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用药依从率。结果:护理后,两组AHSMSRS、GSES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PSQI评分和SCL-90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率为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HSMSRS评分、GSES评分和用药依从率,以及降低收缩压、舒张压、PSQI评分和SCL-90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原发性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睡眠质量,自我效能
原发性高血压病情进展缓慢,但若血压控制不佳,可对心脏、肾脏、脑等靶器官产生影响,导致靶器官出现功能、器质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1-2]。而提高护理质量对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将医院、社区、家庭紧密联系,在慢性病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4-5]。本文观察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6];无精神疾病;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损伤;不配合治疗。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50~68岁,平均(63.25±2.13)岁;病程1~3年,平均(2.19±0.32)年。对照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53~69岁,平均(62.25±2.68)岁;病程0.8~3.0年,平均(2.18±0.4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健康宣教以及出院指导,出院后每月2次电话随访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1)建立护理小组,由本科室责任护士1名、患者所在社区医院护理人员1名以及患者的长期照护者1名组成,以本科室责任护士为组长。(2)专业化培训。每月线上会议,对组员进行护理要点培训1次。(3)具体实施。①为每例患者建立社区医院健康档案。由社区护理人员每月上门随访1次,为患者进行健康评估,与本科室责任护士共同制订患者下个月的家庭护理计划,并对患者的长期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下个月的护理要点。②创建微信群。每周在微信群内分享疾病相关知识。患者或家属若有护理疑问,可随时在群内提出,由本科室责任护士给予及时解答。③创建微信公众号。内容涉及运动版块、饮食版块以及用药版块等,设置医院、社区端口,提供在线留言与转诊服务;由责任护士每周五收集患者在平台中留言,总结共性问题,联合社区护理人员予以患者解决方案。
两组均持续护理至出院后3个月。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分。总分28~140分,分值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好。(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总分0~21分,得分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4)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总分10~40分;<20分自我效能感偏低,20~30分自我效能感中等,<30分自我效能感较高。(5)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总分90~450分,分值越低,心理状态越好。(6)比较两组用药依从率。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采用自制问卷评估,包括按时、按量用药等项目,护理期间,存在3次及以上不遵医用药行为为不依从,1~2次不遵医行为为基本依从,完全遵医用药为依从。用药依从率=(依从率+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护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AHSMSRS、PSQI、GSES、SCL-90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AHSMSRS、PSQI、GSES、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AHSMSRS、GSES评分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SQI、SCL-90评分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用药依从率比较研究组用药依从率为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血压水平,血压控制达标情况可影响患者预后[7]。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是一种集医院、社区、家庭三者联动的慢性病延续性护理模式[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AHSMSRS评分、GSES评分以及护理期间的用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医院、家庭,通过建立健康档案,线下上门随访以及线上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及时为其解决家庭自我照护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其自我照护知识水平及自我照护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率,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11-13]。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PSQI评分和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可通过对高血压患者提供出院后的高质量护理支持,可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14-16]。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HSMSRS评分、GSES评分和用药依从率,以及降低收缩压、舒张压、PSQI评分和SCL-90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Kanbay M,Demiray A,Afsar B,et al.Role of klotho in the develop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21,77(3):740-750.
[2]Nouri-Vaskeh M,Kalami N,Zand R,et al.Comparison of losartan and amlodipine effects on the outcomes of patient with COVID-19 and primary hypertension:A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J].IntJ Clin Pract,2021,75(6):e14124.
[3]李传艳,丁艳丽,杨红蕾,等.“医院-家庭-互联网”模型下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需求及满意度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23):86-89.
[4]蔡耀婷,方荣华.骨质疏松症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路径探究及对基层医疗的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5):1938-1942.
[5]李雅丽,王娜.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9):1066-1068.
[6]王蔚文.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94.
[7]郭梦真,赵阳,张文礼,等.个体化运动处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40(9):1102-1106.
[8]韦文颖,徐文珠,陈婷婷.医院-社区-家庭跟进式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2):360-364.
[9]王巍,张欣,李越,等.压力性损伤居家老年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8):1225-1229.
[10]马佳佳,王莉,陈蓓敏,等.“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心脑血管疾病健康科普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12):1894-1898.
[11]方玲,刘汝茜.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方案的效果[J].重庆医学,2022,51(1):169-173.
[12]王莉,付阿丹,黄艳,等.“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1):1617-1621.
[13]孙维禧,王艳梅,李萍.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26):2008-2015.
[14]宋莹婵茜,杨青,文彦.基于CFIR框架的“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下癌痛患者居家护理促进和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3,38(21):2010-2015.
[15]赵红,童天娇,胡少华,等.“互联网+”医院-社区-家庭伤口造口智慧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1):1601-1603.
[16]白艳艳,冯六六,黄红漫,等.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移动平台对高血压病人慢性病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9):1630-163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200.html