⁃scopic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repair of concurrent spigelian-inguinal hernia complex: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Asian J Endosc Surg,2023,16(1):135-138.
[8]朱建冬,陶宁娟,丁志军.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与传统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比较[J].大医生,2023,8(16):21-23.
[9]刘正勇,朱小龙,张叶飞.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比较[J].世界复合医学,2023,9(7):174-177.
[10]孙瑞平,李永刚.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对患者应激指标影响对比[J].贵州医药,2023,47(8):1199-1200.
[11]陈焕德,陈明,林满洲,等.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50例临床观察[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3,41(4):433-435.
[12]池进有.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6):14-16.
[13]王德康,丁锡金.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联合无钉合补片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7):74-77.
[14]林大威,林琪煌,林庆凡.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23,42(23):40-43.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