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药氧治疗颅脑外伤患者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6月梅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病房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一组接受西医基础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接受中药药氧治疗,设为观察组。每组30例,一周为一个疗程,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头晕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颅脑外伤后头晕患者提供中药药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头晕症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药氧疗法,颅脑外伤,头晕,中医药疗法
0引言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头晕是颅脑外伤的一种常见症状,常常伴有恶心呕吐、失眠、健忘等症状,严重时头晕反复发作,常常让患者辗转不能、起坐不能、夜不能寐[1]。若能快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对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颅脑外伤后的头晕缺乏特效治疗,只是采用卧床休息、改善循环、止晕、镇静等措施,但仍有很多患者病情缠绵或晕不休止,往往给患者心理、生理及精神方面带来承重负担。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临床研究为中医治疗颅脑外伤提供了强有力证据,亦取得一定临床疗效。中药药氧疗法主要是利用氧气、药物雾化颗粒等穿透患者血脑屏障,顺利进入脑组织中,激活患者的脑细胞。再者,这种方式可以使患者的脑部供血供氧量等得到增强。因此,本文通过分组比较的形式,深入研究采用中药药氧疗法对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梅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病房于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为41~70岁,平均(56.33±7.81)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40~70岁,平均(56.17±10.18)岁。患者有颅脑外伤史,并且在头颅CT检查后发现其存在枕部骨折的情况或者其相关组织存在后颅凹病变的情况,例如:脑干、小脑等。患者在发生颅脑外伤前并不存在眩晕史;发生颅脑外伤后存在眩晕症状,并伴随头部组织的胀痛感以及恶心呕吐等,同时患者还存在一些基础表现,例如:健忘、失眠、精神不振等[2-3]。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经筛选合格进入试验的患者均填写知情同意书并均有权随时退出临床试验。
纳入标准:①经CT确诊有外伤史。②神志清醒。③无合并多发伤、复合伤、急性脑血管意外。④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主诉为头晕。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与上述纳入标准中涉及的条件不符者;②依从性欠佳的患者。③患者对药物存在过敏情况,例如川芎、薄荷等。
脱落标准:①患者在治疗期间因发生不良事件而导致治疗终止;②患者未能按照相关规定接受治疗或者依从性差;③患者将知情同意书撤回;④其他原因所致的脱落。
1.2方法
两组均采取基础治疗:常规使用药物包含口服氟桂利嗪胶囊、倍他司汀片等,对照组同时采取单纯中流量氧气吸入治疗。治疗期间,需要对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将氧气流量控制为2~4L/min,将治疗时间控制在2h,每日1次,持续治疗1周。观察组同时采取中药药氧疗法。该项治疗涉及的药物:川芎、石菖蒲、薄荷、玫瑰花各5g。将上述药物进行煎煮,并取40mL倒入吸氧所需的湿化瓶中,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湿化液的作用,然后对患者以经鼻吸入的形式进行干预。该步骤需要利用鼻导管进行干预,将氧气流量控制在2~4L/min,每次吸入时间应控制在2h,每晚睡前1次,连续治疗1周。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指标
①治愈:患者头晕症状消失。②显效:头晕症状减轻或头晕发作时间减少,不影响日常生活。③无效:患者症状没有改善。
1.3.2生活质量
分析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共8个维度: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力、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等。各维度的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恢复情况越优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统计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n(%)]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颅脑外伤属中医脑病范畴,为脑部外伤后脑络受损、气滞血瘀、经络不通。祖国医学认为,脑外伤发病的病机为头部受外伤后,髓海脉络受损而瘀血内生,清窍失养,以致出现一些头晕等临床症状。众多医家认为瘀血内生、清窍失养为颅脑外伤的基本病机。
中药药氧疗法是基于现代理念的中医疗法,进行该项治疗主要是结合中药配伍制剂、氧疗技术等进行干预,属于新型技术的一种。本研究选用川芎、玫瑰花、薄荷、石菖蒲为中药药氧疗法的原料。方中川芎用于活血化瘀通络,石菖蒲芳香用于开窍醒神,玫瑰行气活血通络,薄荷开窍醒神、载药上行头目,四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窍的作用,还可以发挥出芳香开窍醒神的功效。再者,将中药药液进行雾化处理,使其能够呈颗粒的形态,并能被经鼻吸入患者体内,充分发挥药效。应用这种药物可以使患者的血氧含量增加,并对患者的脑部血液循环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达活血化瘀通窍、芳香开窍醒神之效,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中药药氧疗法操作简单,通过整个呼吸道(主要是鼻腔和肺脏)的给药途径,避免了首过效应,全身反应少[4-5]。
本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制成的中药复方浓缩液经氧气由鼻吸入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颅脑外伤后头晕有良好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另外,中药药氧吸入给药途径操作简便、疗效明确,无中药味苦之弊,易被患者接受,有较好依从性[6]。同时,该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常规治疗。对于颅脑外伤患者而言,受疾病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神经受损等情况,导致患者发生头晕等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加重了患者的身心负担[7]。药物治疗是既往临床对此类患者的常用治疗措施,但是由于常规西药治疗较为单一,再者西药治疗容易引起耐药性,而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长此以往,其效果则会受到影响。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氧疗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临床对颅脑外伤头晕患者的治疗效果。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患者通过吸入的方式将药物吸收,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全身反应少,使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药氧中川芎具有活血等效果,有助于疏通经脉,从而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薄荷则具有醒神的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氧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物的药效,并且确保药物可以直接被患者所吸收。加之部分颅脑外伤患者存在吞咽困难等情况,所以经鼻吸入的形式有效改善了口服用药的局限性,更易被患者所接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故而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另外,临床上更提倡采取中西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药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对于颅脑外伤后头晕患者而言,中药药氧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头晕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澎志.脑室腹腔分流术与去骨瓣减压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存情况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5):19-23.
[2]赵和兰,蓝蓓蕾,泮艺.针灸联合高压氧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新中医,2023,55(10):176-179.
[3]高明明,刘保华,袁璞,等.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对GC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44(02):118-121.
[4]何雨新.保留颞浅动脉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24):4176-4178.
[5]蒋峰.早期康复治疗对重症监护病房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2,7(21):147-151.
[6]朱凯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替加环素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6):2404-2406.
[7]张信霞,童广浩,胡平勋.手术室无缝隙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自我效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2,44(14):2225-2227,2231.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