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红外线理疗联合中药贴敷治疗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术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中药敷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外线理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指标[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AS、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外线理疗联合中药贴敷治疗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胃肠激素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中药贴敷治疗。
【关键词】红外线理疗,中药贴敷,阑尾炎,胃肠功能紊乱,胃肠激素,炎性因子,不良反应
阑尾炎术后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术后恢复[1-2]。中药贴敷是将中药贴敷于特定穴位,可对其产生刺激作用,从而促进肠胃蠕动。红外线理疗可加速患处新陈代谢,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3-4]。本文观察红外线理疗联合中药贴敷治疗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胃肠功能紊乱诊断标准[5];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精神正常,可配合研究;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贴敷部位、红外线理疗照射部位皮肤破损;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其他因素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23~51岁,平均(37.36±5.25)岁;阑尾炎类型:单纯性12例,化脓性11例,坏疽性8例。对照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21~49岁,平均(36.89±5.51)岁;阑尾炎类型:单纯性14例,化脓性10例,坏疽性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术后均予以抗感染、补液、镇痛、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中药敷贴治疗。取吴茱萸、肉桂粉各5 g,用生理盐水、蜂蜜将其调制成糊状,平摊于贴布上。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将中药敷贴敷于中脘、气海、神阙、关元等穴位,加以纱布固定,6~8 h/次,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外线理疗。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腹部,使用红外线治疗仪(重庆市国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渝械注准20182090052,型号:HW-L-1)进行理疗,将灯头充分预热,保持灯头距创面20~30 cm,具体以患者耐受程度进行调整,30 min/次,1次/d。
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进食后无腹痛、腹胀;有效:治疗后,患者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进食后有轻度腹痛、腹胀;无效:治疗后,患者肠鸣音未恢复,肛门未排气,进食后腹痛、腹胀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指标水平。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以3000 r/min,离心半径8 cm,离心10 min,留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GAS、MT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AS、MT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TNF-α、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阑尾炎手术患者受手术创伤、麻醉、炎性刺激等因素的影响,术后可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排气排便延迟[6]。中医学将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归属于“肠痹”范畴,病机为经络受损,气血运行受阻,脏腑失濡养所致。中药敷贴可通过红外线理疗可穿透皮肤深层,直接作用于肠胃区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肠胃蠕动[8-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GAS、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中药贴敷中的吴茱萸、肉桂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通过贴敷于中脘、气海、神阙、关元等穴位,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10]。红外线理疗可通过温热效应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恢复胃肠激素水平[11];且红外线理疗还可抑制局部炎性渗出,促进炎症吸收[12]。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联合红外线理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红外线理疗联合中药贴敷治疗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胃肠激素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中药贴敷治疗。
参考文献
[1]康建琴,张薇,张芽龙,等.超声引导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在阑尾相关慢性腹痛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4):360-365.
[2]崔凯,周子鹏.老年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营养状态炎症反应的影响及临床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20,26(3):473-478.
[3]Bilici K,Atac N,Muti A,et al.Broad spectrum antibacterial photodynamic and photothermal therapy achieved withindocyanine green loaded SPIONs under near infrared irradiation[J].Biomater Sci,2020,8(16):4616-4625.
[4]刘小云,罗珍爱,李菊芳,等.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红外线理疗对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J].大医生,2022,7(11):72-75.
[5]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3.
[6]张素平,黄波.艾灸、穴位贴敷和场效应治疗仪联合应用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21(5):88.
[7]向玉萍,高静,赵霞,等.腹部术后穴位敷贴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的系统评价[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3):133-138.
[8]王春芳,黄敏燕.芒硝外敷联合超短波理疗对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4(1):28-29.
[9]何正英.红外线理疗配合中药外敷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2):34.
[10]周春梅.红外线理疗配合中药外敷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进展[J].健康必读,2021(5):297.
[11]林荣冰,黄丽珍,林自平.红外线联合中药封包在阑尾切除术后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11):1610-1612.
[12]徐瑞华.红外线理疗联合芒硝对急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3):429-43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