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4年1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38例,头孢噻肟钠治疗)和观察组(38例,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87.73±11.17)ng/L、C反应蛋白(2.27±0.68)m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的(106.89±15.74)ng/L、(3.88±0.8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5、12.564,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而其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功能各项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可明显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炎症因子,呼吸功能
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指一类广泛分布于儿童人群中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该病不仅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社会及医疗系统带来不小的负担[1]。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为一类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治疗的药物,引起临床关注,它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抗菌的效果,被广泛用于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2-3]。基于此,本文旨在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非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4年1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1~11岁,平均(5.29±0.29)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1~12岁,平均(5.45±0.38)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YL20220311),患儿监护人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12岁;经临床症状和体征明确诊断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未接受过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或停止治疗后至少3个月。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基础性疾病者;患有过敏性疾病者;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或慢性代谢性疾病者;具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史者;参与其他临床试验或研究者。
1.3方法
入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营养支持、解痉、辅助通气及化痰止咳等常规干预。
对照组患儿使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国药准字H20043262,规格:1.5 g),剂量50~100 mg/kg,溶于2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每天分2~3次静脉滴注治疗,连续治疗7 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注射用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066777,规格:0.25 g)治疗,按照10 mg/kg混合2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7 d(用药3 d后停药4 d)。
1.4观察指标
炎症因子水平: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于空腹时采集外周静脉血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免疫功能:在患儿入院时、术后3天进行外周血采集,经Attune NxT流式细胞仪(美国赛默飞公司)对患儿T淋巴细胞分化簇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 receptors,CD3+)、T淋巴细胞分化簇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 receptors,CD4+)、T淋巴细胞分化簇8(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8 receptors,CD8+)及CD4+/CD8+水平进行检测并记录。
呼吸功能:包括第1秒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以及FEV1/FVC数值。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呼吸功能水平为计量资料,且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呼吸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3讨论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广泛用于临床[4]。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理作用是通过抑制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这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靶标酶来阻断细菌细胞壁合成,使细菌的生长、分裂受阻,最终导致细菌死亡[5-6]。但由于不同类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药理特性、抗菌谱和耐药性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究其原因:头孢噻肟钠和阿奇霉素均属于广谱抗生素,它们分别作用于细菌的不同靶点,头孢噻肟钠主要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其抗菌作用,而阿奇霉素则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杀菌效果。由于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菌引起,联合应用两种具有不同抗菌机制的药物可以更有效地覆盖致病菌种类,头孢噻肟钠和阿奇霉素可通过直接抑制炎症反应以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阿奇霉素还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的强度[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D3+(78.24±12.24)%、CD4+(49.87±12.65)%、CD4+/CD8+(2.69±1.56)均高于对照组的(65.23±11.2)%、(43.93±11.24)%、(1.97±0.68),而其CD8+水平(20.67±6.89)%低于对照组的(25.34±6.59%)(P均<0.05);与郑欣[9]的研究结果高度相似,在其研究中联合组CD3+(67.79±5.18)%、CD4+(50.11±5.12)%、CD4+/CD8+(1.99±0.51)高于单一组的(59.49±5.09)%、(40.34±5.11)%、(1.51±0.42),而CD8+水平为(28.67±4.69)%,低于单一组的(36.21±5.22)%(P均<0.05)。究其原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时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而影响免疫系统,进而使观察组的免疫功能表现出更高的水平,特别是免疫活化相关细胞,此外,免疫细胞互相影响,免疫系统内部的平衡会因治疗而发生变化,导致CD4+/CD8+比例的改变,故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其抗菌作用的同时,还对免疫细胞的功能产生调节作用。
观察组呼吸功能各项数值优于对照组(P均<0.05)。究其原因: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的存在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呼吸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多和炎性细胞浸润等,从而影响呼吸功能。头孢噻肟钠和阿奇霉素的抗炎作用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改善呼吸道的通透性和弹性,提高呼吸功能指标的数值。同时头孢噻肟钠和阿奇霉素可能对呼吸道黏液的产生和排出起到调节作用,缓解呼吸道的阻塞程度,改善呼吸功能[10-11]。
综上所述,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可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
[参考文献]
[1]彭超明.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6):67-69.
[2]李莉,蔡广创,朱从敬.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对维生素K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6):18-22.
[3]张波.呼吸道常见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8):45-48.
[4]郭晓辉.EBV抗体联合DNA检测诊断小儿呼吸道EB病毒感染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18):73-38.
[5]陈永青,左海涛,杨志华,等.抗体联合抗生素治疗耐药呼吸道感染的研究现状[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2):298-300.
[6]邓文喻,陈国洋,麦荣嘉,等.婴幼儿肺泡灌洗液中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变迁[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0,35(1):75-78.
[7]陶建萍,蔡永林.梧州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及耐药相关基因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8):168-170.
[8]徐维红.头孢噻肟钠结合阿奇霉素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23(22):27-30.
[9]郑欣.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对儿童肺炎的临床效果、免疫功能及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3,46(6):151-153.
[10]黄冠华,李清逸,邱伟林.头孢噻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和呼吸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6):108-111.
[11]汪宇煌.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1):57-5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