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骨康 Ⅰ号对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12-19 14:02: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分析骨康Ⅰ号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济宁市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维生素D与钙剂治疗,观察组采用骨康I号联合维生素D与钙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中医症状评分及疼痛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骨密度水平、T值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INP、25-(OH)D3高于对照组,β-CTX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康I号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效果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轻疼痛程度,有效提高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促进骨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康I号,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超声骨密度,骨代谢指标
 
  0引言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显著下降。该病症主要表现为骨量的减少以及骨组织微观结构的破坏,这些病理变化使骨骼变得脆弱,进而显著增加了骨折的风险[1]。因此,对OP的预防和治疗,需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以维护骨骼健康,降低骨折发生率。OP常见于老年人,其中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主要是由于女性体内激素发生变化,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临床观察发现,该病症的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不易察觉。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进入中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骨折以及脊柱变形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根据中医学理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隶属于“骨痿”等范畴之内。肾作为先天之本,具有主骨生髓的重要功能。在OP的患者群体中,肾虚血瘀型患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我院骨伤科针对此类患者,采用骨康I号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济宁市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60例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4例,女26例;年龄55~78岁,平均(66.26±3.62)岁;病程为1~9年,平均(7.16±1.64)年。对照组:男2例,女28例,年龄56~76岁,平均(67.57±4.02)岁;病程为2~10年,平均(7.15±1.63)年。关于两组基础资料如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纳入标准
 
  (1)西医诊断:①符合文献[2]中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诊断标准,②超声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其T值≤-2.5 SD。
 
  (2)中医诊断:①符合文献[3]中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诊断标准,辨证分型为肾虚血瘀型,主症腰膝酸软伴疼痛;次症下肢无力、行走活动乏力,舌质紫淡,脉细涩。
 
  1.1.2排除标准
 
  ①合并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等内分泌疾病者;②近期服用激素、维生素D及骨化醇类药物或接受过骨质疏松治疗者;③长期卧床者、非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④肝肾功能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维生素D与钙剂治疗
 
  对碳酸钙D3片剂(北京振东朗迪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75,规格:500mg)的服用方案如下:患者需口服此药品,每次500mg,每日一次。同时,骨化三醇软胶囊(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41,规格:0.25μg)口服,每次0.25μg(即1粒),亦为每日一次。为确保治疗效果,上述治疗方案需持续进行6个月。
 
  1.2.2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骨康I号治疗
 
  方药组成如下:黄芪15g、骨碎补15g、杜仲15g、川断10g、肉桂10g、鹿角霜10g、忍冬藤9g、鸡血藤6g、龙血竭3g,将上述中药以水煎煮至300mL,每天一剂,分早晚服用。持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骨密度检查提示骨质密度增加超过0.05g/cm2,则为治疗显效;治疗后患者疼痛有所缓解,骨密度检查提示骨质密度增加程度<0.05g/cm2,或骨质密度未降低,则为治疗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及骨质密度均改善不明显,甚至有严重趋势,则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骨密度:超声骨密度仪对患者腰椎L2-4骨密度进行测定,观察骨密度变化情况。③疼痛评分:采用数字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对两组的疼痛情况进行了评估。该量表评分范围为0~10分,分值高低与疼痛程度成正比。④骨代谢指标:采集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样。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INP)以及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水平。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进行细致地测定,以便全面观察其水平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经过SPSS 22.0软件的统计分析,在治疗总有效率的表示上采用[n(%)]的形式,并运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于骨密度、中医症状、VAS评分等相关指标水平使用(x—±s)的表示方式,用t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骨密度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骨密度和T值水平均有所提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提升幅度更为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两组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PINP和25-(OH)D3水平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β-CTX水平下降,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
 
  2.4两组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4。
 
\
  
  3讨论
 
  OP是人类骨骼系统在年龄增长过程中自然出现的一种衰退现象,属于骨骼系统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骨量明显减少、骨骼组织内部结构遭受破坏,导致骨质变得脆弱,易于发生骨折等严重后果。老年OP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和驼背,其中疼痛的发生率占据70%~80%。通常,当骨量丢失超过12%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骨痛,这种情况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4]。因此采取积极措施治疗对减轻患者疼痛,降低骨折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OP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以药物治疗为主,这些药物主要涵盖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以及骨矿化药物等类别。患者往往需要长期且持续服用这些药物,方可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容易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这使得OP的治疗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中医在临床广泛使用,在OP治疗方面也取得较好效果,受到患者的认可和青睐。骨质疏松症在中医中可归为“骨痹”“骨萎”范畴,其发生与肾精亏损有密切关联。《医经精义》明确指出:“肾藏精,精生髓,……精足则髓足,髓足则骨强”。《黄帝内经》记载:“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若肾精亏损,则骨髓生化失源,骨骼难以充养致痿弱无力,引发骨痿,患者可出现腰膝酸软无力等症[5]。由此可见肾可觉得骨的强弱,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肾精充实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强健。而老年人多肾精亏损,肝血不足,难以濡养筋骨,而引发骨萎。因此对其治疗的原则应以益肾补肝、活血化瘀,补肾壮骨为主。
 
  本次研究采用骨康I号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3.33%,显著超过对照组的70.0%,这一结果充分展示了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治疗后腰椎L2-4、股骨颈骨密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lt;0.05)。可见该种治疗方式能增加患者骨密度,缓解其疼痛程度等。PINP、25-(OH)D3、β-CTX是评估骨质疏松症病情变化的常用指标,其中PINP可对骨细胞活性进行评估,可反映骨细胞合成骨胶原能力的大小,且该指标不受激素影响,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5-(OH)D3为调节骨代谢的关节分子,能刺激骨细胞,促进骨生成;β-CTX是反应骨吸收的特异性指标之一,当破骨细胞功能活跃和骨吸收速率增高时,其水平也相应增加,其升高程度与破骨细胞活性呈正相关[6]。本组治疗后观察组PINP、25-(OH)D3高于对照组,β-CTX低于对照组(P&lt;0.05)。可见骨康I号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能有效调节骨代谢情况,促进骨形成,使骨骼更为强健。这是由于骨康I号方药中,黄芪具有益气通痹之效,有益精之亏虚作用,是历代医家常用补中气之药;骨碎补入肝肾经,有温补肾阳,活血止痛、补肾强筋骨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7],骨碎补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和血磷水平,可改善软骨细胞,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杜仲归肝经和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川断归肝肾经,具有活血通络,强筋壮骨的作用;肉桂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鹿角霜属于补阳药,入肾经和肝经,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忍冬藤则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7];诸药合用共奏补肾益气、养血补肝,活血止痛的功效,经此治疗,患者的症状得以有效缓解,骨密度显著提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骨康I号在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方面,已显示出确切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轻疼痛程度,有效提高骨密度和改善骨代谢指标,促进骨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磊.温肾壮骨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21,56(3):166-167.
 
  [2]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32):3963-3982.
 
  [3]张林,王启孟.藤黄健骨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4):144-145.
 
  [4]李士科.益肾健骨丸联合阿仑磷酸钠对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21,43(3):833-835.
 
  [5]周世友,卢丽香,张红参,等.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的效果分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21,35(3):84-87.
 
  [6]束婷婷.血清25羟维生素D、TRACP-5b、PINP、β-CTX在绝经期骨质疏松病人中的检测意义[J].实用老年医学,2022,36(12):1273-1276.
 
  [7]喻灿明,颜峰,丁志清.芪归坚骨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2,54(19):133-137.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3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