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对老年 CSDH 患者钻孔引流术后神经功能及血肿复发率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5-02-21 10:14: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血肿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增用地塞米松,比较两组血肿复发率、神经功能情况、术后残余血肿量与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无血肿复发,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4.0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5)。治疗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相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2周及1个月的残余血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钻孔引流术后,地塞米松与阿托伐他汀合用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减少残余血肿量,降低血肿的复发风险。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地塞米松,阿托伐他汀,神经功能,血肿复发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为常见颅脑损伤,涉及的致病因子较多。临床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CSDH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特征有所不同,但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昏、语言障碍等,部分群体智力障碍或精神异常的发生率较高[1]。目前,CSDH适用的治法主要包括钻孔引流术、微创穿刺术等,经大量临床对照试验证实,此类术式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2]。但术后随访期间,约12.1%~16.7%的患者可出现CSDH复发,双侧CSDH、血肿量、混杂型内部结构、既往病史等与术后复发风险有关[3-4]。因此,术后积极采取药物治疗方式,降低患者的CSDH复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阿托伐他汀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常用药物,具有降血脂、稳定斑块、抗动脉硬化等多种作用,既往有研究提示,CSDH患者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促进血肿的消退,在降低CSDH复发率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5]。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主要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够减轻炎症表现,从CSDH患者血肿形成的机制与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特征分析,术后给予DXM进行联合治疗,有望减轻硬膜下隙的炎症程度,继而对血肿的存在与生长过程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CSDH患者术后联合应用DXM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K019)。

\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院后予以头颅CT、MRI等检查,符合CSDH的相关诊断标准[6],临床确诊;②单侧血肿;③予以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术后病情基本稳定;④可正常沟通,术后能坚持随访3个月以上;⑤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发生脑疝者;②伴凝血障碍疾病者;③对本研究涉及药品存在禁忌证者;④术后用药依从性差者;⑤随访期间有头部受伤等可能影响结果判断的因素者。
 
  1.3方法
 
  两组钻孔引流术后常规治疗措施基本一致,包括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且考虑术者业务能力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所有纳入病例的手术由同组神经外科医师完成。两组术后用药方法如下。
 
  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051407;规格:10 mg),20 mg/次,1次/d。持续28 d。
 
  观察组:①阿托伐他汀钙片用法同上。②DXM片(国药准字H44024469:规格:0.75 mg)第1~14天,0.75 mg/次,3次/d;第15~21天,0.75 mg/次,2次/d;第22~28天,0.75 mg/次,1次/d。
 
  所有患者于术后开始给药,随访期自服药开始计算,共计3个月。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给药前、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使用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 of Clinical Neurologic Deficit Grade,CSS)[7]、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评估。
 
  其中,CSS的总分为45分,得分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GCS分为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睁眼能力3个部分,总分15分,得分与意识状态呈正相关。
 
  比较两组给药前、术后2周、术后1个月的残余血肿量。
 
  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参考相关指南的疗效评价标准[9],于用药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评价标准:CT检查发现,血肿清除≥90%,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为显效;血肿清除50%~<90%,主要症状、体征有所好转,但日常生活仍受影响,为有效;血肿清除<50%,或主要症状、体征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以及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包括感染、恶心、呕吐、食欲下降。
 
  1.5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神经功能、残余血肿量)用(±s)表示,组间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疗效、复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GCS迷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
 
  2.2两组患者术后残余血肿量比较
 
  观察组术后2周及1个月的残余血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2.4两组患者血肿复发与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无血肿复发,对照组的血肿复发率为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5。

\
 
  3讨论
 
  钻孔引流术是CSDH患者应用较普遍的一种治疗方式,经手术清除血肿以及术后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各种治疗措施后,患者的颅内高压症状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也将逐步改善。但随访期间发现,部分病例可能出现CSDH复发现象,面临二次手术、治疗难度增加等问题。阿托伐他汀主要的药理作用为降血脂,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其在减轻局部水肿以及保护脑组织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证实。陈锐锋等[10]发现,CSDH患者术后给予该药品进行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根据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患者用药后CSDH复发风险降低,可能与给药后局部炎症反应得到抑制,脑组织供氧、神经功能恢复等受到积极影响有关[11]。除通过阿托伐他汀影响血管修复外,给予DXM治疗也是近年来CSDH术后用药的研究重点。
 
  神经功能的恢复是CSDH患者术后管理的重点。陈卫良等[12]发现,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增加DXM治疗,患者的GCS评分由(5.9±1.7)分升高至(12.8±1.9)分,高于阿托伐他汀组的(10.3±2.5)分(P<0.05),提示联合治疗能够改善CSDH患者的神经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的GCS评分为(12.49±1.02)分,高于对照组的(10.05±1.10)分(P<0.05),与上述结论一致。GCS评分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既往常用于评估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13]。本研究中,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DXM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从药理层面分析,DXM属于人工合成激素,能够对免疫炎症反应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从而避免患者术后出现损伤加重现象;小剂量、短疗程使用DXM,能够规避胃肠道损害等相关副作用风险,纠正CSDH患者在术后恢复期可能存在的损害、修复因素失衡问题。同时,DXM在促进血脑屏障、调节炎症反应、促进脑复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望与阿托伐他汀发挥协同作用,改善患者术后用药的实际疗效。
 
  联合用药对患者血肿复发风险的影响,是本研究的讨论重点。经术后3个月的稳定随访,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无血肿复发,对照组的血肿复发率为24.00%(P<0.05),考虑增用DXM能够降低复发风险,与既往研究结论一致[14]。分析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与DXM活性成分在抑制血管生成、影响血肿发展过程等方面的优势有关。相较于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术后用药方案,增用DXM后,有助于增加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并对受损血管的修复过程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还发现,术后2周、术后1个月,观察组残余血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DXM给药与患者术后血肿的清除效果之间存在关联。郭晖等[15]指出,增用DXM后,B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的残余血肿量为(19.53±7.4)mL、(12.33±7.6)mL,低于A组同一时间点的测量数据(P均<0.05),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在老年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将DXM与阿托伐他汀联用,能够提升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降低残余血肿量,促进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减少CSDH复发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冯金福,李平安,钟兵,等.不同年龄阶段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9,21(12):1790-1793.
 
  [2]万力源,秦晓雅,赵晓平,等.微创穿刺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8):20-25.
 
  [3]王凯,杨永锋,王欢,等.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回顾性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8):10-14.
 
  [4]王冉,陈昕,缪亦峰,等.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一项基于术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20,33(4):227-231.
 
  [5]王进进,施辉,董文胜,等.微创钻孔引流联合尿激酶和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21,29(4):222-227.
 
  [6]丁振荣,杨华,潘仁龙,等.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与预后判断[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29):57-58.
 
  [7]赵军,吴胜波,李品群,等.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对脑胶质瘤患者近远期疗效和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20,47(4):387-390.
 
  [8]季云,卢丽华,姜新娣.全面无反应性量表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对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意识障碍和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9):18-21.
 
  [9]张永红.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及专家共识[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6:52-54.
 
  [10]陈锐锋,朱安林.微创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9,40(1):62-65.
 
  [11]刘强,庞绍铮.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降低复发的效果分析[J].江苏医药,2019,45(5):534-535.
 
  [12]陈卫良,朱祖建,苏稳,等.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复发的预防[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23(3):293-295.
 
  [13]王亚飞,王国伟,张轩宇,等.微创硬通道钻孔不冲洗、尿激酶溶解引流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5):898-901.
 
  [14]张旭,王玉海,向定朝,等.阿托伐他汀联合地塞米松口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复发影响的meta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22,35(5):312-315.
 
  [15]郭晖,奉鹏,张慧娟,等.地塞米松联合阿托伐他汀及脑血疏口服液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患者复发率的探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6):766-768.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2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