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接纳、承诺理念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及心理状况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接纳、承诺理念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收集两组癌症疲乏量表(CF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得分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CFS、GSES、HADS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FS和HAD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SES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接纳、承诺理念护理可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和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关键词】焦点式心理护理,乳腺癌术后,接纳、承诺理念护理,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
据报道[1],截至2020年底乳腺癌病例数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是对我国女性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女性癌症中的首位[2]。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乳腺癌术后患者往往因乳房的缺失的以及术后持续化疗的高昂治疗费用等因素,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产生疲乏、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同时也因自我负担的加重,自我效能感降低,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身心健康,后续可能出现拒绝配合治疗的情况,严重者可能造成患者出现自伤自杀行为[3],故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焦点式心理护理是指定期记录患者心理变化与生活习惯,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加深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了解,进而可以围绕患者兴趣爱好开展沟通和互动,改善患者心理状况[4]。接纳、承诺理念护理是指主张拥抱痛苦,允许负性情绪的存在,建立新的自我价值观,加强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进而改善患者心理状况[5]。过往研究多以单一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二者联合干预研究甚少,故本研究旨在探讨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接纳、承诺理念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以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两组均为女性,观察组平均年龄(40.33±5.13)岁;肿瘤分期Ⅰ期11例,Ⅱ期13例,Ⅲ期14例;平均病程(6.54±0.96)月;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3例,大专8例,本科及以上7例;术后治疗方案:化疗+放疗5例,化疗3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1.62±4.83)岁;肿瘤分期Ⅰ期14例,Ⅱ期11例,Ⅲ期13例;平均病程(6.18±1.29)月;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1例,大专9例,本科及以上8例;术后治疗方案:化疗+放疗3例,化疗35例。纳入标准:(1)病理结果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肿瘤分期为Ⅰ~Ⅲ期;(2)已行乳腺癌根治术;(3)年龄≥18岁。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认知、理解能力障碍,无法正常完成问卷。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术后常规宣教,提醒患者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告知,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监测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患者如出现负性心理情绪进行简单的针对性心理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接纳、承诺理念护理干预。具体如下,焦点式心理护理:(1)开放式,普及乳腺癌及乳腺癌手术的相关知识,及时回答患者对于院内院外相关疑问,询问并观察患者个人不良习惯,告知患者配合改变不良习惯可有效改善预后,如有感觉到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及时告知主管护士,主管护士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疏导情绪并加以记录,以便后续沟通。(2)启发式,引导患者根据自身身心状况提出疑问并及时解答,适当引导患者发泄自身情绪,分析负性情绪的原因,并通过语言沟通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减轻负性情绪,对于其情绪的改变情况加以记录以便后续患者回顾整体心路历程,也可对其他患者提供良好的个例展示。(3)讨论式,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寻找患者的兴趣爱好并多以此为讨论话题,加强彼此间的沟通,鼓励患者积极发言,讲出自身的想法,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同时,定期开展病友交流会,鼓励患者间互相交流沟通,分享战胜病魔的决心和信心,给予彼此鼓励。(4)协调式,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以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同时,根据患者和家属意愿可定期开展满足患者兴趣要求的活动如画画、手工、弹琴等,2周开展一次,鼓励患者和家属一同参与,让患者感受到更多的陪伴感以减轻自身心理负担。接纳、承诺理念护理:(1)接纳,是对过往发生事件保持包容的态度,不去批判他们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接纳,告知患者疾病只是人生的一个经历,引导患者正确认知手术后乳房缺失的事实,鼓励患者参与正常社交活动,减少回避行为,接纳自身形象,积极面对疾病和后续治疗。(2)认知解离,乳腺癌患者通常会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想法,如“他们好像都在议论我的胸部”“感觉会被认为是异类,说我不像个女人”,引导患者从思想、认知层面分离出自我,以客观存在观察自身身体状况以及思想活动,认知到思想活动并非可以控制自身,而是单纯的语言和文字,加强自身对思维活动的掌握,意识到这些想法并非事实,而只是自身的臆想。(3)体验当下,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关注当下所处情景和自身内心活动,不对其进行评价而是完全接纳,有助于加深患者对周围世界的体验和认知,认识到现在只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减轻心理负担,享受朋友、亲人以及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爱护。(4)以己为景,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引导患者以自我为内容,鼓励患者用语言对自身情况进行描述,引导患者接纳患病的事实;二是引导患者以自我为进程,鼓励患者加强自我意识,认知到自我的重要性,以自身的需求为主,减轻他人评价对自身心理的影响;三是引导患者以自我为背景,接纳乳房缺失的现实,并积极寻求弥补的方法如佩戴义乳及乳房重建等。(5)澄清价值观,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当前乳腺癌治疗成功率因技术的进步已大大提升,同时手术所致乳房缺失也可通过佩戴义乳等方式进行弥补,告知患者目前已加大面向社会层面的乳腺癌疾病知识科普,减轻患者病耻感,使得患者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6)承诺行动,根据患者自身价值观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向,与患者共同制定后续生活和工作计划,拆分为多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患者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给自己鼓励,并承诺努力实现目标。
进行干预的护理人员均接受焦点式心理护理和接纳、承诺理念护理的培训并通过考核,两组均干预1个月。
1.3观察指标
(1)癌因性疲乏: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F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水平,该量表由Okuyama于2000年编制而成,2011年由张凤玲等[6]汉化,共15个条目,3个维度,采用0~4级评分法,得分为0~6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疲乏水平越高。(2)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水平,由Schwarze于1992年编制而成,2001年由王才康[7]汉化,共10个条目,包括有症状管理和共性管理2个维度,每个维度得分为5~20分,总得分为10~4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自我效能感越高。(3)心理状况:采用医院焦虑抑郁评定量表(HAD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该量表是上世纪80年代Zigmond等开发的一种病人自评量表,1993年由叶维菲等[8]进行汉化,共14个条目,分为焦虑和抑郁2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得分为0~21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抑郁或焦虑水平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CF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FS得分相较于干预前更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GSES各维度得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SES各维度得分和总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HADS焦虑和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DS焦虑和抑郁得分相较于干预前更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也在逐渐升高[9]。目前,手术仍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随着近年来乳腺癌综合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乳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患者的主观感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0]。乳腺癌术后患者往往因乳房切除或化疗所致的脱发等因素,自身形体美观受到影响,降低了患者对自身的评价[11]。同时高额医疗费用和反复化疗使得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而导致了负性情绪的产生,会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进而影响后续治疗进展[12]。常规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因此有效的护理模式急需被提出,焦点式心理护理以人为中心,通过不同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3],接纳、承诺理念护理基于正念疗法,提出的一种涵盖功能性语境注重哲学内涵和辩证法等理论的新型护理模式,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自身信念水平,加强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14],故本研究采用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接纳、承诺理念护理于乳腺癌术后患者,以期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和心理状况,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有研究[15]表明,大部分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严重。癌因性疲乏是指一种持续的、主观的、痛苦的、有关躯体、情感或认知方面的疲乏感,与癌症或癌症的治疗有关,干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16]。本研究结果显示,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接纳、承诺理念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这与姒怡冰[17]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可能是通过认知和情绪的引导,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知识的掌握增加,自我信念感增强,自我意识增加,减轻了患者对于疾病的过分忧虑,帮助患者建立了对于疾病治愈的信心,进而增加治疗依从性,后续治疗效果改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和痛苦的发生,故减轻了患者的癌因性疲乏[18-19]。自我效能是指患者有信心自己可以处理身体和社会心理问题,通过积极管理治疗结果、寻求社会支持、改变生活方式来改善自身生活质量[20],据相关研究报道,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较低,改善患者自我效能可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面对疾病的信心和生活质量[21]。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提升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这与王玉静[22]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可能是接纳、承诺理念护理澄清了患者的价值观,提升了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使得患者接纳了自身的患病事实,减轻了其对他人评价的重视程度,进而减轻了自我负担,提高了自我效能[23]。此外,一项Meta分析[24]显示,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患病率为2.53%~71.7%,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也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这与郭凤先等[25]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可能是焦点式心理护理更深入地了解了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兴趣爱好等,可以更加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给予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认识维持良好心理状况的重要性,以便其检验并强化自身心理状况鼓励家属陪伴和支持患者,加强了患者的社会支持,爱好和兴趣的满足促进了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的态度[26],同时接纳、承诺理念护理引导患者减轻自身心理负担,故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均降低。
综上所述,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接纳、承诺理念护理可以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但本研究仍存在样本量较少、单一中心的不足,后续可展开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
参考文献
[1]SUNG H,FERLAY J,SIEGEL R L,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CA Cancer J Clin,2021,71(3):209-249.
[2]张思维,郑荣寿,孙可欣,等.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分地区发病和死亡估计:基于人群的肿瘤登记数据分析[J].中国肿瘤,2023,32(5):321-332.
[3]熊照玉,郭潇,李素云,等.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风险及筛查的证据总结[J].护理学杂志,2023,38(10):90-93,98.
[4]李瑞霞.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接纳、承诺理念护理对胃癌切除术患者自我效能感、癌因性疲乏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3,31(4):148-151.
[5]JOHNS S A,STUTZ P V,TALIB T L,et al.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with 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a 3-arm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ancer,2020,126(1):211-218.
[6]张凤玲,丁玥,韩丽沙.癌症疲乏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1):810-813.
[7]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1):37-40.
[8]叶维菲,徐俊冕.“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综合性医院病人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杂志,1993(3):17-19.
[9]何丽,胡露红,崔金锐,等.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倡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7):788-793.
[10]崔艺馨,米继伟,冯宇,等.黄芪四君子汤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及机制:基于94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网络药理学[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2,42(5):649-657.
[11]潘宝莹,刘文明,黄隽,等.自我超越思维下干预策略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31(3):367-372.
[12]巩丽,李育玲,徐勇,等.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围术期乳腺癌病人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1,35(23):4290-4293.
[13]余卫卫,刘晓红,夏美霞,等.焦点式心理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心理应激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21):3236-3239.
[14]孙倩倩,叶红芳,杨莉.接纳与承诺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9):1070-1079.
[15]任璇,解丽娟.正念减压训练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对方式及心身症状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3):154-157.
[16]武素芳,高立伟,左一凡.乳腺癌化疗患者感知控制、心理健康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11):1661-1664.
[17]姒怡冰.个性化护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和护理质量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S1):206-207.
[18]张玲燕.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规范化疼痛干预对普外科患者疼痛改善情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0):3708-3710.
[19]康红,李胜,杨嫣.接纳与承诺理念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1):201-203.
[20]孙敏,赵悦,朱家蓓,等.乳腺切除术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及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29(8):1154-1157.
[21]石海宁,陈玲,周丽静,等.积极应对方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与恐动症间的中介效应[J].军事护理,2023,40(3):59-62.
[22]王玉静.激励式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31(10):1494-1499.
[23]江韵.接纳与承诺疗法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20,34(1):96-100.
[24]SUN H,LV H,ZENG H,et al.Distress thermometer in breast cancer: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J Support Palliat Care,2022,12(3):245-252.
[25]郭风先,段晓怡,邢桃红.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3,29(2):134-137.
[26]范丽.焦点式心理护理联合参与式饮食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25):115-118.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