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安罗替尼应用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21例晚期NSCLC患者设为观察组,对其采取安罗替尼三线治疗;将同期收治的另外21例晚期NSCLC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吉西他滨单药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19.05%,对照组为4.76%(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0.48%,对照组为61.9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6个月的PFS率和8个月的OS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NSCLC治疗中,与使用吉西他滨比较,使用安罗替尼治疗效果更佳,病人预后效果相对较好。
关键词:安罗替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0引言
近年来,肺癌在我国发生率和死亡率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成了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2020年,我国新发肺癌人数为81.6万,因肺癌死亡的人数为71.5万。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最常见的肺癌,发病人数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5%以上。近年来,对NSCLC的诊疗虽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大多数NSCLC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这不仅加大了治疗的难度,患者死亡率也非常高[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晚期NSCLC的治疗研究也有许多新的进展,其中,抗血管生成药成了晚期NSCLC治疗的一个重要选择。安罗替尼是我国医学研究者在多年的研究中自主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对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均可发挥作用,即通过对这类肌酶的活性进行抑制来抑制肿瘤血管和肿瘤细胞的生成。当前,我国已经将安罗替尼用于晚期NSCLC治疗中,填充晚期NSCLC三线治疗的空缺,但是用药安全性还欠缺更多的研究报道[2-3]。对此,本文对安罗替尼应用在晚期NSCLC三线治疗中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21例晚期NSCLC病人设为观察组:男16例,女5例;年龄为29~82岁,平均年龄为(63.23±3.19)岁;腺癌12例,鳞癌9例;单发病灶11例,多发病灶10例。将同一时间段收治的另外21名晚期NSCLC病人设为对照组:男15例,女6例;年龄为31~81岁,平均年龄为(63.71±3.32)岁;腺癌14例,鳞癌7例;单发病灶12例,多发病灶9例。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入选标准:①病人接受细胞学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NSCLC,临床分期均在Ⅲb~Ⅳ期;②估计存活时间不少于3个月;③病人本人或其家属了解研究情况,且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同时伴有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②患有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和肺部疾病;③胃肠道和血液系统的严重病变;④有凝血功能障碍或肝肾功能障碍的;⑤高血压失控及尿蛋白异常;⑥有认知、智力、精神等障碍及妊娠、哺乳期女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吉西他滨(生产商: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04;规格:0.2g)治疗,第1d和第8d,1000mg/m2,静脉滴注,1个疗程为21d,共计4个疗程。
观察组单独应用安罗替尼(生产商: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0004)口服治疗,每日用药1次,服药2周停药1周,以此为1个疗程,即21d,共计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评价
结束4个疗程的治疗后,采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治疗效果。完全缓解(CR):病人的肿瘤病灶被完全消除,无新病灶出现;部分缓解(PR);病人肿瘤病灶缩小30%以上,无新病灶出现;稳定(SD):肿瘤病灶缩小不超过30%,增大不超过20%;进展(PD):肿瘤病灶增大20%以上或有新病灶出现。
1.3.2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升高、红细胞指数下降、白细胞指数和中心粒细胞指数减少等。
1.3.3生存期
随访1年,记录病人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7.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由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由(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总疗效是19.05%,对照组是4.76%,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0.48%,对照组为61.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后,对比两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升高、红细胞下降、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对比两组生存期
随访1年,观察组6个月的PFS率和8个月的OS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NSCLC是一类具有显著侵袭性和生长速度较快的恶性肿瘤,一般在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大部分病人确诊时均已进入晚期,在加大治疗难度的同时大大缩短了病人的生存时间。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物放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晚期NSCLC。目前,对晚期NSCLC的治疗多将重点放在一线、二线治疗上,效果不理想,因此三线及以上治疗已成为晚期NSCLC治疗的新机遇。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内基因片段或蛋白质分子异常而选择特定药物的治疗方法,靶向药物的使用可以在不影响周围正常细胞的情况下,特异性选择致癌位点,抑制癌症细胞生长,促进癌症细胞凋亡,有效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病人生存时间,为晚期NSCLC病人提供三线治疗机会[4]。
与贝伐单抗和重组人内皮抑素等其他治疗晚期NSCLC的药物相比,安罗替尼可以通过个体给药达到治疗效果。作为新型口服抗癌药物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可抑制FGFR、VEGFR和PDGFR的产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且在转染过程中,可抑制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干细胞因子受体,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5-6]。临床研究指出,安罗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中的平均PFS和OS分别为5.4个月和9.6个月,与采用安慰剂治疗的病人的1.4个月和6.3个月相比明显更长,还可以提高疾病控制率[7]。其他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在二线及以上晚期NSCLC的治疗中,安罗替尼的平均PFS和OS分别为6.5个月和9.9个月,疾病控制率为81.2%。其他研究表明,单独使用安罗替尼可在三线及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取得理想效果[8]。本研究观察组采取安罗替尼三线治疗,对照组进行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6个月的PFS率和8个月OS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较为接近,证明对晚期NSCLC采用安罗替尼治疗可以大大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本研究观察组临床总疗效、疾病控制率较对照组均高(P<0.05),证明安罗替尼疗效比较理想。然而,有学者报道,应用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并不能显著提高疾病控制率、PFS率和OS率,认为可能和纳入的样本量比较少有一定关系。
本研究中,治疗后,对比两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升高、红细胞下降、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结果可见,安罗替尼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多。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高血压的发生率显然比较高,原因如下:(1)活性氧物种的增加导致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损伤;(2)一氧化氮的合成减少,使血管扩张受到了明显的控制;(3)毛细血管密度降低使微血管舒张受损;(4)内皮素-1等缩血管活性物质增加。所以,在安罗替尼的使用中要注意控制好病人的血压水平,用药期间可联合使用降压药[9-10]。
综上,在晚期NSCLC治疗当中,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比吉西他滨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能够延长病人的生存期,且不会明显地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数据"说"癌[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2):前插2.
[2]杨婧如,毕明宏.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9,27(1):165-171.
[3]YANG Z,YANG J,CHEN Y,et a l.A cq u i r ed EGFRL718V mutation as the mechanism for osimertinib resistence in a T790M-Nega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J].Target oncol,2019,14(4):369-374.
[4]黄弦歌,李和根.中医药在资料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优势[J],中医学,2018,7(6):340-347.
[5]杨婧如,毕明宏.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9,27(1):165-171.
[6]WE SCHE J,HAG LUND K,HAUG ST EN E M.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and their receptors in cancer[J].Biochem J,2011,437(2):199-213.
[7]SUN Y,NIU W,DU F,et al.Safety,pharmacokinetics,and antitumor properties of anlotinib,an oral multi-target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in patients with advance refractory solid tumors[J].Hematoloncol,2016,9(1):105.
[8]SI X,ZHANG L,WANG H,et al.Quality of life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doyble-blinded,piacebo-controlled,multi-center phaseⅢtrail of anlo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18,122:32-37.
[9]杨雳,何杰,任召强,等.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2020,15(4):545-549.
[10]HAN B,LI K,WANG Q,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ird-line treatment with anlotinib in patients withrefactory da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LTER-0303):a rand mised,double-blind,placebo controlled phase 3study[J].Lancet oncology,2017,18(1):S3.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