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检验在妊娠高血压诊断中的价值,为孕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洋河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血常规、凝血六项检验,分析联合检验与单一检验结果与诊断效能。结果以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检出阳性59例,阴性19例。血常规检验检出真阳性40例、凝血检验检出真阳性42例,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指标检验检出真阳性57例,血常规和凝血六项联合检验的准确度为96.15%(75/78),灵敏度为94.87%(57/59),特异度为97.44%(18/19),高于血常规、凝血六项单一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00、17.735、7.472,P均<0.05)。结论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检验在妊娠高血压诊断中可行性较高,为避免发生大出血等并发症,需要及早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六项检验。
[关键词]血常规,凝血六项,检验,妊娠高血压,妊娠期间,高凝状态
妊娠前在无异常情况下,大部分女性体内纤溶系统、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均处于平衡状态,而在进入妊娠期后生理、心理均会发生一定程度变化,特别是血液、纤溶系统变化最为明显[1]。研究发现,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不调整饮食、睡眠不好或精神压力大,便会直接影响循环系统,导致其产生高血压、糖尿病问题,此外女性在妊娠期间受生理变化影响极易受到血液高凝的影响,且随着妊娠周期的延长血液的凝聚状态会逐渐加深,当血液呈现过分高凝状态后则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严重时威胁母婴生命[2-4]。血常规、凝血六项均为反映机体凝血功能及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不仅可为临床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亦可评估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本文旨在分析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检验在妊娠高血压诊断中的价值,以期为孕期保健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洋河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疑似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30.14±2.41)岁;体重指数21~27 kg/m2,平均(23.24±0.81)kg/m2。本研究经洋河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210308)。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既往无血液系统或凝血机制异常情况;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妊娠期间未服用影响凝血功能药物;年龄20~45岁;临床资料齐全;不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排除标准:心、脑、肾等严重脏器组织损伤者;合并恶性肿瘤者;临床资料缺失者;患有精神及心理疾病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临床资料缺失者;不配合本研究者;未定期到本院进行孕检者。
1.3方法
78例患者均接受血常规、凝血六项检验,研究期间各项指标的采集需由同一组工作人员完成。
血常规检查:早上8时,在受试者空腹状态下,用抗凝血管从肘部中静脉抽取约2 mL血液,标记抗凝剂管并将样品送至实验室,并放置在适宜环境中保存,30 min后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EUT)、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细胞比容变化。阳性标准:血常规中血细胞比容(≥0.35)、血小板计数(<100×109/L)异常判定为妊娠高血压。
凝血六项检查:血液采集方法同血常规检查,将样品送往实验室,3 000 rpm离心15 min,血浆提取后,使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阳性标准:任意2项不在正常范围内便可判定为妊娠高血压。
1.4观察指标
以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联合与单一检验结果与诊断效能。
1.5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检验结果、诊断效能)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联合与单一检验结果对比
以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检出阳性59例,阴性19例。其中血常规检验检出真阳性40例,凝血六项检出真阳性42例,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指标检验检出真阳性57例。见表1。
2.2联合与单一检验的诊断效能对比
血常规和凝血六项联合检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于血常规、凝血六项单一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3讨论
怀孕期间的常规血液检查是评估妇女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妊娠期贫血是一种常见疾病,因为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母亲的身体,为了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母亲独立调节体液系统,随着母亲血浆容量的持续增加,血液被稀释,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减少会导致母亲体内的生理性贫血[5-7]。研究发现,随着胎儿的生长和妊娠期的延长,其对母体红细胞的需求发生变化,影响母亲自身的血液指标;其次随着胎龄的增加,母亲自身的代谢激素产生显著的适应性变化,骨髓的造血功能在怀孕期间增加,特别是在怀孕16周后胎儿生长发育需求的显著增加导致成熟造血细胞的增加,从而导致粒细胞系统的变化,出现血液中白细胞增多的情况,若未及时干预可引起妊娠高血压等,影响妊娠结局[8-13]。
本研究显示,以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检出阳性59例,其中血常规检验显示真阳性例数40例、凝血检验显示真阳性例数42例,血常规结合凝血6项指标检验显示真阳性例数57例;血常规结合凝血6项指标准确度、敏感度高于血常规、凝血指标单一检验结果,该继结果与谢伟姣[14]中联合诊断准确率(93.61%)高于单一指标接近,可见血常规结合凝血6项指标在评估孕妇机体状态中可行性较高,究其原因在于血常规检验是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类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其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变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妊娠高血压患者常常伴有血液浓缩现象,红细胞计数可能升高,通过观察红细胞计数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液浓缩,进而推测是否存在妊娠高血压的可能。白细胞计数的升高可能提示患者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对于评估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出血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血小板减少可能增加患者发生出血的风险,而血小板增高则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凝血六项检验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些指标的异常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血栓形成等有关,其中凝血酶原时间的延长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凝血功能异常,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缩短可能提示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高凝状态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检测对于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具有重要意义[15];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异常可能与血栓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关,通过检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基于上述通过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妊娠高血压的可能;而通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栓风险,这些检查手段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妊娠高血压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同时定期进行血常规与凝血六项检验,对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并发症风险、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血常规结合凝血六项检验可用于妊娠高血压诊断,可评估孕妇机体状态,为临床医师预防妊娠期或围产期不良事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姚琼.凝血四项联合检测对孕中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J].临床医学,2023,43(10):93-95.
[2]周淼英.疏肝清热汤加减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育龄非妊娠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26):100-102.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关静,胡兴焕.凝血四项,血小板指标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1019-1021.
[5]朱玉婷,王霞红,徐先明.低血栓风险孕妇D二聚体联合血栓弹力图在预测产后静脉血栓性疾病中的作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3,32(8):581-585.
[6]陈椿慧.血浆D-二聚体、凝血指标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罕少疾病杂志,2023,30(7):52-53.
[7]成春岚,钟太清,李宁,等.心肌酶谱、凝血功能指标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13):1431-1434.
[8]陈勇,凌建,秦峰,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晚期凝血功能及纤溶系统指标对妊娠结局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6):1445-1449.
[9]王勉,韩道旭,肖亚杰,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评估及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11):1941-1944.
[10]张莹.孕晚期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5):102-104.
[11]符以娟,吴海玲,张雯瑶,等.不同程度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凝血功能、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4):884-888.
[12]卫晓娟,段雅洁,李晓琴,等.Salusin-α、sFlt-1及凝血指标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产结局的关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7):722-726.
[13]田婷,王念.不同病情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7):85-88.
[14]谢伟姣,张志红,王丽兴.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3):26-29.
[15]高佳,张方方,黄绡珕.基于母体凝血功能和糖脂代谢指标的预测模型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7):876-87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