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收治的86例PCO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调经汤。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妊娠情况,治疗前后性激素、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卵泡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升高、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LH/FSH均降低,观察组FSH、E2均高于对照组,T、LH、LH/FS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及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均下降,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及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卵泡直径、优势卵泡数均升高,观察组卵泡直径、优势卵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PCOS效果显著,可降低性激素水平,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妊娠率。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补肾活血调经汤,性激素,子宫内膜容受性,卵泡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为女性群体高发疾病,该病是由于生殖系统内分泌紊乱导致,育龄期女性为该病高发群体,主要表现出雄激素异常升高,病理症状为卵巢多囊性增大、持续性排卵障碍,临床症状以多毛、肥胖及月经紊乱等为主[1-2]。同时,由于PCOS患者的雄激素表达异常,会导致排卵功能障碍,进而诱发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特别是育龄期患者的生殖健康,同时给患者家庭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稳定[3]。药物治疗PCOS是临床首选方案,其中炔雌醇环丙孕酮是一线药物,其可调节雄激素,并促进排卵,但妊娠率并未有显著提升,且需长时间服药,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不高[4]。祖国医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治疗妇科疾病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并累积了丰富经验,且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祖国医学在PCOS的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本研究使用平行对照法,探讨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PCOS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收治的86例PCOS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妇产科学》[5]及《实用中医妇科学》[6]中PCOS的诊断标准;(2)近3个月内未使用过激素类药物及避孕药物。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2)合并肾上腺等内分泌器官功能障碍;(3)合并生殖道畸形等生殖器器质性疾病;(4)因输卵管梗阻、免疫及遗传等因素所致不孕;(5)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30.01±2.87)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39±0.65)年。对照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9.87±2.66)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2.44±0.7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自月经周期第5天,或者出现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005,规格:每片含醋酸环丙孕酮2 mg,炔雌醇0.035 mg)口服,1片/次,1次/d,连续服用21 d后停药(21 d为1个疗程),在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重复治疗,连续服用3个疗程。在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枸橼酸氯米芬片(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546,规格:50 mg)口服治疗,50 mg/次,1次/d,连续服用5 d,共服用3个月经周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调经汤。汤剂组成:仙灵脾、紫石英各30 g,续断15 g,菟丝子、鸡血藤、枸杞子、白芍、香附各12 g,当归、熟地黄、莪术各9 g,川椒、炙甘草各5 g。以水熬煮,取汁300 mL,每剂分早晚2次服用,1剂/d。
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且血量显著改善为显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月经周期有改善,至少来潮1次为有效;若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妊娠情况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记录妊娠情况,计算妊娠率,妊娠率=临床妊娠例数/总例数×100%。
1.3.3性激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治疗前、治疗后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计算LH/FSH。
1.3.4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排卵后第6~8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
1.3.5卵泡发育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卵泡发育情况。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月经周期第10天,应用B超动态监测卵泡直径、优势卵泡数(直径超过18 mm)。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及妊娠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比较
治疗前,两组LH、FSH、T、E2及LH/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SH、E2升高、T、LH、LH/FSH均降低,观察组FSH、E2均高于对照组,T、LH、LH/FS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及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均下降,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及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卵泡发育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卵泡直径、优势卵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卵泡直径、优势卵泡数均升高,观察组卵泡直径、优势卵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PCOS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因为遗传、环境等因素所致的内分泌功能异常,进而致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发生异常,导致卵巢体积增加,诱发排卵障碍,最终影响生育功能[7-8]。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育龄期女性PCOS疾病患病率5%~10%。该病导致的不孕症占无排卵性不孕的半数以上,占比仅低于输卵管障碍导致的不孕,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家庭关系[9]。西医临床治疗PCOS常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其中的炔雌醇对下丘脑、垂体分泌LH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升高雌激素水平,促使排卵功能恢复正常;同时其还可与雄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从而降低雄激素受体水平,但其需长时间服药,患者整体的用药依从性不佳,且停药后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多,整体效果不尽人意[10-11]。中医认为,PCOS归属“不孕”范围,其发病与肾脾关系密切[12]。中医认为,肾藏精,而主生殖,若肾气不固,则可致津液不可蒸腾汽化;若脾虚则致使气运停滞,津液聚集,遂发成痰,加之淤血阻滞,阻塞胞宫,致月经不调,难受孕,因而临床治疗应以补脾益肾、清痰化瘀调经为主要方向[13]。补肾活血调经汤为中医临床治疗PCOS的常用方剂,可补足肾气、调和血脉,标本兼治。
以LH为代表的性激素能够调节卵泡的生长和发育,并有研究认为,LH参与PCOS的发生和进展,且LH升高会刺激间质细胞及卵泡膜细胞,诱导其产生大量的雄激素。FSH成分为糖蛋白,能够直接作用在卵巢,影响卵泡的发育和成熟[14]。其表达量若降低,则会影响正常卵泡有丝分裂,对卵泡的正常发育产生影响;T是人体内主要的雄激素[15]。补肾活血调经汤由多种中药材组成,其中紫石英和仙灵脾均具有补肾壮阳功效;续断和菟丝子均具有补肾固精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香附调节性激素作用显著,同时兼具抗血小板聚集、降血糖的作用;续断具有类雌激素、类孕激素的作用……诸药合用,可有效调节性激素水平[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FSH、E2升高、T、LH、LH/FSH均降低,观察组FSH、E2均高于对照组,T、LH、LH/FSH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补肾活血调经汤辅助西药治疗可调节性激素水平。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卵泡直径、优势卵泡数均升高,观察组卵泡直径、优势卵泡数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补肾活血调经汤辅助西药能够在促进卵泡发育的同时改善卵泡质量。
子宫内膜容受性变差是导致PCOS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患者以子宫内膜厚度降低为主,且超声显示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升高[18]。补肾活血调经汤中的当归可补血活血;鸡血藤、香附养血理气之功显著;枸杞子、白芍、熟地黄均具有补气血,滋阴功效;莪术可活血化瘀;加之川椒温肾助阳,炙甘草调和诸药,汤剂具有补肾调冲、活血调经功效,能够调节子宫血流动力学,并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进子宫内膜对于胚胎的接受能力[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及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均下降,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及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可见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常规西药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补肾活血调经汤通过改善PCOS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性激素水平,优化卵泡质量,提升妊娠率,治疗不孕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可见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PSCO整体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PCOS效果显著,可降低性激素水平,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妊娠率。
参考文献
[1]曹婧,苏芮,王晓慧.多囊卵巢综合征致子宫内膜病变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21,40(5):415-419.
[2]于婧璐,侯丽辉,孙淼,等.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糖代谢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4):2395-2399.
[3]赵红玉,陈如枫,郑冬雪,等.加味半夏泻心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医杂志,2022,63(21):2072-2080.
[4]陈德军,徐一玲,廉红梅,等.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糖链抗原125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18):2772-2774.
[5]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3-54.
[6]刘敏茹,欧阳惠卿.实用中医妇科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5-236.
[7]徐爱玲,王小丹,王娟,等.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辅助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糖代谢、内分泌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2,31(8):102-106.
[8]田璐,王翠霞.丹栀逍遥丸辅治肝郁化火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疗效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6,25(5):107-109.
[9]王志桥.针刺八髎穴联合荷芪散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性科学,2022,31(2):130-133.
[10]王立霞,李燕,王晓倩,等.探讨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性激素、血糖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9,28(2):69-72.
[11]杨盼,欧英霞,夏容,等.麒麟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血清性激素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7):3331-3335.
[12]贾淑丽,陈凯,王利平,等.消囊丸联合消囊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J].中医学报,2019,34(4):839-842.
[13]马志宾,陈燕,苏永.促排卵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P、脂肪因子与白介素-18的影响研究[J].陕西中医,2019,40(5):651-654.
[14]TENG Y,LIN S,YANG H,et al.Effect of microRNA-409 on the pathogenesis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2019,23(5):1874-1881.
[15]MESINOVIC J,TEEDE H J,SHORAKAE S,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tamin d metabolites and androgens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Nutrients,2020,12(5):1219.
[16]王铭,崔振军.加味补肾活血调经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血清SHBG、Visfatin水平变化及预后妊娠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4):883-886.
[17]张春玲,刘志杰.补肾调经汤多方分段给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结局、症状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9,14(4):970-973.
[18]赵维青,李长忠.补肾调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肾虚痰阻证患者糖脂代谢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14):1526-1530.
[19]洪莲,林诗彬,符娇文,等.补肾调经汤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超声影像学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11):186-188.
[20]SALAM R M A E,SAAD M A,ELTARZY M A,et al.Liraglutide mends cognitive impairment by averting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overexpression in a rat model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Life Sciences,2021,15(265):118731.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