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和依达拉奉右坎醇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4年2月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与研究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右坎醇治疗),各4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24)。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hina Stroke Scale,CSS)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CSS及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AIS患者的治疗中联用丁苯酞与依达拉奉右坎醇,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状况,疗效较好。
[关键词]依达拉奉右坎醇,丁苯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兼具高发病率与高致残、致死率,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目前的研究表明,针对于AIS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再通率不超过40%,且存在有效治疗窗的时间限制与各类出血、再灌注风险。因此探索更多有效的神经保护药物,对改善AIS患者症状、防止病情加重、降低治疗风险具有重要意义[1]。丁苯酞在AIS患者的治疗中已有广泛应用,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减少氧化应激等保护神经功能,但其单用往往疗效有限。本研旨在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和依达拉奉右坎醇联用治疗AIS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4年2月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用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研究组男30例,女13例;年龄40~83岁,平均(63.47±8.81)岁;住院时间14~24 d,平均(18.91±2.50)d;梗死部位:基底节区13例,额叶9例,小脑6例,颞叶4例,脑干4例,顶叶3例,枕叶2例,其他2例。对照组男30例,女13例;年龄33~79岁,平均(64.07±7.68)岁;住院时间14~24 d,平均(19.30±2.06)d;梗死部位:基底节区15例,额叶7例,小脑5例,颞叶4例,脑干5例,顶叶2例,枕叶3例,其他2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YKYLW-2024-002)。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AIS诊断标准[2],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年龄>18岁;③基线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同时接受其他脑卒中相关治疗者;②合并有非脑卒中引起的肢体或认知功能障碍者;③合并脏器器质性感染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者。
1.3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并予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43021765;规格:50 mg)100 mg/次,1次/d;降脂、改善微循环、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治疗,并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变化,若合并高血压则平稳控制血压,若合并糖尿病则予降糖药物治疗。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丁苯酞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00041;规格:100 mL∶25 mg∶0.9 g/瓶),100 mL/次,2次/d,连续治疗2周。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国药准字H20200007;规格:5 mL),15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2周。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为4个等级:治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下降>90%;显效:下降>45%~90%;有效:下降>18%~45%;无效:下降≤18%或升高[3]。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hina Stroke Scale,CSS)[4]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包括语言、活动能力、意识等8个方面,总分45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5]对患者脑卒中后残疾程度进行评价,总分6分,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残疾程度越严重。
1.5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CSS、mRS评分)经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疗效)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CSS及m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CSS及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已有一定数量的研究证明,丁苯酞与依达拉奉右坎醇联用于AIS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二者联用可起到抑制炎症、拮抗自由基的作用,还可发挥抗氧化、抑制神经毒性的优势,发挥综合性疗效[6]。随着对AIS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指出了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损伤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7]。BBB是维持脑稳态的关键,其损伤是AIS的必要病理基础。而近期的研究表明,右莰醇可改善BBB通透性,减少其开放,或可作为治疗AIS的另一种有效途径。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是一类复方制剂,可在降低炎症因子蛋白质水平、增加抗炎因子水平、以及增加M2巨噬细胞水平、减少M1浸润方面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在治疗AIS方面可能具有协同作用[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P<0.05)。治疗后,两组CSS及mR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均<0.05)。究其原因,研究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发挥了右莰醇对于BBB的保护作用,从而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研究表明,右莰醇还可通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浓度来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降低氧化自由基水平,从而起到神经功能保护作用[9]。赵红等[10]探讨了依达拉奉右莰醇在AIS治疗患者中的疗效,发现其相较于丁苯酞单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mRS评分[(1.63±0.16)分vs(2.28±0.23)分](P<0.05),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6%vs 73.21%)(P<0.05),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右莰醇分子量小,通透性高,可引导药物透过BBB,从而增强了研究组患者药物疗效[11]。在依达拉奉右莰醇的三期临床试验中,相较于依达拉奉单用,联用右莰醇与依达拉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90 d后mRS评分,帮助患者取得更加良好的结局[12],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联用丁苯酞注射液与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AIS患者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状况,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潘玥,任舒韵,张美颖,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3,9(5):571-575.
[2]钟迪,张舒婷,吴波.《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解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9,19(11):897-901.
[3]冯少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急诊静脉溶栓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2):38.
[4]姜扬,李晓秋,隋轶,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水平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和近期预后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7,57(27):52-54.
[5]孙冲,徐迪荣,李碧磊.改良Rankin量表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长期生存的预后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12):179-182.
[6]刘蕊,官彬,杨剑波.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影响研究[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3,11(6):390-393.
[7]Chen S,Li L,Peng C,et al.Target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for blood–brain barrier bro⁃tection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Antioxidants&re⁃dox signaling,2022,37(1-3):115-134.
[8]焦俊萍,鲍军强,王志伟,等.依达拉奉右莰醇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22,43(8):884-889.
[9]Huang J,Hu X,Li J,et al.Edaravone dexborneol pro⁃motes M2 microglia polarization against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inflammation via suppress⁃ing TLR4/MyD88/NF-κB pathway[J].Naunyn-Schmiedeberg's Archives of Pharmacology,2024,8(3):1-13.
[10]赵红,孙祥露,陈彦菊,等.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2024,44(3):105-107.
[11]赵昭,侯倩.冰片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8):174-177.
[12]Li J,Cao W,Zhao F,et al.Cost-effectiveness of eda⁃ravone dexborneol versus dl-3-n-butylphthal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A Chinese health care perspective[J].BMC Public Health,2024,2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